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65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8: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光源及第一导光板,所述第一导光板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向所述壳体后侧的外围倾斜发散出射。上述方案,第一光源的光线,向壳体后侧的外围倾斜发散出射,使光强自显示装置向外围逐渐降低,形成了较为柔和的背景光,减轻了人眼的负担。

Display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display device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he display device includes a shell, whic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light source and a first light guide plate. The first light guide plate is used to guide the light emitted by the first light source and to obliquely radiate the light emitted from the first light source to the outer edge of the rear side of the shell. In the scheme mentioned above, the light of the first light source emits obliquely to the outer edge of the rear of the shell, so that the light intensity self-display device decreases gradually to the outer edge, forming a softer background light and lightening the burden of the human ey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电视是一种信息获取及娱乐的重要工具。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电视的尺寸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家用场合中,受限于房间的大小,观看的距离并没有多大的改善,此外,电视本身的画质也越来越高,色彩越来越光亮艳丽,对于长时间观看的人来说,容易导致视觉疲劳。特别是当环境光减弱时,比如晚上关灯等情况下去观看,电视画面切换闪烁更加加重了对人眼的负担。常规的做法是打开灯源,如电视墙上的射灯,或房顶吊灯来增加环境光的强度减小这种负担。但是这两种光源,射灯用于装饰,光束强烈照射在电视上强光区域明显,而对于顶灯用于平时照亮,本身照射到电视上有一定的倒影,两都影响观看。同时,两者都是固定亮度的光源,而环境的亮度是在不断渐变的,如果仅用于在观看电视时打开缓解疲劳,其功耗也相当的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用以根据环境的亮度进行补光,以降低或消除画面切换闪烁造成的视觉疲劳。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光源及第一导光板,所述第一导光板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向所述壳体后侧的外围倾斜发散出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源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槽,所述第一导光板吻合安装于所述通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四周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导光板,所述第一导光板的光入射面均正对设置有所述第一光源。进一步地,所述光入射面上布设有透光的凸起。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导光板为一体结构。进一步地,沿所述壳体由内向外的方向,所述凸起的排布密度依次降低,所述凸起的体积依次增大,且各所述凸起的高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自后向前顺次设置有反射膜、第二导光板、光学模组及显示组件;正对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位置处设置有灯组,所述灯组包括安装件、第二光源及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及所述第一光源分置于所述安装件的两侧,所述第二光源正对所述第二导光板;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胶框,所述安装件的后端与所述反射膜搭接,所述安装件的前端与所述胶框顶止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为截面呈切角矩形的导热条,所述导热条的长边面上,沿所述导热条长度方向均匀布设有第一LED灯;所述导热条的切角面上,沿所述导热条长度方向均匀布设有第二LED灯,所述长边面设置有与各所述第一LED灯连接的第一电源线,所述切角面设置有与各所述第二LED灯连接的第二电源线;或者,所述安装件为截面呈切角矩形的导热条,所述导热条的长边面设置有第一PCB,所述第一PCB上沿所述导热条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第一LED灯,各所述第一LED灯与所述第一PCB上的第一印制电源线连接,所述导热条的切角面设置第二PCB,所述第二PCB上沿所述导热条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第二LED灯,各所述第二LED灯与所述第二PCB上的第二印制电源线连接。进一步地,切角的角度在20-70度之间。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环境中当前的亮度值;判断所述所述亮度值是否小于补光阈值,若是,则根据亮度值与补光亮度的对应关系,调整所述第一光源至对应的补光亮度。本申请的上述方案,第一光源的光线,向壳体后侧的外围倾斜发散出射,使光强自显示装置向外围逐渐降低,形成了较为柔和的背景光,减轻了人眼的负担。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一导光板部位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入射面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灯组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仰视图;图7为图5的左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另一种结构的灯组的剖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10为亮度值与补光亮度的对应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12,壳体1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光源6及第一导光板5,第一导光板5用于引导第一光源6发出的光线,向壳体12后侧的外围倾斜发散出射。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视、电脑显示器等。第一光源6可以但不限于为条状光源。第一导光板5可以为与第一光源6匹配的条状导光板。第一导光板5可以是光入射一侧的宽度小于光出射一侧的宽度,以使得光线是呈发散状出射的,形成一个较大的照明区域2。此外,第一导光板5向着壳体12的外围倾斜设置,使得出射光向着壳体12的外围,也即外侧出射。采用上述结构,第一光源6的光线,向壳体12后侧的外围倾斜发散出射,形成了自显示装置边缘开始向显示装置后墙投射出渐渐变弱的光亮,光线并可经过墙体的漫反射后,与环境中的光混合形成了较为柔和的背景光,减小对眼镜4的负担。进一步地,为了对第一光源6进行保护,且降低制造成本,可以将第一光源6固定设置于壳体12内,壳体12上设置有通槽,第一导光板5吻合安装于通槽内。采用此种结构,可以仅仅在原有壳体12的基础上,设置安装第一导光板5的通槽,对制作壳体12的模具改动小,降低了成本。此外,第一光源6设置在壳体12内,可以充分利用壳体12内的空间,提供壳体12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同时还便于对第一光源6进行保护,防止意外损伤第一光源6。进一步地,为了使显示装置后侧的环境光更加均匀,在壳体12的四周均设置有第一导光板5,第一导光5板的光入射面均正对设置有第一光源6。进一步地,为了使出射的光强具有渐变的效果,使其出射的光线与环境光更好的融合,则光入射面14上布设有透光的凸起18,以对光线进行漫反射。透明的凸起18例如但不限于为圆柱状。进一步地,凸起18与第一导光板5为一体结构。第一导光板5的材料可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玻璃,可以通过激光雕刻等形式形成凸起18。进一步地,另参见图4,沿壳体12由内向外的方向(例如图3中由左下至右上的方向),凸起18的排布密度依次降低,凸起18的体积依次增大,且各凸起18的高度相同,采用此种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提供光线的漫反射效果,提高光线的柔和性。进一步地,壳体12内自后向前顺次设置有反射膜11、第二导光板10、光学模组9及显示组件8,其中,反射膜11、第二导光板10、光学模组9及显示组件8可以与现有显示装置内的对应部件相同,这里不对其具体机构进行赘述;正对第二导光板10的位置处设置有灯组,灯组包括安装件12、第二光源13及第一光源6,第二光源13及第一光源6分置于安装件12的两侧,第二光源13正对第二导光板10;壳体12内固定连接有胶框7,安装件12的后端与反射膜11搭接,安装件12的前端与胶框7顶止配合。第二光源13例如但不限于为条状光源。安装件12的后端与反射膜11搭接,安装件12的前端与胶框7顶止配合,使得第一光源6与第二光源13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光源及第一导光板,所述第一导光板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向所述壳体后侧的外围倾斜发散出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光源及第一导光板,所述第一导光板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向所述壳体后侧的外围倾斜发散出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槽,所述第一导光板吻合安装于所述通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四周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导光板,所述第一导光板的光入射面均正对设置有所述第一光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入射面上布设有透光的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导光板为一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壳体由内向外的方向,所述凸起的排布密度依次降低,所述凸起的体积依次增大,且各所述凸起的高度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自后向前顺次设置有反射膜、第二导光板、光学模组及显示组件;正对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位置处设置有灯组,所述灯组包括安装件、第二光源及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及所述第一光源分置于所述安装件的两侧,所述第二光源正对所述第二导光板;所述壳体内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锋任妍曹磊孙俊民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