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惠玲专利>正文

改进结构的组合式餐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9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餐盒,包括周缘有上直板的底座、周缘有下直板的上盖、由两折板及两侧板或由数块侧板组接成的围板和隔板。围板与底座组合成盒体,再结合上盖就可简单、快速、方便地组合成一长方形餐盒或圆形餐盒。餐盒不使用时可逐一抽起折板或侧板便可分解餐盒。将拆除后的折板、侧板、隔板平置在底座内,再将上盖盖合于底座上,即可组合成扁盒体,缩小体积、便于携带、容易清洗并可重复使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餐盒,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组合式餐盒。传统使用的餐盒由盒体和上盖组成,其中盒体不可拆卸分解,因而体积较大,由于不能容置在公文包内,而不得不用额外的提袋装置餐盒,造成携带上的不便。一次性餐盒用毕即丢弃,虽很方便却污染了环境,使生活垃圾增多,且快餐盒遇热产生毒素有碍人体健康。台湾公告编号为148153、165246、186730、200661、207061、207062的诸多专利技术中,公开了许多种结构的餐盒,其共同的缺点是餐盒用纸板或薄木板组成,无法承受较大的应力,一旦破损盒内的食物就会泄漏出盒外,污损提袋或公文包;用纸板或薄木板制成餐盒,用毕即可丢弃,使用非常方便,但制作纸板、薄木板均离不开树木,这将严重威胁森林资源,因而是不可取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改进结构的组合式餐盒,合乎经济、方便、健康及环保等多方面的要求,可简单、快速且方便地组合成餐盒,食用完毕后又可轻易、快速地拆卸分解成一较小的盒体,缩小体积不占空间便于携带,可反复多次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改进结构的组合式餐盒,包括盒体和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包括底座和围板;所述的上盖是周缘向下延伸出下直板的板体;所述的底座是周缘向上延伸出上直板的板体;所述的围板嵌置在底座的上直板内缘及盖体的下直板内缘间。所述的围板由两长方形折板和两长方形侧板组接构成;所述的折板相对应的两侧边同向弯折出折缘;所述的侧板相对应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三片式交叉撕裂状分叉的开叉部;所述的上盖及底座是长方形板体,所述的两折板横向并排摆置在底座内,折板侧端的折缘外缘面与底座的相应上直板内缘面相抵,所述的两侧板纵向并排摆置在底座内,折板的折缘嵌入侧板的开叉部内组合折板与侧板。所述折板的折缘宽度小于所述底座的上直板高度。所述侧板相对应的两侧端分别设置丫状叉片,所述折板的折缘嵌置在丫状叉片的狭缝内组合折板与侧板。所述的围板也可由一块以上的侧板组接构成;所述的侧板是具有可挠性的长条形板体,侧板一侧边是平板,侧板另一侧边设有丫状叉片,一侧板的平板嵌置在另一侧板丫状叉片的狭缝内而首尾组接成圆圈状;所述的上盖及底座是圆形板体。所述的改进结构的组合式餐盒,还包括有隔板,隔板相对应的两侧边反向弯折出弯折部,弯折部外缘紧贴在围板的内缘上隔分盒体。所述上盖两相对的下直板上分别开设有凹槽。本技术的组合式餐盒,通过设置周缘有上直板的底座、周缘有下直板的上盖,用两折板及两侧板组接成围板或用数块侧板组接成围板,再将围板与底座组合成盒体,上盖与盒体盖合就简单、快速、方便地组合成长方形餐盒或圆形餐盒。隔板则可用于区隔盒体。食用完毕后又可轻易、快速地拆卸分解,将侧板、隔板、折板平置在底座内,上盖直接盖合在底座上即组合成扁形的餐盒,缩小体积便于携带,且便于清洗,可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组合式餐盒第一实施例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组合式餐盒第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图1、2中侧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图3中A-A线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图1、2中隔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图5中B-B线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组合式餐盒的各构件容置于底座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组合式餐盒拆卸分解成较小盒体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组合式餐盒中侧板的另一实施结构正视示意图;图10、图9中C-C线剖示图;图11、组合式餐盒中侧板的又一实施结构正视示意图;图12、图11中D-D线剖示图;图13、组合式餐盒第二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图13所示组合式餐盒拆卸分解成较小盒体时的正视示意图;图15、图14中E-E线剖示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参见图1至图6,组合式餐盒的第一实施例由底座10,两折板20、两侧板30、隔板50及上盖40组成。