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559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58
一种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装置,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柜体、若干物品存放盒、物品传送机构、检测操作模块、用户交互模块;柜体包括正面和背面柜体,两柜体相对侧均设置若干储存格位,储存格位用于存放物品存放盒;两柜体之间设置物品传送机构,用于将物品存放盒在储存格位、正面柜体的发放/回收位、正面柜体的异常/故障位之间移动;检测操作模块用于检测物品信息、物品状态;用户交互模块用于识别使用人员信息,以控制物品传送机构将与该使用人员所需物品的物品存放盒移动至发放/回收位,或将与该使用人员所需物品的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移回原储存格位;用于记录发放、回收信息,和异常、故障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

A Fully Automatic Device for Releasing and Recycling Good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device for distributing and recovering articles,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ation. The device includes a cabinet body, a number of items storage boxes, an article conveying mechanism, a detection operation module and a user interaction module; the cabinet body includes a front and a back cabinet body;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two cabinets are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storage spaces, which are used to store items storage boxes; and between the two cabinets, an article conveying mechanism is set up to store items storage boxes in the storage space and the distribution/recovery position of the front cabinet body. The front cabinet moves between abnormal/fault locations; the detection operation module detects the item information and the item status; the user interaction module identifies the user information, so as to control the transfer mechanism to move the item storage box of the user to the issue/recovery location, or to move the item storage box of the user from the issue/recovery location back to the original. Storage space; used to record the release and recovery of information, and abnormal and fault information. The invention has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多种场合均有高频次发放回收某种/某几种物品的需求,如洗浴场所、滑雪滑冰场所、手术室、核设施卫生出入口等场所的更衣柜钥匙发放回收,核设施卫生出入口电子式个人剂量计发放回收等。常规做法是设置专人对这些物品进行发放回收及进行对应发放回收过程中的检查,发放回收时进行登记。由于人的局限性,难免在发放回收时出错,或检查不到位。人工发放回收带来的人力成本较高。近年来自动化机械设备发展迅速,日本、德国的部分厂商开发了一些高可靠性、高精度的三维运动平台和机械手装置,广泛应用在汽车制造行业、大型仓储设施。对于尺寸2000mm*2000mm级三维运动平台,运动精度可达0.1mm;对于操作重量在10kg以下的机械手装置,运动精度可达0.1mm。目前已发展了多种形式的通用物品编码识别方式,如二维码、RFID标签、NFC标签,将二维码、RFID标签或NFC标签贴于物品上即可实现物品非接触编码识别。各种小型化高精度的检测装置可对物品的不同属性进行检测。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装置,将高精度三维运动平台和机械手装置及检测操作模块集成于一体,应用在某种/某几种物品的高频次发放回收上。根据待发放回收物品的尺寸及特性,选择不同尺寸的三维运动平台和机械手装置,选择不同功能的检测操作模块,可实现物品的无人介入高频次发放回收及检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同时解决物品发放/回收、物品检测、故障维护问题的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装置,包括柜体、若干物品存放盒、物品传送机构、检测操作模块、用户交互模块;所述柜体包括正面柜体、背面柜体,所述正面柜体和所述背面柜体在其向相对侧均设置有若干储存格位,所述储存格位用于存放物品存放盒;所述正面柜体与所述背面柜体之间设置物品传送机构,用于将物品存放盒在储存格位、正面柜体的发放/回收位、正面柜体的异常/故障位之间移动;所述检测操作模块用于检测物品信息、物品状态,当物品信息正确,或适合发放或回收时,发放/回收位上的顶门打开发放物品,或将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移回原储存格位,当物品信息错误时,将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转移到异常/故障位,或发放/回收位上的顶门打开提示物品为非原发放物品;当物品状态不适合发放或回收时,将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转移到异常/故障位;所述用户交互模块用于识别使用人员信息,以控制物品传送机构将与该使用人员所需物品的物品存放盒移动至发放/回收位,或将与该使用人员所需物品的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移回原储存格位;用于记录发放、回收信息,和异常、故障信息。作为优选,所述物品传送机构包括X轴导轨、设于X轴导轨两侧的Z轴导轨、设于X轴导轨中部的Y轴导轨、以及设于Y轴导轨上用以夹持存放盒的夹具;所述X轴导轨能在所述Z轴导轨的Z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Y轴导轨能在所述X轴导轨的左右方向移动,所述夹具能在所述Y轴导轨上移动。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操作模块包括:顶门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发放/回收位上方的顶门关闭安全时,关闭顶门;物品核实检测单元,用于核实物品信息是否与使用人员带待被发放物品、已发放物品一致,一致时触发物品状态检测单元工作,否则将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转移到异常/故障位,或者发放/回收位上的顶门打开提示物品为非原发放物品;物品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物品状态是否适合发放、回收,适合时发放、回收物品,否则将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转移到异常/故障位。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操作模块集成于正面柜体内且在所述发放/回收位下方。