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忠领专利>正文

一种水体污染智能水利工程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502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体污染智能水利工程治理装置,包括行走支撑部件、初级分离室、絮凝过滤室、曝气装置和固体杂物处理装置。通过各个部件的设置,可以实现对水体表面的绿色灰色泡沫污染物进行清除,同时还能将水体表面漂浮的塑料制品垃圾进行清除,同时还能对受污染的水体进行初步净化处理。该装置通过与不同外部装置连接后可以应用于河流,也可以应用于海洋和较大型的湖泊,从而可以实现对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水体污染进行高效低成本的治理。

An Intelligent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Treatment Device for Water Pollu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water engineering treatment device for water pollution, which comprises a walking support component, a primary separation chamber, a flocculation filter chamber, an aeration device and a solid sundry treatment device.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of various components, the green grey foam pollutants on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can be removed, and the plastic products fl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body can be remo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olluted water bodies can be preliminarily purified. The device can be applied to rivers, oceans and larger lakes by connecting with different external devices, so that the pollution of rivers, lakes and oceans can be treated efficiently and chea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污染智能水利工程治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同时也涉及固体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污染智能水利工程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虽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国内水体环境在逐步好转,但是在一些相对偏僻的河流中依然存在比较严重的污染。由于周围生活垃圾对水体的破坏,使得水体内部含氧量产生变化,继而在水体表面形成一层绿色泡沫污染物(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河流或城市无源头水体),而这些污染物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则会进一步恶化水体生态,使得水体产生恶臭,水体中微生物失衡继而进一步恶化水体,严重的还会进一步污染地下水。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固体废弃物的总量在大幅度增加,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成为各国的难题,其中向海洋中倾倒成为一些国家对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海洋可以降解其中部分废弃物,但是生活固体废弃物中的塑料制品是无法在短期之内降解的,从而倾倒在海洋中的塑料制品就成为了海洋生物的噩梦,越来越多的海洋生物由于塑料制品的介入而悲惨的死去,存活的一些海洋生物也由于摄入了塑料制品而使得其身体健康得到破坏,如果人类再以这些生物作为食物,则这些塑料制品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非常大的破坏。