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层叠体、显示装置及偏光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190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6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在显示装置中合适地使用的不易发生翘曲的树脂层叠体。树脂层叠体,其至少具有中间层(A)和分别存在于该中间层(A)的两侧的热塑性树脂层(B)及(C),基于该中间层(A)中包含的全部树脂,该中间层(A)包含10~90质量%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及90~10质量%的偏二氟乙烯树脂,该(甲基)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300,000,该热塑性树脂层(B)及(C)满足特定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树脂层叠体、显示装置及偏光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可在显示装置中合适地使用的树脂层叠体、包含该树脂层叠体的显示装置、以及层叠该树脂层叠体及偏光板而成的带树脂层叠体的偏光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智能手机、便携游戏机、音频播放器、平板终端等显示装置中,具备触摸屏的显示装置正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显示装置的表面,通常使用了玻璃片材,但从显示装置的轻质化、加工性的观点考虑,进行了对成为玻璃片材替代品的塑料片材的开发。例如,专利文献1中,作为成为玻璃片材替代品的塑料片材,公开了包含甲基丙烯酸树脂和偏二氟乙烯树脂的透明片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46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显示装置由于其高通用性而在多种环境下使用。若在例如高温高湿等严苛的环境下使用包含塑料片材的显示装置,则有时伴随着树脂的膨胀、收缩而发生翘曲。近年来,期望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翘曲成为了更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在显示装置中合适地使用的不易发生翘曲的树脂层叠体。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对可在显示装置中合适地使用的树脂层叠体详细地反复进行研究,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包含以下的优选方式。[1]树脂层叠体,其至少具有中间层(A)和分别存在于该中间层(A)的两侧的热塑性树脂层(B)及(C),其中,基于该中间层(A)中包含的全部树脂,该中间层(A)包含10~90质量%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及90~10质量%的偏二氟乙烯树脂,该(甲基)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100,000~300,000,该热塑性树脂层(B)及(C)满足以下的关系。ΔL=|LB-LC|≤20μmΔλBC=|ΔλB-ΔλC|≤0.19×10-4ΔT=|TB-TC|≤4℃[式中,LB及LC分别表示热塑性树脂层(B)及(C)的膜厚的平均值,ΔλB及ΔλC分别由下述式表示,ΔλB=|λ’B-λB|ΔλC=|λ’C-λC|上述式中,λ’B及λ’C分别表示针对树脂层叠体中的热塑性树脂层(B)及(C)测得的双折射值(I),λB及λC分别表示针对于比热塑性树脂层(B)及(C)的维卡软化温度低25℃的温度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后的树脂层叠体中的热塑性树脂层(B)及(C)测得的双折射值(II),TB及TC分别表示热塑性树脂层(B)及(C)的维卡软化温度。][2]如前述[1]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中,中间层(A)包含基于该中间层(A)中包含的全部树脂而言为35~45质量%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及65~55质量%的偏二氟乙烯树脂。[3]如前述[1]或[2]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中,中间层(A)中的碱金属的含量基于该中间层(A)中包含的全部树脂为50ppm以下。[4]如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中,(甲基)丙烯酸树脂为:(a1)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均聚物;及/或(a2)包含基于构成聚合物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为50~99.9质量%的来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单元、及0.1~50质量%的至少1种来自下述式(1)表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化学式1][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1为氢原子时,R2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R1为甲基时,R2表示碳原子数为2~8的烷基。][5]如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中,偏二氟乙烯树脂为聚偏二氟乙烯。[6]如前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中,在3.8kg负荷及230℃的条件下测定时,偏二氟乙烯树脂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0.1~40g/10分钟。[7]如前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中,树脂层叠体的膜厚的平均值为100~2000μm,热塑性树脂层(B)及(C)的膜厚的平均值分别为10~200μm。[8]如前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中,热塑性树脂层(B)及(C)中包含的热塑性树脂的维卡软化温度分别为100~160℃。[9]如前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中,热塑性树脂层(B)及(C)为(甲基)丙烯酸树脂层或聚碳酸酯树脂层。[10]如前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中,热塑性树脂层(B)及(C)为聚碳酸酯树脂层,并且包含基于各热塑性树脂层中包含的全部树脂而言为0.005~2.0质量%的紫外线吸收剂。[11]如前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中,热塑性树脂层(B)及(C)包含基于各热塑性树脂层中包含的全部树脂而言为50质量%以上的(甲基)丙烯酸树脂。[12]如前述[11]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中,热塑性树脂层(B)及(C)中包含的(甲基)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0~300,000。[13]显示装置,其包含前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层叠体。