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513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系统装置,包括生活水收集箱、雨水收集箱、调节池、中转箱和回用水箱。该中水回用系统装置,通过生活水收集和雨水收集箱的配合,生活水进入生活水收集箱内后通过第一滤芯、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进行过滤,水进入雨水收集箱内后经过泥沙过滤网过滤掉内部残留的杂质,同时泥沙沉淀于泥沙收集槽内,通过隔板对泥沙进行阻隔,防止其跟随水流的移动而移动,生活废水和雨水分别通过分别通过生活水收集箱和雨水收集箱进行分别处理后通过第一连接管道进入调节池内,针对不同的污水资源进行了初步的处理,方便了后期的统一处理,同时减少了后期污水处理的资金。

Reclaimed water reuse system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claimed water reuse system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omestic water collecting tank, a rainwater collecting tank, a regulating pool, a transfer tank and a reclaimed water tank.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domestic water collection and rainwater collection tank, domestic water is filtered through the first filter element, the second filter element and the third filter element after entering the domestic water collection tank. After entering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tank, water is filtered through the sediment filter net to remove the residual impurities inside, and sediment is deposited in the sediment collection tank, and sediment is blocked by the partition board to prevent sediment. To stop it moving with the flow of water, domestic wastewater and rainwater are treated separately through domestic water collecting tank and rainwater collecting tank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line into the regulating tank, and different sewage resources are preliminarily treated, which facilitates the unified treatment in the later period and reduces the funds for the later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水回用系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中水回用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缺水状态,如何解决污水回用处理已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现有的技术均是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费用较高,例如申请号为201020691155.1的专利技术专利,包括排放池、增压泵、机械过滤器和清水池,排放池与所述增压泵连通,增压泵与所述机械过滤器连通,机械过滤器与清水池连通,该专利虽然可进行对污水的过滤,但在实际使用时并不能对不同种类收集的污水进行针对性处理,仍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并没有减少降低污水处理的资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中水回用系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中水回用系统装置,包括生活水收集箱、雨水收集箱、调节池、中转箱和回用水箱,所述生活水收集箱和雨水收集箱的左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生活水收集箱和雨水收集箱通过第一连接管道与调节池连通,所述调节池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中转箱连通,所述中转箱通过第三连接管道与回用水箱连通,所述回用水箱的右侧安装有用水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第二连接管道和第三连接管道的外侧均安装有水泵,所述生活水收集箱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顶盖,所述第一顶盖的内侧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第一滤芯、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所述生活水收集箱的内部底端安装有底槽座,所述雨水收集箱的顶端安装有第二顶盖,所述雨水收集箱的内部右侧安装有台座,所述台座的内侧安装有泥沙过滤网,所述台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泥沙腔和净水腔,所述泥沙腔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泥沙收集槽,所述泥沙收集槽的内侧安装有隔板。优选的,所述调节池的顶端右侧设有下药孔,所述调节池的顶端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调节池的内部顶端设有搅拌棍,所述搅拌棍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相连,所述搅拌棍的外侧安装有搅拌桨,所述调节池的内侧中心处安装有网架,所述网架的内侧安装有金属档网,所述搅拌棍贯穿网架,所述网架与搅拌棍的连接处设有轴承。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顶端内侧安装有微生物过滤网。优选的,所述第一顶盖与生活水收集箱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橡胶条。优选的,所述底槽座的内侧设有与第一滤芯、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相匹配的适配卡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中水回用系统装置,通过生活水收集和雨水收集箱的配合,生活废水和雨水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进入生活水收集箱和雨水收集箱内,生活水进入生活水收集箱内后通过第一滤芯、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进行过滤,由于第一滤芯、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分隔设置,增加了过滤效果,在定期更换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换滤芯,避免了需要整体更换大滤芯,水进入雨水收集箱内后经过泥沙过滤网过滤掉内部残留的杂质,同时泥沙沉淀于泥沙收集槽内,通过隔板对泥沙进行阻隔,防止其跟随水流的移动而移动,生活废水和雨水分别通过分别通过生活水收集箱和雨水收集箱进行分别处理后通过第一连接管道进入调节池内,针对不同的污水资源进行了初步的处