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式自供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116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触发式自供发电机,它包括主磁盘、付磁盘、连接轴、主盘线圈架、前整流桥、后盘线圏架、后整流桥、驱动电池、充电电池组、电位器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T1、三极管T2、二极管D1~二极管D4,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对铅酸电池充电,可裝在电瓶车上随车充电,解决电瓶车充电过程中电源位置的限制。它由前后圆盘、传动轴、磁钢、线圈、晶体管、充电回路和机械结构件等构成。当驱动电瓶完成起动后,前后两套系统互为电源,断开驱动电瓶,亦可连续旋转运行。持续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Triggered self-supply generator

The triggered self-supplying generator designed by the invention includes main disk, secondary disk, connecting shaft, main disk coil frame, front rectifier bridge, rear disk wire rack, rear rectifier bridge, driving battery, charging battery pack, potentiometer R2, resistance R3, resistance R4, transistor T1, transistor T2, diode D1-diode D4.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charging lead-acid batteries and can be mounted on battery cars. Vehicle charging, to solve the battery car charging process power supply position limitations. It consists of front and rear discs, transmission shafts, magnets, coils, transistors, charging circuits and mechanical components. When the starting of the driving battery is completed, the front and rear systems are power supply to each other, the driving battery is disconnected, and the driving battery can be rotated continuously. Continuous charging of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发式自供发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设备
,具体地指一种触发式自供发电机。技术背景市面上有多种充电器,用于对电瓶车的铅酸电池进行充电,但大多都需要220V电源,因此在对电瓶车进行充电时,需要把电动车停靠在固定的具有220V电源的充电位,不能对电动车进行随车充电,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对铅酸电池充电的触发式自供发电机,可裝在电瓶车上随车充电。为实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触发式自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磁盘、付磁盘、连接轴、主盘线圈架、前整流桥、后盘线圏架、后整流桥、驱动电池、充电电池组、电位器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T1、三极管T2、二极管D1~二极管D4,其中,所述主磁盘的轴心通过连接轴与付磁盘的轴心固定连接,使主磁盘与付磁盘能同步旋转,连接轴通过支架支持并能在支架上旋转,所述主磁盘位于主盘线圈架的上方,付磁盘位于后盘线圏架的上方;所述主盘线圈架上缠绕有第一前线圈、第二前线圈和第三前线圈,后盘线圏架上缠绕有第一后线圈、第二后线圈和第三后线圈,第一前线圈的一端连接电位器R2的一端,电位器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第一前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第二前线圈的一端连接后整流桥的直流正极输出端,第二前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第三前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一后线圈的一端通过电阻R4连接三极管T2的基极,第一后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级,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级,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二后线圈的一端连接充电电池组的负极,第二后线圈的一端还连接第二前线圈的一端,第二后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三后线圈的两端连接后整流桥的交流信号输入端,后整流桥的直流负极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后整流桥的直流负极输出端还连接驱动电池的负极,驱动电池的正极连接充电电池组的负极,前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极,前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充电电池组的负极;第二后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充电电池组的正极,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充电电池组的正极。本专利技术用于对铅酸电池充电,可裝在电瓶车上随车充电,解决电瓶车充电过程中电源位置的限制。它由前后圆盘、传动轴、磁钢、线圈、晶体管、充电回路和机械结构件等构成。当驱动电瓶完成起动后,前后两套系统互为电源,断开驱动电瓶,亦可连续旋转运行。持续对蓄电池进行充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主磁盘和付磁盘为斜视效果图。图中,1—主磁盘、2—付磁盘、3—连接轴、4—主盘线圈架、4.1—第一前线圈、4.2—第二前线圈、4.3—第三前线圈、5—前整流桥、6—后盘线圏架、6.1—第一后线圈、6.2—第二后线圈、6.3—第三后线圈、7—后整流桥、8—驱动电池、9—灯泡、10—充电电池组、11—第一金属圆盘、12—槽、13—陶瓷类磁铁、14—第二金属圆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述的一种触发式自供发电机,它包括主磁盘1、付磁盘2、连接轴3、主盘线圈架4、前整流桥5、后盘线圏架6、后整流桥7、驱动电池8(9V直流电源)、充电电池组10、电位器R2(100Ω)、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T1、三极管T2、二极管D1~二极管D4,其中,所述主磁盘1的轴心通过连接轴3与付磁盘2的轴心固定连接,使主磁盘1与付磁盘2能同步旋转,连接轴3通过支架15支持并能在支架15上旋转,所述主磁盘1位于主盘线圈架4的上方,付磁盘2位于后盘线圏架6的上方;所述主盘线圈架4上缠绕有第一前线圈4.1、第二前线圈4.2和第三前线圈4.3,后盘线圏架6上缠绕有第一后线圈6.1、第二后线圈6.2和第三后线圈6.3,第一前线圈4.1的一端连接电位器R2的一端,电位器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第一前线圈4.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第二前线圈4.2的一端连接后整流桥7的直流正极输出端,第二前线圈4.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第三前线圈4.3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整流桥5的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一后线圈6.1的一端通过电阻R4连接三极管T2的基极,第一后线圈6.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级,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级,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二后线圈6.2的一端连接充电电池组10的负极,第二后线圈6.2的一端还连接第二前线圈4.2的一端,第二后线圈6.