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蚯蚓粪降低叶菜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607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蚯蚓粪降低叶菜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具体为:在叶菜播种前,将蚯蚓粪、巨大芽孢杆菌和氮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再用旋耕机耙匀,使之与土壤充分混合。叶菜生长期间其他管理与常规管理模式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栽培方法一方面利用蚯蚓粪提供的有机态氮替代部分无机态氮,另一方面通过添加巨大芽孢杆菌协同降低硝酸盐,从而达到降低叶菜硝酸盐含量、改善叶菜品质的目的。该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叶菜,可直接在叶菜生产中推广应用。

A Method for Reducing Nitrate Content in Leaf Vegetables by Using Earthworm Man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reducing nitrate content in leafy vegetable by using earthworm dung. The method is as follows: before sowing leafy vegetable, earthworm dung, Bacillus megacephalus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are mixed in a certain proportion, and evenly sprayed on the surface of soil, and then raked by a rotary tiller to make it fully mixed with soil. Other management modes during leaf vegetable growth were the same as those of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The cultiv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uses organic nitrogen provided by earthworm dung to replace part of inorganic nitrogen, on the other hand, reduces nitrate synergistically by adding Bacillus megaterium, so as to reduce nitrate content of leafy vegetabl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eafy vegetables.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leafy vegetables and can be directly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the production of leafy vegetab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蚯蚓粪降低叶菜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蚯蚓粪降低叶菜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叶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蔬菜产品,易富集硝酸盐。硝酸盐本身无毒,但长时间储存过程中,其在酶和微生物作用下,易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被人体吸收后,在胃酸作用下可与蛋白质分解产物二级胺反应生成致癌性物质——亚硝胺,进而威胁人体健康。人体摄入的硝酸盐中有72-94%来源于蔬菜,而叶菜占据我国蔬菜总供应量的24.6%。因此,降低叶菜中硝酸盐含量,是保证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重要途径。目前,减少硝酸盐累积的主要措施包括:减少氮肥用量、选择氮肥种类及形态、配合施用氮肥抑制剂等。其中配合施用氮肥抑制剂尽管硝酸盐降低效果较好,但其受添加量、添加时间及土壤环境影响较大,且随着作物生育期延长其效果会逐渐降低。故减少氮肥用量及应用有机态氮肥,是降低叶菜硝酸盐累积的重要途径。蚯蚓粪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富含有机态氮、腐殖质等营养物质,养分丰富且全面。巨大芽孢杆菌则将硝态氮以微生物氮的形式固定起来,使氮素缓慢释放,同时产生亚硝酸还原酶,减弱氮素脱氧和氧化过程,从而降低硝酸盐含量。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添加能提供有机态氮的蚯蚓粪和减弱氮素氧化过程的巨大芽孢杆菌,另一方面减少氮肥施用量,两者协作降低作物硝酸盐含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蚯蚓粪降低叶菜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利用蚯蚓粪降低叶菜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叶菜播种前,按照蚯蚓粪60-120t/hm2、巨大芽孢杆菌5-7kg/hm2、氮肥65-90kg/hm2的施用量,将之混合,并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再用旋耕机耙匀,使之与土壤充分混合。本专利技术叶菜生长期间其他管理与常规管理模式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的蚯蚓粪为蚯蚓食用牛粪所产生的团粒物质。进一步的,所述的蚯蚓粪自生产到使用时,期间放置时间不超过3个月。进一步的,所述的巨大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大于或等于5×109/g。进一步的,所述的叶菜为生菜或小白菜中任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蚯蚓粪富含有机态氮,能使作物吸收的氮更多的同化为氨基酸与可溶性蛋白质,从而减少因过多施用无机态氮肥而导致的硝酸盐累积。2)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蚯蚓粪是利用蚯蚓吞食牛粪而产生的团粒物质,比普通有机肥更加干净、卫生和安全,同时也间接解决了废弃牛粪资源化利用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巨大芽孢杆菌不仅能降低叶菜硝酸盐含量,而且还能将土壤中固定的磷钾释放出来,促进叶菜生长,改善叶菜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不同蚯蚓粪施用量对生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图2是不同蚯蚓粪施用量对生菜产量的影响;图3是不同蚯蚓粪施用量对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图4是不同蚯蚓粪施用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称取放置时间未超过3个月的蚯蚓粪11.99kg,有效活菌数大于5×109/g的巨大芽孢杆菌1.00g,尿素38.73g,均匀混合,撒施在2m2土壤表层上,再用旋耕机耙匀。实施例2称取放置时间未超过3个月的蚯蚓粪17.99kg,有效活菌数大于5×109/g的巨大芽孢杆菌1.20g,尿素33.66g,均匀混合,撒施在2m2土壤表层上,再用旋耕机耙匀。实施例3称取放置时间未超过3个月的蚯蚓粪23.98kg,有效活菌数大于5×109/g的巨大芽孢杆菌1.40g,尿素28.59g,均匀混合,撒施在2m2土壤表层上,再用旋耕机耙匀。下面结合具体的实验方案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进行说明:1、供试叶菜品种:生菜、小白菜2、试验设计处理1:施肥处理按照实施例1处理2:施肥处理按照实施例2处理3:施肥处理按照实施例3CK:尿素48.89g试验于2018年5月11日播种,6月16日收获,历时35天。试验设计4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2m×1m=2m2。试验所用肥料均在叶菜播种前一次性施入土壤表层,并用旋耕机耙匀。叶菜生长期间其他管理与常规管理模式相同。采收时,测定叶菜硝酸盐含量及产量,相关结果见图1-4。由图1、图3可知,施用蚯蚓粪和巨大芽孢杆菌能有效降低生菜、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其中处理2降低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可分别降低生菜、小白菜硝酸盐含量为38.98%、45.86%。蚯蚓粪和巨大芽孢杆菌对提升叶菜产量也有明显的作用。由图2、图4可知,施用蚯蚓粪和巨大芽孢杆菌的处理,小区产量均高于对照,且以处理2的增产效果最好。由此可知,施用蚯蚓粪和巨大芽孢杆菌可有效降低生菜、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增加其产量,其中蚯蚓粪施用量为90t/hm2,巨大芽孢杆菌施用量为6kg/hm2时效果最佳。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蚯蚓粪降低叶菜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叶菜播种前,将蚯蚓粪、巨大芽孢杆菌和氮肥混合,并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再用旋耕机耙匀,使之与土壤充分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蚯蚓粪降低叶菜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叶菜播种前,将蚯蚓粪、巨大芽孢杆菌和氮肥混合,并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再用旋耕机耙匀,使之与土壤充分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蚯蚓粪降低叶菜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蚯蚓粪的用量为60-120t/hm2;所述的巨大芽孢杆菌的用量为5-7kg/hm2;所述的氮肥的用量为65-90kg/h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蚯蚓粪降低叶菜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小兰李晓亮王进闯李光义邹雨坤李勤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