理,方便了后期的统一处理,同时减少了后期污水处理的资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生活水收集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雨水收集箱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池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进水管,2、生活水收集箱,3、水泵,4、调节池,5、中转箱,6、回用水箱,7、第二进水管,8、雨水收集箱,9、第一连接管道,10、第二连接管道,11、第三连接管道,12、用水管道,13、第一滤芯,14、第一顶盖,15、第二滤芯,16、第三滤芯,17、密封橡胶条,18、底槽座,19、适配卡槽,20、第二顶盖,21、泥沙腔,22、泥沙过滤网,23、泥沙收集槽,24、隔板,25、微生物过滤网,26、台座,27、净水腔,28、搅拌桨,29、联轴器,30、减速电机,31、搅拌棍,32、下药孔,33、网架,34、轴承,35、金属档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中水回用系统装置,包括生活水收集箱2、雨水收集箱8、调节池4、中转箱5和回用水箱6,生活水收集箱2和雨水收集箱8的左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进水管1和第二进水管7,生活废水和雨水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1和第二进水管7进入生活水收集箱2和雨水收集箱8内,生活废水和雨水分别通过分别通过生活水收集箱2和雨水收集箱8进行分别处理后通过第一连接管道9进入调节池4内,生活水收集箱2和雨水收集箱8通过第一连接管道9与调节池4相连,调节池4通过第二连接管道10与中转箱5,中转箱5通过第三连接管道11与回用水箱6相连,回用水箱6的右侧安装有用水管道12,第一连接管道9、第二连接管道10和第三连接管道11的外侧均安装有水泵3,水泵3的型号为150QJ0-50/7,且连接有外机电源,外接电源为380V交流电,接通外接电源或断掉外接电源使水泵3工作或停止工作,生活水收集箱2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顶盖14,第一顶盖14与生活水收集箱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橡胶条17,第一顶盖14的内侧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第一滤芯13、第二滤芯15和第三滤芯16,生活水收集箱2的内部底端安装有底槽座18,底槽座18的内侧设有与第一滤芯13、第二滤芯15和第三滤芯16相匹配的适配卡槽19,雨水收集箱8的顶端安装有第二顶盖20,生活水进入生活水收集箱2内后通过第一滤芯13、第二滤芯15和第三滤芯16进行过滤,由于第一滤芯13、第二滤芯15和第三滤芯16分隔设置,增加了过滤效果,在定期更换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换滤芯,雨水收集箱8的内部右侧安装有台座26,台座26的内侧安装有泥沙过滤网22,台座2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泥沙腔21和净水腔27,泥沙腔2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泥沙收集槽23,泥沙收集槽23的内侧安装有隔板24,隔板24的顶端内侧安装有微生物过滤网25,水进入雨水收集箱8内后经过泥沙过滤网22过滤掉内部残留的杂质,同时泥沙沉淀于泥沙收集槽23内,通过隔板24对泥沙进行阻隔,防止其跟随水流的移动而移动,调节池4的顶端右侧设有下药孔32,调节池4的顶端安装有减速电机30,减速电机30的型号为R107R77,且连接有外接电源,外接电源为380V交流电,接通减速电机30的外接电源减速电机30工作,断掉减速电机30的外接电源减速电机30停止工作,调节池4的内部顶端设有搅拌棍31,搅拌棍31通过联轴器29与减速电机30相连,搅拌棍31的外侧安装有搅拌桨28,调节池4的内侧中心处安装有网架33,网架33的内侧安装有金属档网35,搅拌棍31贯穿网架33,网架33与搅拌棍31的连接处设有轴承34,污水进入调节池4内后,所需要撒入的药剂通过下药孔32倒入调节池4内,接通减速电机30的外接电源使其工作,减速电机30通过联轴器29带动搅拌棍31和搅拌桨28转动使药剂与污水充分混合,同时通过金属档网35可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进一步的过滤。生活废水和雨水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1和第二进水管7进入生活水收集箱2和雨水收集箱8内,生活水进入生活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水回用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活水收集箱(2)、雨水收集箱(8)、调节池(4)、中转箱(5)和回用水箱(6),所述生活水收集箱(2)和雨水收集箱(8)的左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进水管(1)和第二进水管(7),所述生活水收集箱(2)和雨水收集箱(8)通过第一连接管道(9)与调节池(4)连通,所述调节池(4)通过第二连接管道(10)与中转箱(5)连通,所述中转箱(5)通过第三连接管道(11)与回用水箱(6)连通,所述回用水箱(6)的右侧安装有用水管道(12),所述第一连接管道(9)、第二连接管道(10)和第三连接管道(11)的外侧均安装有水泵(3),所述生活水收集箱(2)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顶盖(14),所述第一顶盖(14)的内侧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第一滤芯(13)、第二滤芯(15)和第三滤芯(16),所述生活水收集箱(2)的内部底端安装有底槽座(18),所述雨水收集箱(8)的顶端安装有第二顶盖(20),所述雨水收集箱(8)的内部右侧安装有台座(26),所述台座(26)的内侧安装有泥沙过滤网(22),所述台座(2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泥沙腔(21)和净水腔(27),所述泥沙腔(2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泥沙收集槽(23),所述泥沙收集槽(23)的内侧安装有隔板(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中水回用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活水收集箱(2)、雨水收集箱(8)、调节池(4)、中转箱(5)和回用水箱(6),所述生活水收集箱(2)和雨水收集箱(8)的左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进水管(1)和第二进水管(7),所述生活水收集箱(2)和雨水收集箱(8)通过第一连接管道(9)与调节池(4)连通,所述调节池(4)通过第二连接管道(10)与中转箱(5)连通,所述中转箱(5)通过第三连接管道(11)与回用水箱(6)连通,所述回用水箱(6)的右侧安装有用水管道(12),所述第一连接管道(9)、第二连接管道(10)和第三连接管道(11)的外侧均安装有水泵(3),所述生活水收集箱(2)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顶盖(14),所述第一顶盖(14)的内侧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第一滤芯(13)、第二滤芯(15)和第三滤芯(16),所述生活水收集箱(2)的内部底端安装有底槽座(18),所述雨水收集箱(8)的顶端安装有第二顶盖(20),所述雨水收集箱(8)的内部右侧安装有台座(26),所述台座(26)的内侧安装有泥沙过滤网(22),所述台座(2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泥沙腔(21)和净水腔(2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世沃生态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