因此如何处理河流和海洋中的固体或泡沫漂浮物(主要为塑料制品)成为污水处理领域臻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提出一种水体污染智能水利工程治理装置。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水体污染智能水利工程治理装置,包括行走支撑部件、初级分离室、絮凝过滤室、曝气装置和固体杂物处理装置。所述行走支撑部件包括治理装置外壳、固定轴和支撑支架,所述治理装置外壳整体为沿中空圆柱体轴线纵切而形成的结构形状设置,所述固定轴固定在治理装置外壳上部,所述支撑支架与所述固定轴转动固接。所述初级分离室设置在治理装置外壳内部的最上部,包括主斜滤水板、板上刷板部件、絮凝剂添加盒、搅拌轴、主入水口和初级分离室出水口;所述主入水口设置在治理装置外壳朝向入水平面的一侧,在主入水口下部设置有倾斜的主斜滤水板,所述主斜滤水板的倾斜方式设置为靠近主入水口一侧低而远离主入水口一侧高,在主斜滤水板上部设置有板上刷板部件,所述板上刷板部件包括板上刷板、滑槽板、滑杆和刷板刷毛,板上刷板底部设置有刷板刷毛,板上刷板倾斜方式与主斜滤水板倾斜方式一致且使得所述刷板刷毛与主斜滤水板顶部接触,在板上刷板顶部固接有滑杆,在治理装置外壳内顶壁固接有滑槽板,所述滑杆能够在所述滑槽板底部的滑槽内横向滑动,通过滑杆横向滑动带动所述板上刷板和刷板刷毛将主斜滤水板的板上物横向刷推到所述固体杂物处理装置中;在主斜滤水板底部设置有絮凝剂添加盒,在絮凝剂添加盒下部横向设置有搅拌轴,在搅拌轴下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初级分离室出水口。所述絮凝过滤室横向设置在初级分离室的下部,包括絮凝过滤室外壳、絮凝过滤室入水口、絮凝架、石英砂过滤板、活性炭过滤板和过滤水出水口;所述絮凝过滤室入水口设置在絮凝过滤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初级分离室出水口连通,所述絮凝架为多个,分别间隔设置在絮凝过滤室外壳内顶壁和内底壁上以及内侧壁上,在絮凝架的后部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石英砂过滤板和活性炭过滤板,在间隔设置的多个石英砂过滤板和活性炭过滤板的后部设置有过滤水出水口。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絮凝过滤室的下部,包括曝气罐、曝气圆盘、曝气竖转管和驱动电机;曝气罐设置在治理装置外壳内部,所述曝气竖转管、曝气圆盘和驱动电机设置在治理装置外壳外部的水体的入水平面一侧的下部,所述曝气竖转管底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曝气罐连通,顶端与所述曝气圆盘内部连通,所述曝气圆盘能够以所述曝气竖转管为轴转动,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曝气圆盘转动,曝气圆盘外表面设置为密布通孔结构。所述固体杂物处理装置包括去泡室、冲击室、破碎室、液固分离室、压缩室和收集室。所述去泡室包括固体杂物处理装置入口、高压喷水嘴和去泡室出口,所述固体杂物处理装置入口设置在所述初级分离室的所述主斜滤水板一侧终端,用于承接所述主斜滤水板的板上物,在去泡室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多个高压喷水嘴,在去泡室底部向下弧形延伸形成去泡室出口。所述冲击室设置在去泡室下部,包括冲击块、冲击齿和冲击室出料口,所述冲击块为两块且相对设置,在两块冲击块的相对面上下间隔设置有冲击齿,所述冲击块背部设置有气动装置,通过气动装置能够相对冲击,在冲击块相对部位的下部设置有冲击室出料口。所述破碎室设置在冲击室下部,包括破碎室入料口、破碎传送轴、螺旋破碎齿和破碎室出料口,所述破碎室横向设置,在其一端顶部设置有破碎室入料口,所述破碎室入料口与所述冲击室出料口连通,所述破碎室出料口设置在冲击室另一端底部,在破碎室入料口和破碎室出料口之间设置有破碎传送轴,在破碎传送轴上设置有螺旋破碎齿,通过破碎传送轴的转动带动螺旋破碎齿将物料破碎并传送。所述液固分离室设置在破碎室的下部,包括分离室入料口、液固分离板、液固分离室出水口和分离室出料口;分离室入料口设置在液固分离室的顶部并与所述破碎室出料口连通,在分离室入料口下方的液固分离室内部斜置有液固分离板,在液固分离板终端设置有的分离室出料口,在液固分离板底部设置有液固分离室出水口,所述液固分离室出水口与所述絮凝过滤室入水口连通。所述压缩室设置在液固分离室的下部,包括压缩室入口、压缩板、气动伸缩杆和压缩室出料通道;所述压缩室入口设置在压缩室顶部并与所述分离室出料口连通,在压缩室入口下部竖直设置有压缩板,所述压缩板后端与所述气动伸缩杆固接,所述气动伸缩杆另一端与压缩室的内侧壁固接,所述压缩杆能够在气动伸缩杆的作用下在压缩室内部左右运动,将从压缩室入口进入的物料推向另一边并进行压缩,在压缩板的压缩终端处设置有压缩室出料通道,所述压缩室出料通道为弧形向下设置的通道。