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2241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6 02:47
透镜驱动装置具备自动聚焦用线圈和自动聚焦用磁铁,利用由自动聚焦用线圈和自动聚焦用磁铁构成的音圈电机的驱动力,使包含自动聚焦用线圈的自动聚焦可动部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包含自动聚焦用磁铁的自动聚焦固定部移动,在该透镜驱动装置中,自动聚焦固定部具有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俯视时呈四边形形状的外壳和固定外壳的底座,自动聚焦用磁铁具有配置于外壳的侧面的平板形状,外壳的四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是未配置自动聚焦用磁铁的磁铁非配置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聚焦用的透镜驱动装置、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的摄像机模块以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在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中搭载有小型的摄像机模块。在这种摄像机模块中适用具有自动进行拍摄被拍摄物时的对焦的自动聚焦功能(以下称作“AF功能”,AF:AutoFocus,自动聚焦)的透镜驱动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2)。自动聚焦用的透镜驱动装置例如具备:自动聚焦用线圈(以下称作“AF用线圈”),配置在透镜部的周围;自动聚焦用磁铁(以下称作“AF用磁铁”),相对于AF用线圈在径向上间隔开配置;以及弹性支撑部件(例如板簧),相对于例如包含AF用磁铁的自动聚焦固定部(以下称作“AF固定部”),弹性支撑包含透镜部及AF用线圈的自动聚焦可动部(以下称作“AF可动部”)。该自动聚焦用的透镜驱动装置利用由AF用线圈和AF用磁铁构成的音圈电机的驱动力,使AF可动部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AF固定部移动,从而自动地进行对焦。此外,也存在AF固定部包含AF用线圈且AF可动部包含AF用磁铁的情况。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的透镜驱动装置中,作为透镜驱动装置的壳体的外壳由磁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备:自动聚焦用线圈,配置在透镜支架的周围;以及自动聚焦用磁铁,相对于所述自动聚焦用线圈在径向上间隔开配置,该透镜驱动装置利用由所述自动聚焦用线圈和所述自动聚焦用磁铁构成的音圈电机的驱动力,使包含所述自动聚焦用线圈的自动聚焦可动部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包含所述自动聚焦用磁铁的自动聚焦固定部移动,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聚焦固定部具有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俯视时呈四边形形状的外壳和固定所述外壳的底座,所述自动聚焦用磁铁具有配置于所述外壳的侧面的平板形状,所述外壳的四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是未配置所述自动聚焦用磁铁的磁铁非配置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备:自动聚焦用线圈,配置在透镜支架的周围;以及自动聚焦用磁铁,相对于所述自动聚焦用线圈在径向上间隔开配置,该透镜驱动装置利用由所述自动聚焦用线圈和所述自动聚焦用磁铁构成的音圈电机的驱动力,使包含所述自动聚焦用线圈的自动聚焦可动部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包含所述自动聚焦用磁铁的自动聚焦固定部移动,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聚焦固定部具有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俯视时呈四边形形状的外壳和固定所述外壳的底座,所述自动聚焦用磁铁具有配置于所述外壳的侧面的平板形状,所述外壳的四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是未配置所述自动聚焦用磁铁的磁铁非配置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聚焦用磁铁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四个侧面中的对置的两个侧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自动聚焦用磁铁的长度方向端部到所述磁铁非配置面的外形面为止的距离为1.2mm以上1.6mm以下。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非磁性的金属材料构成。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聚焦固定部具有由磁性材料构成的磁轭,所述磁轭介于所述外壳与所述自动聚焦用磁铁之间,与所述自动聚焦用磁铁一起形成磁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具有:平板状磁轭主体部,配置于所述外壳;对置磁轭部,隔着所述自动聚焦用线圈而与所述磁轭主体部的两端部的每一端对置;以及连结部,将所述磁轭主体部与所述对置磁轭部连结,所述磁轭主体部的两端部、所述连结部以及所述对置磁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坂智彦工藤宪和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