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的血液粘弹力测量装置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快速检测血液粘弹力的测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的微量血液样品的粘弹力测量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凝血即流动的血液变成凝固状态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可溶的纤维蛋白的过程。凝血功能的检测对术后失血风险的预测、出血原因的判断、指导止血措施实施等都极其重要,尤其是出血量较大的手术如心血管外科手术、产科手术、骨科手术等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凝血检测常用的方法有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栓弹力图仪(TEG)、旋转血栓弹性测定法(ROTEM)、基于电磁传感器的血栓弹力检测等。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浓度检测时间长,一般要45-60分钟。血栓弹力图仪需要将杯头放入杯身时不容易保持直立,导致探针在插入杯头内时不易对准,不利于上杯操作。上述方法灵敏度低,且每次检测需要的血液量偏多,因此,已难以满足现今临床凝血检测分析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目前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结合现有技术,从实际应用出发,提供一种基于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的血液粘弹力测量装置与方法,能够在使用较少血液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的血液粘弹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体装置,所述微流体装置包括基板,基板上表面刻有微通道,微通道输入端为双端口、输出端为单端口,在微通道内安装有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液体经两个输入端流入并汇合后经过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后从输出端流出;永磁体,所述永磁体放置于微流体装置两侧,用于为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提供恒定磁场;信号激励检测电路,所述信号激励检测电路连接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用于测量血液凝血过程中的粘弹力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的血液粘弹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体装置,所述微流体装置包括基板,基板上表面刻有微通道,微通道输入端为双端口、输出端为单端口,在微通道内安装有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液体经两个输入端流入并汇合后经过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后从输出端流出;永磁体,所述永磁体放置于微流体装置两侧,用于为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提供恒定磁场;信号激励检测电路,所述信号激励检测电路连接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用于测量血液凝血过程中的粘弹力变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的血液粘弹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包括硅基底,硅基底两端均设置开口朝向外侧的U字型压阻传感和具有独立通道的通电导线,压阻传感的两端头、通电导线的两端头均连接沉积在硅基底上的焊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的血液粘弹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底呈工字型,硅基底两端设置支撑座,硅基底最上层沉积二氧化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的血液粘弹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方向与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悬桥方向垂直,所述永磁体磁力线方向垂直于微通道方向。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的血液粘弹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尺寸范围为,微悬桥长:200~300μm,宽:20~30μm,厚:1~5μm,压阻式微悬桥感器两端的硅基底支撑座高度高于中间的硅基底厚度,微通道在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部位宽为200~300μm,深度5~50μm,其余部位宽为1~200μm,深度5~50μm,长为1~10cm。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压阻式微悬桥传感器的血液粘弹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激励检测电路包括信号发生器、惠斯顿电桥、差分放大器、乘法器、低通滤器、模数转换、微控制器,其中所述微控制器与信号发生器相连,由微控制器控制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和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刘洋,王晖,陈赵江,张筱燕,丁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