所述收集室设置在压缩室下部,包括收集室入料口、收集底板、弹性部件和位置传感器;所述收集室入料口设置在收集室上部并与所述压缩室出料通道连通,所述收集底板横向设置在收集室内部,用于承接进入到收集室中的物料,在收集底板底部固接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顶端与收集底板底部固接底端与收集室的底壁固接,在收集室的底壁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作为优选,所述行走支撑部件的所述支撑支架通过与外部行走部件固接而实现水体污染智能水利工程治理装置以逆水流的方向移动。作为优选,所述行走支撑部件的所述支撑支架通过与外部河岸固定部件固接而实现水体污染智能水利工程治理装置横置于河道截面上。作为优选,所述行走支撑部件的所述支撑支架通过与外部行走装置(如轮船)固接而实现水体污染智能水利工程治理装置在海洋水体表面随所述外部行走装置而运动。作为优选,所述治理装置外壳朝向入水平面一侧为倾斜结构设置,且倾斜方式为从上到下逐步倾向于入水平面一侧。作为优选,所述主入水口的高度设置为使得入水平面处于主入水口的中部。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水出水口的高度与水体的出水平面高度一致。作为优选,在所述曝气罐中充满富氧空气。作为优选,所述冲击齿外表面为高弹性橡胶材质。作为优选,在所述收集室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收集室出口,用于将收集室中物料整体排出。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1,通过设置朝向水流方向的治理装置(可以装置运动,也可以装置不动水流流动,二者均保持相对的运动),使得水体表面形成的污染泡沫得到剔除,同时还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污染智能水利工程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支撑部件、初级分离室、絮凝过滤室、曝气装置和固体杂物处理装置;所述行走支撑部件包括治理装置外壳、固定轴和支撑支架,所述治理装置外壳整体为沿中空圆柱体轴线纵切而形成的结构形状设置,所述固定轴固定在治理装置外壳上部,所述支撑支架与所述固定轴转动固接;所述初级分离室设置在治理装置外壳内部的最上部,包括主斜滤水板、板上刷板部件、絮凝剂添加盒、搅拌轴、主入水口和初级分离室出水口;所述主入水口设置在治理装置外壳朝向入水平面的一侧,在主入水口下部设置有倾斜的主斜滤水板,所述主斜滤水板的倾斜方式设置为靠近主入水口一侧低而远离主入水口一侧高,在主斜滤水板上部设置有板上刷板部件,所述板上刷板部件包括板上刷板、滑槽板、滑杆和刷板刷毛,板上刷板底部设置有刷板刷毛,板上刷板倾斜方式与主斜滤水板倾斜方式一致且使得所述刷板刷毛与主斜滤水板顶部接触,在板上刷板顶部固接有滑杆,在治理装置外壳内顶壁固接有滑槽板,所述滑杆能够在所述滑槽板底部的滑槽内横向滑动,通过滑杆横向滑动带动所述板上刷板和刷板刷毛将主斜滤水板的板上物横向刷推到所述固体杂物处理装置中;在主斜滤水板底部设置有絮凝剂添加盒,在絮凝剂添加盒下部横向设置有搅拌轴,在搅拌轴下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初级分离室出水口;所述絮凝过滤室横向设置在初级分离室的下部,包括絮凝过滤室外壳、絮凝过滤室入水口、絮凝架、石英砂过滤板、活性炭过滤板和过滤水出水口;所述絮凝过滤室入水口设置在絮凝过滤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初级分离室出水口连通,所述絮凝架为多个,分别间隔设置在絮凝过滤室外壳内顶壁和内底壁上以及内侧壁上,在絮凝架的后部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石英砂过滤板和活性炭过滤板,在间隔设置的多个石英砂过滤板和活性炭过滤板的后部设置有过滤水出水口;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絮凝过滤室的下部,包括曝气罐、曝气圆盘、曝气竖转管和驱动电机;曝气罐设置在治理装置外壳内部,所述曝气竖转管、曝气圆盘和驱动电机设置在治理装置外壳外部的水体的入水平面一侧的下部,所述曝气竖转管底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曝气罐连通,顶端与所述曝气圆盘内部连通,所述曝气圆盘能够以所述曝气竖转管为轴转动,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曝气圆盘转动,曝气圆盘外表面设置为密布通孔结构;所述固体杂物处理装置包括去泡室、冲击室、破碎室、液固分离室、压缩室和收集室;所述去泡室包括固体杂物处理装置入口、高压喷水嘴和去泡室出口,所述固体杂物处理装置入口设置在所述初级分离室的所述主斜滤水板一侧终端,用于承接所述主斜滤水板的板上物,在去泡室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多个高压喷水嘴,在去泡室底部向下弧形延伸形成去泡室出口;所述冲击室设置在去泡室下部,包括冲击块、冲击齿和冲击室出料口,所述冲击块为两块且相对设置,在两块冲击块的相对面上下间隔设置有冲击齿,所述冲击块背部设置有气动装置,通过气动装置能够相对冲击,在冲击块相对部位的下部设置有冲击室出料口;所述破碎室设置在冲击室下部,包括破碎室入