[14]带树脂层叠体的偏光板,其是层叠前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及偏光板而得到的。[15]显示装置,其包含前述[14]所述的带树脂层叠体的偏光板。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树脂层叠体即使在例如高温高湿等环境下使用也不易发生翘曲,可在显示装置等中合适地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使用的本专利技术的树脂层叠体的制造装置的概略图。[图2]为表示包含本专利技术的树脂层叠体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优选方式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树脂层叠体至少具有中间层(A)和分别存在于该中间层(A)的两侧的热塑性树脂层(B)及(C)。换言之,本专利技术的树脂层叠体至少具有依次层叠热塑性树脂层(B)/中间层(A)/热塑性树脂层(C)而成的结构。中间层(A)包含基于该中间层(A)中包含的全部树脂而言为10~90质量%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及90~10质量%的偏二氟乙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的量低于上述的下限时,得不到充分的透明性,(甲基)丙烯酸树脂的量高于上述的上限时,得不到充分的介电常数。偏二氟乙烯树脂的量低于上述的下限时,得不到充分的介电常数,偏二氟乙烯树脂的量高于上述的上限时,得不到耐久性、充分的透明性。对于中间层(A)而言,从容易提高介电常数、容易提高树脂层叠体的透明性的观点考虑,基于该中间层(A)中包含的全部树脂,优选包含30~60质量%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及70~40质量%的偏二氟乙烯树脂,更优选包含35~45质量%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及65~55质量%的偏二氟乙烯树脂,进一步更优选包含37~45质量%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及63~55质量%的偏二氟乙烯树脂,特别优选包含38~45质量%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及62~55质量%的偏二氟乙烯树脂,非常优选包含38~43质量%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及62~57质量%的偏二氟乙烯树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树脂层叠体的中间层(A)中包含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腈等(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均聚物、2种以上(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与除(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以外的单体的共聚物等。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术语“(甲基)丙烯-”是指“丙烯-”或“甲基丙烯-”。从容易提高树脂层叠体的硬度、耐气候性及透明性的观点考虑,(甲基)丙烯酸树脂优选为甲基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是以甲基丙烯酸酯(也称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主体的单体的聚合物,可举出例如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树脂层叠体,其至少具有中间层(A)和分别存在于所述中间层(A)的两侧的热塑性树脂层(B)及(C),其中,基于所述中间层(A)中包含的全部树脂,所述中间层(A)包含10~90质量%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及90~10质量%的偏二氟乙烯树脂,所述(甲基)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100,000~300,000,所述热塑性树脂层(B)及(C)满足以下的关系,ΔL=|LB‑LC|≤20μmΔλBC=|ΔλB‑ΔλC|≤0.19×10‑4ΔT=|TB‑TC|≤4℃式中,LB及LC分别表示热塑性树脂层(B)及(C)的膜厚的平均值,ΔλB及ΔλC分别由下述式表示,ΔλB=|λ’B‑λB|ΔλC=|λ’C‑λC|所述式中,λ’B及λ’C分别表示针对树脂层叠体中的热塑性树脂层(B)及(C)测得的双折射值(I),λB及λC分别表示针对于比热塑性树脂层(B)及(C)的维卡软化温度低25℃的温度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后的树脂层叠体中的热塑性树脂层(B)及(C)测得的双折射值(II),TB及TC分别表示热塑性树脂层(B)及(C)的维卡软化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30 JP 2016-1078171.树脂层叠体,其至少具有中间层(A)和分别存在于所述中间层(A)的两侧的热塑性树脂层(B)及(C),其中,基于所述中间层(A)中包含的全部树脂,所述中间层(A)包含10~90质量%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及90~10质量%的偏二氟乙烯树脂,所述(甲基)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100,000~300,000,所述热塑性树脂层(B)及(C)满足以下的关系,ΔL=|LB-LC|≤20μmΔλBC=|ΔλB-ΔλC|≤0.19×10-4ΔT=|TB-TC|≤4℃式中,LB及LC分别表示热塑性树脂层(B)及(C)的膜厚的平均值,ΔλB及ΔλC分别由下述式表示,ΔλB=|λ’B-λB|ΔλC=|λ’C-λC|所述式中,λ’B及λ’C分别表示针对树脂层叠体中的热塑性树脂层(B)及(C)测得的双折射值(I),λB及λC分别表示针对于比热塑性树脂层(B)及(C)的维卡软化温度低25℃的温度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后的树脂层叠体中的热塑性树脂层(B)及(C)测得的双折射值(II),TB及TC分别表示热塑性树脂层(B)及(C)的维卡软化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中,中间层(A)包含基于所述中间层(A)中包含的全部树脂而言为35~45质量%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及65~55质量%的偏二氟乙烯树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中,中间层(A)中的碱金属的含量基于所述中间层(A)中包含的全部树脂而言为50ppm以下。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中,(甲基)丙烯酸树脂为:(a1)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均聚物;及/或(a2)包含基于构成聚合物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为50~99.9质量%的来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单元、及0.1~50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松一喜大关美保山下恭弘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