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球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在合成银纳米颗粒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00970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副球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在合成银纳米颗粒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副球菌为Paracoccus sp.Arc7‑R13,2018年4月1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622;本发明专利技术还给出上述副球菌的筛选方法及其在合成银纳米颗粒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副球菌是一株可以合成银纳米颗粒的新菌株,可以在双氧水浓度为10‑15mmol/L的培养基中生长;特别适合于从北极海洋沉积物中筛选得到的,筛选方法简单;其发酵液的上清液可以催化AgNO3溶液合成银纳米颗粒,所得银纳米颗粒的粒径小,分布均匀,活性高,应用价值大。

A Paracoccus and Its Screening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aracoccus and its screen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in the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microbial technology. The Paracoccus sp. Arc7 R13 is stored in the General Microbial Center of China Microbial Species Pre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Commission on April 18, 2018, and the storage number is CGMCC No. 15622. The screening method of the Paracoccu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re also given. The Paracoccu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 new strain capable of synthesizing silver nanoparticles, which can grow in a medium with 10 15 mmol/L hydrogen peroxide concentration;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screening from Arctic marine sediments, and the screening method is simple; the supernatant of its fermentation broth can catalyze AgNO3 solution to synthesize silver nanoparticles, resulting in small particle size, uniform distribution and high activity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t has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球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在合成银纳米颗粒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特别是指一种副球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在合成银纳米颗粒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或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等,在光、电、磁、力学等方面展现出新奇特性,并在工业、农业、医药、诊断和药物输送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银纳米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表现出特殊的光学性能和物理特性。由于其独特的抗菌、抗病毒、抗癌、催化、生物传感、药用和光电等特性而备受关注,其中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最为成熟。传统的纳米颗粒合成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高能球磨法、激光溅射法和激光烧蚀法等,物理法所得产品质量高,但是,其需要复杂的仪器,对设备要求高,同时,其能耗也较高,并且,对银纳米颗粒形貌的调控能力有限,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化学法包括液相化学还原法、光化学还原法、微乳液法等,化学法由于其工艺相对简单,操作相对容易,生产成本较低,是较常采用的方法,但是,其所用的封端剂和有机溶剂则不利于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并且,会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中间产物,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近年来,纳米材料制备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球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球菌为Paracoccus sp.Arc7‑R13,2018年4月1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6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球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球菌为Paracoccussp.Arc7-R13,2018年4月1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56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球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球菌是从北极海洋沉积物中筛选得到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球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球菌在双氧水浓度为10-15mmol/L的培养基中生长,所述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蛋白胨3-8g/L,酵母粉0.5-2.0g/L,双氧水10-15mmol/L,所述培养基是采用的溶剂为海水和去离子水按照体积比为1-3:1混合而成的。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球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沉积物,接种于灭菌的富集培养基中,于5-20℃和120-180r/min的转速下,培养1-2h,得到富集培养液;所述富集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蛋白胨3-8g/L,酵母粉0.5-2.0g/L,双氧水10-15mmol/L,所述富集培养基是采用的溶剂为海水和去离子水按照体积比为1-3:1混合而成的;2)取富集培养液,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涂布到筛选培养基中,于5-20℃和120-180r/min的转速下,培养24-72h,然后,取单菌落转移到新的筛选培养基中,划线培养,得到耐双氧水单菌落;所述筛选培养基为所述步骤1)中的富集培养基;3)取耐双氧水单菌落,接种于2216E培养基中,于5-20℃和120-180r/min的转速下,培养24-72h,得纯菌液,即副球菌;所述2216E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蛋白胨3-8g/L,酵母粉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学政张政丛柏林李江何培青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