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再生聚丙烯100份、马来酸酐0.5‑1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5‑1份、聚乙烯蜡3‑6份、秸秆粉15‑35份、相容剂2‑3份、抗氧剂0.3‑0.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聚乙烯蜡将秸秆粉粘附在再生聚丙烯粒子表面,提高秸秆粉与再生聚丙烯相容性,使它们混合均匀,使最终产品的力学性能提高。
A straw powder modified regenerat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traw powder modified regenerat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is prepared from 100 parts of regenerated polypropylene, 0.5 1 part of maleic anhydride, 0.5 1 part of diisopropylbenzene peroxide, 3 6 parts of polyethylene wax, 15 35 parts of straw powder, 2 3 parts of compatibilizer, 0.3 0.8 parts of antioxidant by weight. The invention adheres the straw powder to the surface of recycled polypropylene particles by polyethylene wax, improves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straw powder and recycled polypropylene, makes them mix evenly, and improv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nal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改性再生聚丙烯
,尤其涉及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丙烯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其比重轻、弹性高,而成品表面硬度大;另外还具有耐热性、化学稳定性、绝缘性良好等特点,在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聚丙烯的废弃量逐年增加,近年来,废旧塑料的回收问题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很多企业开始进行回收料的再改性。但回收的聚丙烯材料因老化、降解等导致其性能明显衰减,而在回收料的再次造粒过程中,聚丙烯链段会再次破坏和降解。因此为了更好的利用回收料,一般会对其进行再改性,以提高聚丙烯的强度和耐老化性能。目前主要使用玻璃纤维对塑料进行增强改性,但其有玻纤外露影响制件外观的问题。现有用秸秆粉通过热压成型改性再生聚丙烯,但秸秆粉与再生聚丙烯之间相容性差,最终产品力学性能差;另外,再生聚丙烯与秸秆粉由于堆积密度差异较大,很难混合均匀。而且秸秆粉在混合时,由于混料机混合时剪切力较强,秸秆粉易被烧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再生聚丙烯100份马来酸酐0.5-1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5-1份聚乙烯蜡3-6份秸秆粉15-35份相容剂2-3份抗氧剂0.3-0.8份。进一步方案,所述聚乙烯蜡分子量为1600-2000,秸秆粉的粒径为80-100目。所述再生聚丙烯的含水率<4%、秸秆粉的含水率<2%。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所述的抗氧剂选自三(2.2-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称取100份再生聚丙烯、聚乙烯蜡3-6份,加入混料机中,以300-400转/min混合2-5分钟;(2)称取秸秆粉15-35份加入到步骤(1)中的混料机中继续混合2-5分钟;(3)再加入马来酸酐0.5-1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5-1份、相容剂2-3份、抗氧剂0.3-0.8份,继续混合1-2min;(4)将经步骤(3)的混合物置于模具中预压、热压成型得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4)中预压的压力为2-3mpa、时间为10-30s;热压成型的温度为160-200℃、压力20-100mpa、时间5-10分钟。本专利技术加入马来酸酐与过氧化二异丙苯,使再生聚丙烯发生部分交联反应,以酯化和氢键的方式与秸秆粉结合在一起,使得聚合物拥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选择分子量为1600-2000的聚乙烯蜡起到易脱模和粘结的作用,聚乙烯蜡平均分子量不能太大或太小,否则在作为粘结剂使用时,会出现不易粘附秸秆粉或造成粘附不均匀的问题;在作为润滑剂使用时,会出现润滑效果差不易脱模的问题。润滑剂如果选用其他种类的,润滑效果都比较差,不适合本专利技术体系。本专利技术选择粒径为80-100目的秸秆粉来改性,使再生聚丙烯组合物性能优良,其粒径太大或太小,会因易团聚或其他原因导致组合物性能较差。本专利技术选择再生聚丙烯含水率<4%、秸秆粉含水率<2%。其含水率高,在热压过程中容易造成聚丙烯降解、影响产品性能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将再生聚丙烯和聚乙烯蜡以混合速度300-400转/min先混合2-5分钟;合适的混合时间与速度,目的是使聚乙烯蜡在混合时被剪切力磨擦过热,熔化,均匀的附着在再生聚丙烯表面。