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混合多糖胶为增稠剂的薄片自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796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混合多糖胶为增稠剂的薄片自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组份:金属粉20~60%、活性碳1~15%、发热促进剂0.5~8%、水20~35%、混合多糖胶1~10%、吸水性聚合物10~25%,各组份的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专利技术形成的薄片型发热体厚薄均匀,不会造成落袋、漏粉等问题,而且减少了增稠剂的使用量,降低了用料成本,便于工业化大量生产。

A sheet spontaneous heater with mixed polysaccharide gum as thicken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hin sheet spontaneous heater with mixed polysaccharide gum as thicken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weight percentage components: metal powder 20-60%, activated carbon 1-15%, heat promoter 0.5-8%, water 20-35%, mixed polysaccharide gum 1-10%, water absorbent polymer 10-25%, and the sum of the percentage of each component is 100%. The uniform thickness will not cause problems such as bagging and powder leakage, but also reduce the use of thickeners, reduce the cost of materials, and facilitate large-scale industria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混合多糖胶为增稠剂的薄片自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片自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以混合多糖胶为增稠剂的薄片自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发热体,是暖贴(谷称“暖宝宝”、“取暖包”、“一贴热”等),是用于人体保暖的关键材料,其发热的基本原理是:将含有铁粉、活性炭、无机盐、蛭石、水等合成的聚合物,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自主发生化学放热反应,一般可持续12~20小时。现有的产品中主要有薄片型和粉状的两大类型,现有薄片型发热体中所用的增稠剂为黄原胶或阿拉伯胶等,但是,同等浓度下,单一性的胶的粘度不强,使用时需要加入大量的单一性胶,使胶的用料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混合多糖胶为增稠剂的薄片自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涉及一种混合多糖胶;所述的混合多糖胶,由黄原胶与魔芋胶混合构成。所述的黄原胶与所述的魔芋胶采用共混溶胶的制备方法,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1)将黄原胶和魔芋胶,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中溶解;(2)再将魔芋胶溶液与黄原胶溶液混合,放入70~90℃恒温水浴中,用均质器恒温搅拌混合25~35min,停止搅拌,保温25~35min后,冷却至室温即可获得混合多糖胶。各组分的用量的重量比为:黄原胶:魔芋胶=7:2~4,优选7:3;水的总用量为黄原胶与魔芋胶重量之和的100~125倍,优选100倍;所述的一种以混合多糖胶为增稠剂的薄片自发热体,厚度为1mm~4mm,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组份:各组份的百分比之和为100%;优选的,所述的金属粉为铁粉,但不仅仅限于铁粉,还可以利用镁粉、钛粉、锌粉等其他氧化放热金属粉末;优选的,所述的活性炭采用为碳晶,但不仅仅限于碳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碳结构体;优选的,所述的发热促进剂采用的是工业盐,也可以使用氯化钾、氯化钙等,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优选的,所述的吸水性聚合物采用聚丙烯酸盐系列;一种以混合多糖胶为增稠剂的薄片自发热体的制备方法:(1)常温下将所述的混合多糖胶、活性碳和吸水性聚合物混合搅拌,获得糊状物。(2)常温下加入所述的铁粉和发热促进剂搅拌混合,压制成片状或需要的其它立体状,再在700~720托真空度下,80~100℃干燥5~7小时,即可获得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形成的薄片型发热体厚薄均匀,不会造成落袋、漏粉等问题,而且减少了增稠剂的使用量,降低了用料成本,便于工业化大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混合多糖胶与单一性胶的浓度-粘度的变化曲线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混合多糖胶的制备:(1)将黄原胶和魔芋胶,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中溶解;(2)再将魔芋胶溶液与黄原胶溶液混合,放入80℃恒温水浴中,用均质器恒温搅拌混合30min,停止搅拌,保温30min后,冷却至室温即可获得混合多糖胶。