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拼装式基站房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73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拼装式基站房体,包括主框架、墙板以及顶盖;所述主框架包括底盘、四根立柱、以及矩形顶框;所述四根立柱相互平行,并分别架设于所述底盘的四个角部;所述顶框包括挂设于所述立柱上的四根顶横梁;在每一根所述顶横梁两端分别设置有挂栓;在每一根所述立柱上部设有与所述挂栓配合的直角型连接件。顶框的顶横梁通过挂栓直接挂设在立柱的连接件上,从而免除了现有技术中的焊接、打螺钉等操作,装配过程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等领域的基站房体,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拼装式基站房体,特别涉及其顶横梁与立柱间架设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移动通信等领域使用的基站房体,也称通信机房,通常安装于山顶、平地、建筑物顶等户外地方。由于其内部要装设与基站配合的通信设备,所以对房体有特殊的要求,例如对牢固性、安全性的要求,以及对防雨水、防尘、温控、湿控、防潮性能的要求等。以一款常用基站房体为例,其底面尺寸为1864mm×1460mm,其高度为2300mm,可见这种房体的体积比较小巧、实用。传统基站房体通常是根据安装地点、实际需求的不同而做不同的设计,需要做大量的设计工作,并按不同的设计实施不同的加工工艺,不易实现标准化、定型化,从而会影响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建设速度。其中,传统基站房体的顶框通常是使用四根型材焊接围成框形,或者使用螺钉、螺栓等相互拼接围成一个整体;然后再将整个顶框通过焊接、螺钉、螺栓等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到基站房体的立柱上;然后在顶框上设置顶盖,封闭基站房体。这种基站房体的顶框组装需要专门的焊接工具或其他专用工具,组装操作麻烦,不利于现场的组装,影响了加工精度和建设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用于多种地方和不同要求时的全拼装式基站房的顶框拼装方便、合理、可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全拼装式基站房体,包括主框架、墙板以及顶盖;所述主框架包括底盘、四根立柱、以及矩形顶框;所述四根立柱相互平行,并分别架设于所述底盘的四个角部;所述顶框-->包括挂设于所述立柱上的四根顶横梁;在每一根所述顶横梁两端分别设置有挂栓;在每一根所述立柱上部设有与所述挂栓配合的直角型连接件。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连接件的两直角边上各开设一“U”型开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挂拴为固定在所述顶横梁内侧的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U”型开口配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螺杆的自由端设有紧固螺母。本专利技术中,每一根所述立柱上设有开槽方向相互垂直的两个凹槽;相邻两根所述立柱中,一根立柱的其中一个凹槽与另一根立柱的其中一个凹槽正对;相互正对的两个凹槽中插装有墙板。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内侧。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顶框上设置有覆盖所述主框架上部的顶盖。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全拼装式基站房体,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顶框的顶横梁通过挂栓直接挂设在立柱的连接件上,从而免除了现有技术中的焊接、打螺钉等操作,装配过程简单、方便。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基站房体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所示基站房体的框架示意图;图3是图2中省略顶框的示意图;图4是立柱与顶横梁分离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立柱与顶横梁组装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在图2上插装墙板的示意图;图7是插装好墙板后的示意图;图8是一个立柱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全拼装式基站房体的基本部分为一个主框架(图2所示),该主框架包括底盘、四根立柱103、以及矩形顶框。如图1所示,在主框架上装有门框105、墙板106、以及顶盖108,在门框内装有门109。在房体背面的墙板106上开设有空调进风窗、空调出风窗、以及供电缆出入的馈线窗。其中,底盘主要由两根支承梁101、两根底横梁102、以及装于梁上的钢底板组成,其中底横梁架设于支承梁上,支承梁再架设于基座上,可见,支承梁是整个房体的承重部件。四根立柱103相互平行,并分别架设于底盘的四个角部。顶框则由四根顶横梁104组成,架设于立柱103的上端。如图4所示,顶框由安装在立柱103上部的四根顶横梁104共同围成。在每一根顶横梁10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挂栓113;而对应的,在每一根立柱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挂栓113配合的直角型连接件114。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14为固定在所述立柱内侧的直角型件,并且在所述连接件两直角边上各开设一“U”型开口1141。所述挂栓113为固定在所述顶横梁内侧的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U”型开口1141配合。在所述螺杆的自由端设有紧固螺母115,用于将螺杆与连接件锁紧。组装时,将顶横梁104的挂栓113直接对准“U”形开口,然后放下顶横梁104,即可将顶横梁104挂设在立柱103上,然后再拧紧紧固螺母115,即可将顶横梁104和立柱锁紧。其组装操作简便,无需焊接等操作。本实施例的一种形式中,主体1031的截面为形结构;相应地,挡边1032的截面为形结构,挡边1032通过焊接方式装于主体1031的右下弯角位置,与主体1031一起构成形结构。所述连接件114设置在立柱的内侧,从而避免了横梁与墙板之间的干涉。具体实施时,主体的截面还可为形结构;相应地,挡边的截面为形结构;挡边装于主体的左下弯角位置,与主体一起构成形结构。本实施例中,主体的第一、第二、第三柱面构成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其中第二柱面为槽底;挡边与主体的第三、第四柱面构成开口向右的第二凹槽,其中第三柱面为槽底。-->本实施例中的门框105包括与立柱平行的两根门柱;每一根门柱上也设有一个凹槽,该凹槽与相邻立柱上的其中一个凹槽正对。装配时,装于正面的每一块墙板的一端插装于立柱凹槽中,另一端插装于门柱凹槽中;装于背面及侧面的每一块墙板的两端插装于相互正对的两个立柱凹槽中。同一立柱的两个凹槽可兼顾两个相互垂直的房体面的墙板,使得墙板的插装非常方便,不需要打螺钉或铆钉,更不需要焊接。具体实施时,相邻两块墙板之间设置公母配合结构,以确保所有的缝隙都不会直接连通,进而保证产品的防尘、防潮等性能。本实施例中,各个立柱上的凹槽与门柱上的凹槽具有相同的宽度,并具有相同的深度;具体来说,就是立柱的第二、第三柱面具有相同的宽度,且第一、第四柱面具有相同的宽度。上述结构要求所有墙板具有相同的厚度。如图7所示,在完成墙板106的插装后,可以在墙板106的上部插装密封件116,从而将墙板106压紧密封。在所述密封件106的上表面还可以铺设自粘密封条117,与安装在顶框上的顶盖108密封粘合,起到良好的密封防水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拼装式基站房体,包括主框架、墙板以及顶盖;所述主框架包括底盘、四根立柱、以及顶框;所述四根立柱相互平行,并分别架设于所述底盘的四个角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包括挂设于所述立柱上的四根顶横梁;在每一根所述顶横梁两端分别设置有挂栓 ;在每一根所述立柱上部设有与所述挂栓配合的直角型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拼装式基站房体,包括主框架、墙板以及顶盖;所述主框架包括底盘、四根立柱、以及顶框;所述四根立柱相互平行,并分别架设于所述底盘的四个角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包括挂设于所述立柱上的四根顶横梁;在每一根所述顶横梁两端分别设置有挂栓;在每一根所述立柱上部设有与所述挂栓配合的直角型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拼装式基站房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件的两直角边上各开设有一个“U”型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拼装式基站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拴为固定在所述顶横梁内侧的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隽阳松翁星明江畅游林玉娜刘惠敏周泉任娟韩琴赵玉涛孙宇轩方融刘军姚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赤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