然后再加秸秆粉,熔化后的聚乙烯蜡可以将秸秆粉粘附在再生聚丙烯粒子表面。连接再生聚丙烯和秸秆粉的“粘结剂”正是聚乙烯蜡。另外,混合速度不能过快,不然会导致部分秸秆粉被“烧焦”。最后加入其它组份后再混合,这种混合均匀的物料可在较长时间内储存。如果是用液体替代聚乙烯蜡来用作粘结剂,则必须在短时间内立即使用,不能储存。本专利技术利用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再生聚丙烯、秸秆粉,变废为宝,还可以其降低成本,给农民增收,并可以减少秸秆粉的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专利技术通过聚乙烯蜡将秸秆粉粘附在再生聚丙烯粒子表面,提高秸秆粉与再生聚丙烯相容性,使它们混合均匀,使最终产品的力学性能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除特殊说明外,实施例中各组分都为重量份。聚乙烯蜡分子量为1600-2000。秸秆粉为80-100目。再生聚丙烯含水率<4%、秸秆粉含水率<2%。实施例1(1)称取100重量份再生聚丙烯、3重量份聚乙烯蜡,加入混料机中,300转/min,混合2分钟;(2)称取15重量份160目秸秆粉,加入到步骤(1)所述的混料机中,300转/min,混合2分钟;(3)继续加入0.5重量份马来酸酐,0.5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2重量份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蜡、0.1重量份抗氧剂1010、0.2重量份抗氧剂168,高混2min,取出备用。(4)置于模具中预压,压力2mpa,时间10S;热压成型,温度160℃,压力20mpa,时间5分钟。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注塑打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2(1)称取100重量份再生聚丙烯、3重量份聚乙烯蜡,加入混料机中,400转/min,混合5分钟;(2)称取20重量份200目秸秆粉,加入到步骤(1)所述的混料机中,3400转/min,混合5min;(3)继续加入0.8重量份马来酸酐,0.8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2.5重量份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蜡、0.1重量份抗氧剂1010、0.2重量份抗氧剂168,0.3重量份抗氧剂DSTDP高混5min,取出备用。(4)置于模具中预压,压力3mpa,时间30S;热压成型,温度200℃,压力100mpa,时间10分钟,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注塑打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3(1)称取100重量份再生聚丙烯、6重量份聚乙烯蜡,加入混料机中,400转/min,混合5分钟;(2)称取35重量份200目秸秆粉,加入到步骤(1)所述的混料机中,400转/min,混合5分钟;(3)继续加入1重量份马来酸酐,1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3重量份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0.2重量份抗氧剂1010、0.3重量份抗氧剂168,0.3重量份抗氧剂DSTDP高混3min,取出备用。(4)置于模具中预压,压力1.6mpa,时间20S;热压成型,温度170℃,压力80mpa,时间80分钟,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注塑打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对比例:普通配方、普通工艺(1)称取100重量份再生聚丙烯、15重量份秸秆粉、6重量份润滑剂石蜡,0.2重量份抗氧剂1010、0.3重量份抗氧剂168,加入混料机中,高混2min;(2)将步骤(1)所得物料加入模具中预压,压力2mpa,时间10S;热压成型,温度160℃,压力20mpa,时间5分钟,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注塑打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表1、性能测试从上表1实施例1-3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秸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再生聚丙烯100 份马来酸酐0.5‑1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5‑1份聚乙烯蜡3‑6 份秸秆粉15‑35 份相容剂2‑3 份抗氧剂0.3‑0.8 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再生聚丙烯100份马来酸酐0.5-1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5-1份聚乙烯蜡3-6份秸秆粉15-35份相容剂2-3份抗氧剂0.3-0.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蜡分子量为1600-2000,秸秆粉的粒径为80-100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聚丙烯的含水率<4%、秸秆粉的含水率<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选自三(2.2-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生,方永炜,朱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