各组分的用量的重量比例为:黄原胶:魔芋胶=7:3;水的总用量为黄原胶与魔芋胶重量之和100倍;均质器采用广州市徕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牌品为TUL的去均质器。一种以混合多糖胶为增稠剂的薄片自发热体,厚度为2mm,包括如下重量百比组份:金属粉为铁粉,活性炭采用为碳晶,发热促进剂采用的是工业盐,吸水性聚合物采用聚丙烯酸盐系列。制备方法:(1)常温下将所述的混合多糖胶、活性碳和吸水性聚合物混合搅拌,获得糊状物。(2)常温下加入所述的铁粉和发热促进剂搅拌混合,压制成片状或需要的其它立体状,再在720托真空度下,90℃干燥6小时,即可获得产品。实施例二混合多糖胶的制备:(1)将黄原胶和魔芋胶,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中溶解;(2)再将魔芋胶溶液与黄原胶溶液混合,放入70℃恒温水浴中,用均质器恒温搅拌混合30min,停止搅拌,保温30min后,冷却至室温即可获得混合多糖胶。各组分的用量的重量比例为:黄原胶:魔芋胶=7:2;水的总用量为黄原胶与魔芋胶重量之和120倍;均质器采用广州市徕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牌品为TUL的去均质器。一种以混合多糖胶为增稠剂的薄片自发热体,厚度为3mm,包括如下重量百比组份:金属粉为铁粉,活性炭采用为碳晶,发热促进剂采用的是工业盐,吸水性聚合物采用聚丙烯酸盐系列。制备方法:(1)常温下将所述的混合多糖胶、活性碳和吸水性聚合物混合搅拌,获得糊状物。(2)常温下加入所述的铁粉和发热促进剂搅拌混合,压制成片状或需要的其它立体状,再在700托真空度下,80℃干燥7小时,即可获得产品。实施例三混合多糖胶的粘度性能检测方法和结果,如下: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分别准确配制不同浓度的单一性胶和混合多糖胶溶液;测试仪器:采用美国BROOKFIELD公司的品牌为博勒飞的BrookfieldLVDV-1M数显粘度计测定。(1)配制不同浓度的混合多糖胶溶液:分别取定量的黄原胶和魔芋胶,黄原胶和魔芋胶的比例为7:3,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中混合溶解;再将魔芋胶溶液与黄原胶溶液混合,放入80℃恒温水浴中,用均质器恒温搅拌混合30min,停止搅拌,保温30min后,冷却至室温,依次配制出浓度为0.1%、0.2%、0.3%、0.4%、0.5%、0.6%、0.7%、0.8%、0.9%、1%的10组混合多糖胶溶液。(2)配制不同浓度的单一性胶溶液:取定量的黄原胶,加入定量的蒸馏水中混合溶解;放入80℃恒温水浴中,用均质器恒温搅拌混合30min,停止搅拌,保温30min后,冷却至室温,依次配制出浓度为0.1%、0.2%、0.3%、0.4%、0.5%、0.6%、0.7%、0.8%、0.9%、1%的10组黄原胶溶液。以上述相同的方法,取定量的魔芋胶,依次配制出浓度为0.1%、0.2%、0.3%、0.4%、0.5%、0.6%、0.7%、0.8%、0.9%、1%的10组魔芋胶溶液。使用BrookfieldLVDV-1M数显粘度计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单一性胶和混合多糖胶溶液的粘度,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从浓度-粘度的变化曲线图中可以看出,黄原胶与魔芋胶的混合溶液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混合多糖胶的粘度与同浓度的单一胶的粘度数倍增加,这种性能即增加的胶的粘度,又降低了胶的使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混合多糖胶为增稠剂的薄片自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厚度为1mm~4mm,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组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混合多糖胶为增稠剂的薄片自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厚度为1mm~4mm,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组份:各组份的百分比之和为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混合多糖胶为增稠剂的薄片自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粉为铁粉,但不仅仅限于铁粉,还可以利用镁粉、钛粉、锌粉等其他氧化放热金属粉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混合多糖胶为增稠剂的薄片自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采用为碳晶,但不仅仅限于碳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碳结构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混合多糖胶为增稠剂的薄片自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促进剂采用的是工业盐,也可以使用氯化钾、氯化钙等,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小雄孙经一徐发展刘宝宝张冬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暖友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