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和分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185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6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分配器的壳体,所述分配器特别是单组分或双组分的分配器,优选为手持式分配器,所述壳体包括形成所述壳体的至少前部的相应侧的两个非金属半壳体,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前部包括筒容器,并且其中,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被连接到彼此。所述壳体还包括形成所述筒容器的前端的至少一部分的加强板,其中,所述加强板被接收在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之间并且包括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构造成在所述筒容器的所述前端处连接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这样的壳体的分配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壳体和分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分配器、特别是用于单组分或双组分的分配器、优选为手持式分配器的壳体,并且涉及分配器,特别是涉及具有这样的壳体的单组分或双组分的、优选为手持式的分配器。
技术介绍
双组分分配器被用于从双组分筒中分配材料,用于大量的应用,范围从牙科领域中使用的物质的分配,例如用于形成牙印模,到建筑领域,例如用于在窗户处形成密封或设置化学锚,并且一般用于粘合剂的施加,例如用于将挡风玻璃粘合到车身中。为此目的,这些分配器中的一些包括塑料壳体。在这些分配器中,壳体通常包括两个主要部分,该两个主要部分在两侧上从位于分配器的后端处的手柄延伸到分配器的最前部。这两个部分需要一个连接到另一个,除了处于前部处的区域,在那里,可选地连接到混合喷嘴的筒出口必须能够通过开口。在开口的该区域中,筒保持器易于变形。当分配器处于分配操作模式时,通过施加压力引起这种变形。在分配操作模式期间,存在于分配器中的推杆对存在于筒中的活塞施加力。该力朝向筒的前端传递,在那里,它在具有开口的壳体的区域中被施加于壳体。这甚至可以导致开口被压力变宽和推开,即将“U”形开口转变成“V”形开口。构建更稳定的筒保持器的第二种已知方式是使用金属。这样的保持器通常由单件制成,这有助于机械稳定性,但是它们经常需要使用复杂的组件来固定到主体的其余部分(主体和手柄)。此外,这样的分配器通常比它们的塑料对应物更重且更昂贵。此外,用于香肠袋(sausagebag)类型的应用的分配器是已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它们通常包括管,例如金属管,香肠袋被插入到该管中并且该管具有前板,该前板包括将香肠袋连接到混合喷嘴的装置。在更换香肠袋时,该前板通常也必须更换,这是因为用于将香肠袋连接到混合喷嘴的装置被最初存在于袋中并且通常为粘合剂的待分配组分污染,从而使得该前板不可用。为此原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产生一种更具成本效益的分配器,与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分配器相比,该分配器具有增强的抗变形保护并且具有减轻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该目的通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壳体来满足。用于分配器、特别是双组分手持式分配器的这样的壳体包括形成所述壳体的至少前部的相应侧的两个非金属半壳体,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前部包括筒容器,并且其中,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被连接到彼此;所述壳体还包括形成所述筒容器的前端的至少一部分的加强板,其中,所述加强板被接收在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之间并且包括保持装置(retainingmeans),所述保持装置构造成在所述筒容器的所述前端处连接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以这种方式,例如提供塑料分配器壳体,其具有加强的前部,例如包括金属,以应对在分配动作期间产生的力。有利地,加强板具有保持装置,其沿分配器的分配方向突出,使得它们沿力施加的方向接合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以这种方式,所述保持装置可以被构造成有助于加强分配器的前端,使得减小其上的力的影响。在这方面,应当注意的是,加强板可以被构造成使得保持装置仅形成在加强板的一个侧面上,即使得加强板的另一侧是至少基本上平坦的。替代性地,加强板的不包括保持装置的另一侧可以被设计成使得它具有与某种类型的筒互补的形状。该形状可以被选择成帮助将筒引入到分配器中和/或补偿可能经由筒传递到前端上的任何力。还应当注意的是,加强板的具有保持装置的一侧可包括形成保持装置的至少一个凸起和/或至少一个凹部。这样的凸起和凹部形成简单且有效的保持装置,并且可被用于防止相应地通过形成壳体的相应侧的至少一部分的两个非金属半壳体形成的两侧分开。优选地,每个半壳体形成分配器的完整一侧。可选地,分配器的手柄的一部分可以形成在形成分配器的完整一侧的半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中。将半壳体形成为完整的侧面意味着例如手持式分配器的部件,例如触发杆、致动机构、推杆等,可以被安装在相应的半壳体内的合适的枢转点或引导点处,从而在第一次组装时以及还在分配器的部件需要修理的情况下,即在维修分配器时,辅助分配器的组装。有利地,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在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彼此接触的若干点处一个连接到另一个。这些连接点中的一个有利地通过加强板借助于保持装置形成。还应当注意的是,主要使用非金属半壳体也减轻了分配器的重量,从而使分配器更易于操纵。优选的是,如果加强板包括从加强板的后侧延伸到前侧的开口。优选地,该开口附加地在加强板的窄侧处开放,并且因此具有开放的剖面。特别地,该开口可以形成为U形槽、V形槽或矩形槽。换句话说,该开口可以是通孔,该通孔附加地在横向方向上开放。除了壳体的侧面之外在加强板中形成开口意味着加强板可以在壳体的前端处在存在于壳体中的开口的位置处形成加强部,其中该加强部存在于施加力的位置。以这种方式,加强板还可以被构造成抑制在壳体的受力影响最大的点处经由筒所传递的这些力所带来的任何影响。在这方面应当注意的是,所述开口可以朝向分配器的顶端开放,使得可以认为所述板在所述开口的位置处具有凹部。换句话说,加强板具有例如在垂直于分配方向的方向上开放的开口。再换句话说,所述开口优选地向壳体的一侧、即壳体的筒容器开放用于接收筒的一侧开放。以这种方式,所述槽形成开口以接收筒前端和/或可连接到筒的混合器。