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三后线圈6.3的两端连接后整流桥7的交流信号输入端,后整流桥7的直流负极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后整流桥7的直流负极输出端还连接驱动电池8的负极,驱动电池8的正极连接充电电池组10的负极,前整流桥5的负极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极,前整流桥5的正极连接充电电池组10的负极;第二后线圈6.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充电电池组10的正极,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充电电池组10的正极。上述技术方案中,前整流桥5作为后系统的电源,后整流桥7作为前系统的电源;电位器R2用于调节电流,三极管T1和三极管T2作为电子开关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磁盘1为第一金属圆盘11,第一金属圆盘1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槽12,所述每个槽12内固定有陶瓷类磁铁13(用胶沾牢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付磁盘2也为第二金属圆盘14,第二金属圆盘14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槽12,所述每个槽12内固定有钕铁硼磁铁(用胶沾牢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金属圆盘11中槽12的数量多于第二金属圆盘14中槽12的数量。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圆盘11设有9个槽12,第二金属圆盘14设有6个槽12。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电阻R1,所述第一前线圈4.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2的一端。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灯泡9,所述灯泡9接入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前线圈4.1的一端之间。灯泡9用于显示通断,且作负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金属圆盘11和第二金属圆盘14由直径为300MM的密度板加工而成。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用导线连接充电电池组10,打开连接驱动电池开关,用手启动磁盘旋转(前磁盘1和后磁盘2固定在同一轴上),磁盘旋转,调节电位器R2,信号灯9发亮,当调节到灯泡9微亮时,磁盘1、2达到最高转速,系统电压出现一个h波形,h波形上半部分电压经过二极管D1、D2整流进入电池组充电,h波形下部分电压电流经过D3、D4整流二极管,给机械做功(旋转)。另一部分电压给驱动电池充电,当驱动电池8电压电流进入线圈4.2,线圈中的磁芯产生磁场,磁盘旋转,磁盘上每转过一个磁块,三极管T1、T2完成一个开、关动作,R3、R4在触发线路起到一个限流作用,触发线圈4.1、6.1尾端电压应用二极管D3、D4分别回到T1、T2基极和驱动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发式自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磁盘(1)、付磁盘(2)、连接轴(3)、主盘线圈架(4)、前整流桥(5)、后盘线圏架(6)、后整流桥(7)、驱动电池(8)、充电电池组(10)、电位器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T1、三极管T2、二极管D1~二极管D4,其中,所述主磁盘(1)的轴心通过连接轴(3)与付磁盘(2)的轴心固定连接,使主磁盘(1)与付磁盘(2)能同步旋转,连接轴(3)通过支架(15)支持并能在支架(15)上旋转,所述主磁盘(1)位于主盘线圈架(4)的上方,付磁盘(2)位于后盘线圏架(6)的上方;所述主盘线圈架(4)上缠绕有第一前线圈(4.1)、第二前线圈(4.2)和第三前线圈(4.3),后盘线圏架(6)上缠绕有第一后线圈(6.1)、第二后线圈(6.2)和第三后线圈(6.3),第一前线圈(4.1)的一端连接电位器R2的一端,电位器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第一前线圈(4.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第二前线圈(4.2)的一端连接后整流桥(7)的直流正极输出端,第二前线圈(4.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第三前线圈(4.3)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整流桥(5)的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一后线圈(6.1)的一端通过电阻R4连接三极管T2的基极,第一后线圈(6.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级,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级,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二后线圈(6.2)的一端连接充电电池组(10)的负极,第二后线圈(6.2)的一端还连接第二前线圈(4.2)的一端,第二后线圈(6.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三后线圈(6.3)的两端连接后整流桥(7)的交流信号输入端,后整流桥(7)的直流负极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后整流桥(7)的直流负极输出端还连接驱动电池(8)的负极,驱动电池(8)的正极连接充电电池组(10)的负极,前整流桥(5)的负极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极,前整流桥(5)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充电电池组(10)的负极;第二后线圈(6.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充电电池组(10)的正极,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充电电池组(10)的正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发式自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磁盘(1)、付磁盘(2)、连接轴(3)、主盘线圈架(4)、前整流桥(5)、后盘线圏架(6)、后整流桥(7)、驱动电池(8)、充电电池组(10)、电位器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T1、三极管T2、二极管D1~二极管D4,其中,所述主磁盘(1)的轴心通过连接轴(3)与付磁盘(2)的轴心固定连接,使主磁盘(1)与付磁盘(2)能同步旋转,连接轴(3)通过支架(15)支持并能在支架(15)上旋转,所述主磁盘(1)位于主盘线圈架(4)的上方,付磁盘(2)位于后盘线圏架(6)的上方;所述主盘线圈架(4)上缠绕有第一前线圈(4.1)、第二前线圈(4.2)和第三前线圈(4.3),后盘线圏架(6)上缠绕有第一后线圈(6.1)、第二后线圈(6.2)和第三后线圈(6.3),第一前线圈(4.1)的一端连接电位器R2的一端,电位器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第一前线圈(4.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第二前线圈(4.2)的一端连接后整流桥(7)的直流正极输出端,第二前线圈(4.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第三前线圈(4.3)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整流桥(5)的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一后线圈(6.1)的一端通过电阻R4连接三极管T2的基极,第一后线圈(6.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级,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级,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二后线圈(6.2)的一端连接充电电池组(10)的负极,第二后线圈(6.2)的一端还连接第二前线圈(4.2)的一端,第二后线圈(6.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小弟王晓晖石敏杨序忠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