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786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其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再生聚氯乙烯100份、亚乙基双硬脂酰胺1‑2份、秸秆粉25‑55份、邻苯二甲酸酐2‑3份、抗氧剂0.3‑0.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亚乙基双硬脂酰胺将秸秆粉粘附在再生氯乙烯粒子表面,提高秸秆粉与再生氯乙烯相容性,使它们混合均匀,使最终产品的力学性能提高。

A straw powder modified regenerated polyvinyl chloride composi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traw powder modified regenerated polyvinyl chloride composition, which is prepared from 100 parts of regenerated polyvinyl chloride, 1 2 parts of ethylene bisstearatamide, 25 55 parts of straw powder, 2 3 parts of phthalic anhydride and 0.3 0.8 parts of antioxidant by weight. The invention adheres the straw powder to the surface of recycled vinyl chloride particles by ethylene bisstearate amide, improves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straw powder and recycled vinyl chloride, makes them mix evenly, and improv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nal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改性再生聚氯乙烯
,尤其涉及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PVC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聚氯乙烯的废弃量逐年增加,近年来,废旧塑料的回收问题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很多企业开始进行回收料的再改性。但回收的聚氯乙烯材料因老化、降解等导致其性能明显衰减,而在回收料的再次造粒过程中,聚聚氯乙烯链段会再次破坏和降解。因此为了更好的利用回收料,一般会对其进行再改性,以提高其强度和耐老化性能。目前主要使用玻璃纤维对塑料进行增强改性,但其有玻纤外露影响制件外观的问题。现有用秸秆粉通过热压成型改性再生聚氯乙烯,但秸秆粉与再生聚氯乙烯相容性差,最终产品力学性能差;再生聚氯乙烯与秸秆粉由于堆积密度差异较大,很难混合均匀;另外,秸秆粉在混合时,由于混料机混合时剪切力较强,秸秆粉易被烧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其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再生聚氯乙烯100份亚乙基双硬脂酰胺1-2份秸秆粉25-55份邻苯二甲酸酐2-3份抗氧剂0.3-0.8份。进一步方案,所述秸秆粉的粒径为80-100目。所述再生聚丙烯的含水率<4%、秸秆粉的含水率<2%。所述的抗氧剂选自三(2.2-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上述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称取100份再生聚氯乙烯、亚乙基双硬脂酰胺1-2份,加入混料机中,以600-800转/min混合2-5分钟;(2)称取秸秆粉22-55份加入到步骤(1)中的混料机中,以300-400转/min混合2-5分钟;(3)再加入邻苯二甲酸酐2-3份,抗氧剂0.3-0.8份,继续混合1-2min;(4)将经步骤(3)的混合物置于模具中预压、热压成型得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4)中预压的压力为2-3mpa、时间为10-30s;热压成型的温度为160-200℃、压力20-100mpa、时间5-10分钟。本专利技术中亚乙基双硬脂酰胺能够起到润滑、粘结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所用的秸秆粉粒径为80-100目,此粒径的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使其性能优良;粒径太大或太小,会因易团聚或其他原因导致组合物性能较差。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再生聚氯乙烯含水率<4%,其含水率高,在挤出过程中容易造成聚丙烯降解、聚丙烯组合物在拉条过程中容易出现断条现象。本专利技术中的邻苯二甲酸酐起到增加再生聚氯乙烯与秸秆粉相容性的作用。制备过程中先将再生聚氯乙烯和亚乙基双硬脂酰胺,先以600-800转/min混合2-5分钟;合适的混合时间与速度,目的是使亚乙基双硬脂酰胺在混合时被剪切力磨擦过热,熔化,均匀的附着在再生聚氯乙烯表面。再加入秸秆粉以100-400转/min混合2-5分钟,使熔化后的亚乙基双硬脂酰胺将秸秆粉粘附在再生聚氯乙烯粒子表面。其中连接再生聚氯乙烯和秸秆粉的“粘结剂”正是亚乙基双硬脂酰胺。混合速度不能过快,不然会导致部分秸秆粉被“烧焦”。然后加入邻苯二甲酸酐和抗氧剂再1-2min,这种混合均匀的物料可在较长时间内储存。如果是用液体替代亚乙基双硬脂酰胺来用作粘结剂,则必须在短时间内立即使用,不能储存。最后热压成型,热压的目的是增加组合物的塑性,蒸发板坯中的水分。所以本专利技术利用秸秆粉改性再生氯乙烯组合物,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再生氯乙烯、秸秆粉,变废为宝,还可以其降低成本,给农民增收,并可以减少秸秆粉的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专利技术通过亚乙基双硬脂酰胺将秸秆粉粘附在再生氯乙烯粒子表面,提高秸秆粉与再生氯乙烯相容性,使它们混合均匀,使最终产品的力学性能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除特殊说明外,实施例中各组分都为重量份。秸秆粉为80-100目。再生聚氯乙烯含水率<4%、秸秆粉含水率<2%。实施例1(1)称取100重量份再生聚氯乙烯、1重量份亚乙基双硬脂酰胺,加入混料机中,600转/min,混合2分钟;(2)称取22重量份250目秸秆粉,加入到步骤(1)所述的混料机中,300转/min,混合2分钟;(3)继续加入2重量邻苯二甲酸酐、0.1重量份抗氧剂1010、0.2重量份抗氧剂168,高混2min,取出备用。(4)置于模具中预压,压力2mpa,时间10S;热压成型,温度160℃,压力20mpa,时间5分钟,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注塑打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2(1)称取100重量份再生聚氯乙烯、2重量份亚乙基双硬脂酰胺,加入混料机中,800转/min,混合5分钟;(2)称取40重量份200目秸秆粉,加入到步骤(1)所述的混料机中,400转/min,混合5min;(3)继续加入2.5重量邻苯二甲酸酐、0.1重量份抗氧剂1010、0.2重量份抗氧剂168,0.3重量份抗氧剂DSTDP高混5min,取出备用。(4)置于模具中预压,压力3mpa,时间30S;热压成型,温度200℃,压力20-100mpa,时间30分钟,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注塑打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3(1)称取100重量份再生聚氯乙烯、1重量份亚乙基双硬脂酰胺,加入混料机中,700转/min,混合5分钟;(2)称取55重量份200目秸秆粉,加入到步骤(1)所述的混料机中,400转/min,混合5分钟;(3)继续加入3重量邻苯二甲酸酐、0.2重量份抗氧剂1010、0.3重量份抗氧剂168,0.3重量份抗氧剂DSTDP高混3min,取出备用。(4)置于模具中预压,压力2.5mpa,时间25S;热压成型,温度180℃,压力50mpa,时间10分钟。,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注塑打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对比例:普通配方、普通工艺(1)称取100重量份再生聚氯乙烯、25重量份秸秆粉、5重量份润滑剂石蜡,0.2重量份抗氧剂1010、0.3重量份抗氧剂168,加入混料机中,高混2min;(2)置于模具中预压,压力2mpa,时间10S;热压成型,温度160℃,压力20mpa,时间5分钟,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注塑打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表1:性能测试从上表1实施例1-3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力学性能优良。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再生聚氯乙烯100份亚乙基双硬脂酰胺1‑2份秸秆粉25‑55份邻苯二甲酸酐2‑3份抗氧剂0.3‑0.8 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再生聚氯乙烯100份亚乙基双硬脂酰胺1-2份秸秆粉25-55份邻苯二甲酸酐2-3份抗氧剂0.3-0.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粉的粒径为80-100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聚丙烯的含水率<4%、秸秆粉的含水率<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氯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选自三(2.2-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生方永炜朱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