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操作模块还包括物品取放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存放盒是否置于顶门打开的发放/回收位,或是否从顶门打开的发放/回收位被取走。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操作模块还包括配置单元,用于在发放时开机并配置参数,或用于在回收时配置参数并关机。作为优选,所述用户交互模块包括:身份验证单元,用于验证使用人员信息并从发放存储单元内获知待发放物品信息,还用于验证使用人员信息并从回收存储单元内获知待回收物品信息;发放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与使用人员对应分配的待发放物品信息;发放执行单元,根据待发放物品信息,对照物品存储单元内的预存物品信息,发送移动指令给物品传送机构将物品存放盒从储存格位移动至发放/回收位;物品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与储存格位编号对应的预存物品信息;回收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与使用人员对应的待回收物品信息;回收执行单元,根据待回收物品信息,对照物品存储单元内的预存物品信息,发送移动指令给物品传送机构将物品存放盒移回原储存格位。作为优选,所述用户交互模块还包括:物品编号识别单元,设于发放/回收位处,用于识别置于发放/回收位的物品编号,在发放时将识别到的物品编号存储于物品存储单元内,在回收时将识别到的物品编号发送给检测操作模块,在检测操作模块检测内将识别的物品编号与存储于物品存储单元内的物品编号进行比对,以核实回收物品是否为原发放物品。作为优选,所述用户交互模块还包括优先级单元,当发放执行单元将物品存放盒从储存格位移动至发放/回收位前,若有多个相同物品分别存放于不同储存格位内时,根据优先级单元按照物品存储单元内存储物品的顺序发送移动指令给物品传送机构移动储存格位内的物品存放盒。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实现无需人员介入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同时该装置能对发放、回收物品检测,并进行故障物品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背面柜体及物品存放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物品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正面柜体及用户交互区示意图;图5为图1中正面柜体的透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装置中检测操作模块的原理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装置中用户交互模块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5,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装置包括柜体、若干物品存放盒13、物品传送机构、检测操作模块、用户交互模块。所述柜体包括正面柜体1、背面柜体3,所述正面柜体1和所述背面柜体3在其向相对侧均设置有若干储存格位12,一个所述储存格位12存放一个物品存放盒13。如图可见,所述背面柜体3(详见图2)一整面设置储存格位12,多个储存格位12按照阵列形式排布,每个储存格位12有各自编号,可以坐标位置标识。所述正面柜体1部分设有储存格位12,主要是两侧边设有储存格位12,整齐排布于正面柜体其面朝背面柜体3的一侧。所述储存格位12的尺寸及物品存放盒13的尺寸可以根据待发放回收的物品尺寸确定。所述正面柜体1的另一侧,即正面,其中部设有用户交互模块的交互显示单元7和发放/回收位5,所述发放回收位5设于所述交互显示单元7下方。所述发放/回收位5的正上方设有顶门,用于闭合发放/回收位5。所述正面柜体1的正面还设置异常/故障位15,用于存放异常/故障物品。所述正面柜体1与所述背面柜体3留有空间2,用于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若干物品存放盒、物品传送机构、检测操作模块、用户交互模块;所述柜体包括正面柜体、背面柜体,所述正面柜体和所述背面柜体在其向相对侧均设置有若干储存格位,所述储存格位用于存放物品存放盒;所述正面柜体与所述背面柜体之间设置物品传送机构,用于将物品存放盒在储存格位、正面柜体的发放/回收位、正面柜体的异常/故障位之间移动;所述检测操作模块用于检测物品信息、物品状态,当物品信息正确,或适合发放或回收时,发放/回收位上的顶门打开发放物品,或将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移回原储存格位,当物品信息错误时,将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转移到异常/故障位,或发放/回收位上的顶门打开提示物品为非原发放物品;当物品状态不适合发放或回收时,将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转移到异常/故障位;所述用户交互模块用于识别使用人员信息,以控制物品传送机构将与该使用人员所需物品的物品存放盒移动至发放/回收位,或将与该使用人员所需物品的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移回原储存格位;用于记录发放、回收信息,和异常、故障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若干物品存放盒、物品传送机构、检测操作模块、用户交互模块;所述柜体包括正面柜体、背面柜体,所述正面柜体和所述背面柜体在其向相对侧均设置有若干储存格位,所述储存格位用于存放物品存放盒;所述正面柜体与所述背面柜体之间设置物品传送机构,用于将物品存放盒在储存格位、正面柜体的发放/回收位、正面柜体的异常/故障位之间移动;所述检测操作模块用于检测物品信息、物品状态,当物品信息正确,或适合发放或回收时,发放/回收位上的顶门打开发放物品,或将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移回原储存格位,当物品信息错误时,将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转移到异常/故障位,或发放/回收位上的顶门打开提示物品为非原发放物品;当物品状态不适合发放或回收时,将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转移到异常/故障位;所述用户交互模块用于识别使用人员信息,以控制物品传送机构将与该使用人员所需物品的物品存放盒移动至发放/回收位,或将与该使用人员所需物品的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移回原储存格位;用于记录发放、回收信息,和异常、故障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传送机构包括X轴导轨、设于X轴导轨两侧的Z轴导轨、设于X轴导轨中部的Y轴导轨、以及设于Y轴导轨上用以夹持存放盒的夹具;所述X轴导轨能在所述Z轴导轨的Z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Y轴导轨能在所述X轴导轨的左右方向移动,所述夹具能在所述Y轴导轨上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物品发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操作模块包括:顶门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发放/回收位上方的顶门关闭安全时,关闭顶门;物品核实检测单元,用于核实物品信息是否与使用人员带待被发放物品或已发放物品一致,一致时触发物品状态检测单元工作,否则将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转移到异常/故障位,或者发放/回收位上的顶门打开提示物品为非原发放物品;物品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物品状态是否适合发放、回收,适合时发放、回收物品,否则将物品存放盒从发放/回收位转移到异常/故障位。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