底座10是周缘向上延伸出上直板11的长方形板体。折板20是长方形板体,于其相对应的两侧边上同向弯折出折缘21,当折板20横卧摆置于底座10内时,折板20的折缘21外缘恰可抵住底座10的上直板11内缘上,而折缘21的宽度不大于底座10上直板11内缘的高度(使折板可收置在底座内)。侧板30是高度与折板20相同的长方形板体,其两侧端形成三片式交叉撕裂的开叉部31,如图3、图4中所示,供折板20的折缘21嵌入。上盖40为周缘向下延伸出下直板41的长方形板,上盖40的下直板41内缘恰可盖合紧贴于底座10上直板11的外缘上,下直板41两相对侧边的外缘处可开设凹槽411,当上盖40盖合紧贴于底座10并组合成一最小体积的餐盒时,该凹槽411可便于从组合式餐盒上拿起上盖40,十分省力方便。参见图1、图2,组合餐盒时,将两折板20横向卧置于底座10内,折板20折缘21的外缘面抵住底座10两侧的上直板11内缘面,两侧板30逐一嵌置于两折板20折缘21间。折板20的折缘21则紧密嵌合于侧板30的嵌槽311内,使两折板20及两侧板30在底座10内缘上组成一长方形盒体,再将上盖40盖置在盒体的上端,即形成组合式餐盒。参见图7、图8,收折组合式餐盒时,用手指按于上盖40的凹槽411并向上提起,即可轻易地打开上盖40,而后再将折板20逐一自两侧板30的嵌槽311处往上抽起,即可拆除长方形盒体。将拆下的两折板20、隔板50及两侧板30平放在底座10内,最后将上盖40盖在底座10上即可。长方形盒体中还可嵌置若干隔板50,如图1、图2中所示,使餐盒分隔出若干区域,以便分装不同的食物。隔板50,如图5、图6中所示,为一高度低于折板20的长方形板体,其两侧端反向弯折出弯折部51,两弯折部51的外缘紧密贴合于折板20的内缘面上。参见图9、图10,侧板30的另一实施结构,在侧板30的两侧边设置丫状叉片32,叉片32具有狭缝321供折板20的折缘21嵌置其内。参见图11至图15,为组合式餐盒第二种实施结构。底座10及上盖40变更为圆形板体,且仅设置侧板30′。侧板30′是具有可挠性的长方形条板,长方形条板的一侧边是平板,另一侧边设置有丫状叉片32′,叉片32′具有狭缝321′,如图11、图12所示,供紧密嵌置侧板30′的平板部。将一侧板30′的平板部分紧密嵌入另一侧板30′的狭缝321′内并首尾连接成圆圈状,就可由数块侧板30′与底座10′及上盖40′组合成圆形盒体,如图13所示。拆卸分解成扁状盒体时,底座10′内各侧板30′的摆放结构如图15所示。本技术的组合式餐盒,特别适用于上班族使用,携带方便、装拆简便,且卫生、便于清洗,可反复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结构的组合式餐盒,包括盒体和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包括底座和围板;所述的上盖是周缘向下延伸出下直板的板体;所述的底座是周缘向上延伸出上直板的板体;所述的围板嵌置在底座的上直板内缘及盖体的下直板内缘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组合式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板由两长方形折板和两长方形侧板组接构成;所述的折板相对应的两侧边同向弯折出折缘;所述的侧板相对应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三片式交叉撕裂状分叉的开叉部;所述的上盖及底座是长方形板体,所述的两折板横向并排摆置在底座内,折板侧端的折缘外缘面与底座的相应上直板内缘面相抵,所述的两侧板纵向并排摆置在底座内,折板的折缘嵌入侧板的开叉部内组合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结构的组合式餐盒,包括盒体和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包括底座和围板;所述的上盖是周缘向下延伸出下直板的板体;所述的底座是周缘向上延伸出上直板的板体;所述的围板嵌置在底座的上直板内缘及盖体的下直板内缘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贻程
申请(专利权)人:江惠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