完全在加强板中形成开口意味着增强了分配器的前端的耐久性。优选的是,如果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相应地包括处于所述筒容器的前端处的固持装置(holdingmeans),所述固持装置与在所述加强板中或在所述加强板处形成的所述保持装置协作,并且其中,所述固持装置在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的前端处形成在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的相应的内表面处。因此,所述固持装置优选地突出到加强板中,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固持装置例如突出到与分配器的分配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由于保持装置和固持装置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两个非金属半壳体可以通过加强板在前端处连接,并且实际上以如下方式连接,即:防止两个非金属半壳体在经由筒施加力时被压开。在这方面,两个非金属半壳体的前端的内表面可以具有形成固持装置的凸起和凹部,该固持装置与所述保持装置相互作用。在这方面应当注意的是,所述保持装置和所述固持装置相应地形成相邻的表面,该相邻的表面相互协作,以防止两个非金属半壳体相对于加强板沿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分配方向、以及优选地至少基本上垂直于筒被插入到筒容器中的方向的方向移动。以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两个非金属半壳体沿两个相反的分离方向在所述开口的区域中分开。由此,每个分离方向被定义为基本上垂直于分配方向并且基本上垂直于筒插入到筒容器中的插入方向延伸的方向。换句话说,所述保持装置和所述固持装置包括在分配动作期间沿分离方向中的一个彼此压靠的表面。优选地,这些表面可以基本上平行于分离方向延伸。这些表面也可以相对于分离方向成任何角度布置,只要它们不平行于分离方向延伸。有利地,所述固持装置接合存在于所述保持装置中的底切。这样的底切形成了将两个非金属半壳体连接到加强板的有利装置,这是因为它们使得能够将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锚固在加强板处。例如,所述底切可以包括在保持装置的表面中或在保持装置的表面处形成的凹部、槽和/或突起部,所述凹部、槽和/或突起部与在固持装置中或在固持装置处形成的相应的对应部分协作。此外,底切的使用还增强了不同部件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增加了存在于连接到彼此的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分配器(10)的壳体(18),所述分配器(10)特别是单组分或双组分的分配器,优选为手持式分配器,所述壳体(18)包括形成所述壳体(18)的至少前部(16)的相应侧的两个非金属半壳体(50、52),其中,所述壳体(18)的所述前部(16)包括筒容器(14),并且其中,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50、52)被连接到彼此;所述壳体(18)还包括形成所述筒容器(14)的前端(36)的至少一部分的加强板(34;34'),其中,所述加强板(34;34')被接收在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50、52)之间并且包括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构造成在所述筒容器(14)的所述前端(36)处连接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50、5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31 EP 16172309.31.一种用于分配器(10)的壳体(18),所述分配器(10)特别是单组分或双组分的分配器,优选为手持式分配器,所述壳体(18)包括形成所述壳体(18)的至少前部(16)的相应侧的两个非金属半壳体(50、52),其中,所述壳体(18)的所述前部(16)包括筒容器(14),并且其中,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50、52)被连接到彼此;所述壳体(18)还包括形成所述筒容器(14)的前端(36)的至少一部分的加强板(34;34'),其中,所述加强板(34;34')被接收在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50、52)之间并且包括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构造成在所述筒容器(14)的所述前端(36)处连接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50、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18),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4;34')包括从所述加强板(34;34')的后侧延伸到前侧的开口,所述开口优选为在所述加强板(34;34')的窄侧处附加地开放的开口,特别是为U形槽、V形槽或矩形槽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18),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50、52)相应地包括处于所述筒容器(14)的前端(16)处的固持装置,所述固持装置与在所述加强板(34;34')中或在所述加强板(34;34')处形成的所述保持装置协作,并且其中,所述固持装置在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50、52)的前端处形成在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50、52)的相应的内表面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1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装置接合存在于所述保持装置中的底切。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壳体(18),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包括保持肋(46),所述保持肋(46)与形成在所述两个非金属半壳体(50、52)中的每一个中的凸起(60)或凹部(58)协作。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壳体(18),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4)包括在周边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格龙特韦德
申请(专利权)人:苏尔寿混合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