一种扫描雷达的双门限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2247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6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扫描雷达的双门限检测方法,属于雷达目标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接收大于3次的雷达回波;步骤2对当前雷达回波进行下变频、脉压及MTD处理后再求模,得到频域回波;步骤3判断当前频域回波中数据是否高于第二门限,若是跳至步骤6;否则跳步骤4;步骤4找出当前频域回波中高于第一门限的目标点;步骤5将当前频域回波门限间的目标点与前两次频域回波在速度、距离及方位一定阈值范围内进行目标点迹相关;步骤6记录检测出的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步骤7在频域回波中去除检测出的目标,得到噪声频谱;步骤8将频域回波减去噪声频谱得到双门限检测后的目标点迹。所述方法能降低噪声基底,有效提升目标的检测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描雷达的双门限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扫描雷达的双门限检测方法,属于雷达目标检测

技术介绍
雷达检测目标时,由于受到复杂外部环境影响,目标经常被噪声及杂波污染,处于噪声基底之下,从而导致检测不出来,即:漏检概率高。在噪声及杂波特性较为突出的环境中,现有常规抑制噪声及杂波的方法,比如CFAR方法,检测目标的效果并不理想。也就是说:经常出现小目标存在于噪声基底之下,导致检测不出来小目标或者把噪声当做小目标检测出来。经过仿真和实测,发现:噪声经过脉压和MTD后,和小目标很像。对于小目标存在于噪声基底之下的情况,雷达常规数据处理中的CFAR算法,无法检测出小目标。当噪声门限降低,虽然检测出来的“目标”多了,但出现了非真实的目标,即“假目标”随之增加,从而导致漏检概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扫描雷达对位于噪声基底之下的小目标检测概率以及抑制噪声,是本申请的目标。本申请拟基于扫描雷达背景,采用双门限、扫描点迹相关为主的方法将噪声、杂波及淹没于噪声基底下的小目标得以区分及检测,提升扫描雷达的噪声及杂波的抑制能力与目标检测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扫描雷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描雷达的双门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接收雷达多次扫描的雷达回波数据;步骤二、对步骤一接收的第X次扫描的雷达回波数据进行下变频、脉压及MTD处理后再求模,得到所有X次扫描的频域回波;步骤三、判断第X次扫描的频域回波中的数据是否高于第二门限,若高于第二门限,跳至步骤七;否则执行步骤四;步骤四、找出第X次扫描的频域回波中赋值高于第一门限的目标点;步骤五、将第X次扫描的频域回波门限间的目标点与第X‑1次以及第X次扫描的频域回波在速度、距离及方位一定阈值范围内的目标进行点迹相关;步骤六、判断步骤五第X次扫描的目标点是否都处理完了,若是则跳至步骤七,否则跳入步骤五;步骤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描雷达的双门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接收雷达多次扫描的雷达回波数据;步骤二、对步骤一接收的第X次扫描的雷达回波数据进行下变频、脉压及MTD处理后再求模,得到所有X次扫描的频域回波;步骤三、判断第X次扫描的频域回波中的数据是否高于第二门限,若高于第二门限,跳至步骤七;否则执行步骤四;步骤四、找出第X次扫描的频域回波中赋值高于第一门限的目标点;步骤五、将第X次扫描的频域回波门限间的目标点与第X-1次以及第X次扫描的频域回波在速度、距离及方位一定阈值范围内的目标进行点迹相关;步骤六、判断步骤五第X次扫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黎育孙宝鹏卢继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