料口、破碎传送轴、螺旋破碎齿和破碎室出料口,所述破碎室横向设置,在其一端顶部设置有破碎室入料口,所述破碎室入料口与所述冲击室出料口连通,所述破碎室出料口设置在冲击室另一端底部,在破碎室入料口和破碎室出料口之间设置有破碎传送轴,在破碎传送轴上设置有螺旋破碎齿,通过破碎传送轴的转动带动螺旋破碎齿将物料破碎并传送;所述液固分离室设置在破碎室的下部,包括分离室入料口、液固分离板、液固分离室出水口和分离室出料口;分离室入料口设置在液固分离室的顶部并与所述破碎室出料口连通,在分离室入料口下方的液固分离室内部斜置有液固分离板,在液固分离板终端设置有的分离室出料口,在液固分离板底部设置有液固分离室出水口,所述液固分离室出水口与所述絮凝过滤室入水口连通;所述压缩室设置在液固分离室的下部,包括压缩室入口、压缩板、气动伸缩杆和压缩室出料通道;所述压缩室入口设置在压缩室顶部并与所述分离室出料口连通,在压缩室入口下部竖直设置有压缩板,所述压缩板后端与所述气动伸缩杆固接,所述气动伸缩杆另一端与压缩室的内侧壁固接,所述压缩杆能够在气动伸缩杆的作用下在压缩室内部左右运动,将从压缩室入口进入的物料推向另一边并进行压缩,在压缩板的压缩终端处设置有压缩室出料通道,所述压缩室出料通道为弧形向下设置的通道;所述收集室设置在压缩室下部,包括收集室入料口、收集底板、弹性部件和位置传感器;所述收集室入料口设置在收集室上部并与所述压缩室出料通道连通,所述收集底板横向设置在收集室内部,用于承接进入到收集室中的物料,在收集底板底部固接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顶端与收集底板底部固接底端与收集室的底壁固接,在收集室的底壁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污染智能水利工程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支撑部件、初级分离室、絮凝过滤室、曝气装置和固体杂物处理装置;所述行走支撑部件包括治理装置外壳、固定轴和支撑支架,所述治理装置外壳整体为沿中空圆柱体轴线纵切而形成的结构形状设置,所述固定轴固定在治理装置外壳上部,所述支撑支架与所述固定轴转动固接;所述初级分离室设置在治理装置外壳内部的最上部,包括主斜滤水板、板上刷板部件、絮凝剂添加盒、搅拌轴、主入水口和初级分离室出水口;所述主入水口设置在治理装置外壳朝向入水平面的一侧,在主入水口下部设置有倾斜的主斜滤水板,所述主斜滤水板的倾斜方式设置为靠近主入水口一侧低而远离主入水口一侧高,在主斜滤水板上部设置有板上刷板部件,所述板上刷板部件包括板上刷板、滑槽板、滑杆和刷板刷毛,板上刷板底部设置有刷板刷毛,板上刷板倾斜方式与主斜滤水板倾斜方式一致且使得所述刷板刷毛与主斜滤水板顶部接触,在板上刷板顶部固接有滑杆,在治理装置外壳内顶壁固接有滑槽板,所述滑杆能够在所述滑槽板底部的滑槽内横向滑动,通过滑杆横向滑动带动所述板上刷板和刷板刷毛将主斜滤水板的板上物横向刷推到所述固体杂物处理装置中;在主斜滤水板底部设置有絮凝剂添加盒,在絮凝剂添加盒下部横向设置有搅拌轴,在搅拌轴下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初级分离室出水口;所述絮凝过滤室横向设置在初级分离室的下部,包括絮凝过滤室外壳、絮凝过滤室入水口、絮凝架、石英砂过滤板、活性炭过滤板和过滤水出水口;所述絮凝过滤室入水口设置在絮凝过滤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初级分离室出水口连通,所述絮凝架为多个,分别间隔设置在絮凝过滤室外壳内顶壁和内底壁上以及内侧壁上,在絮凝架的后部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石英砂过滤板和活性炭过滤板,在间隔设置的多个石英砂过滤板和活性炭过滤板的后部设置有过滤水出水口;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絮凝过滤室的下部,包括曝气罐、曝气圆盘、曝气竖转管和驱动电机;曝气罐设置在治理装置外壳内部,所述曝气竖转管、曝气圆盘和驱动电机设置在治理装置外壳外部的水体的入水平面一侧的下部,所述曝气竖转管底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曝气罐连通,顶端与所述曝气圆盘内部连通,所述曝气圆盘能够以所述曝气竖转管为轴转动,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曝气圆盘转动,曝气圆盘外表面设置为密布通孔结构;所述固体杂物处理装置包括去泡室、冲击室、破碎室、液固分离室、压缩室和收集室;所述去泡室包括固体杂物处理装置入口、高压喷水嘴和去泡室出口,所述固体杂物处理装置入口设置在所述初级分离室的所述主斜滤水板一侧终端,用于承接所述主斜滤水板的板上物,在去泡室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多个高压喷水嘴,在去泡室底部向下弧形延伸形成去泡室出口;所述冲击室设置在去泡室下部,包括冲击块、冲击齿和冲击室出料口,所述冲击块为两块且相对设置,在两块冲击块的相对面上下间隔设置有冲击齿,所述冲击块背部设置有气动装置,通过气动装置能够相对冲击,在冲击块相对部位的下部设置有冲击室出料口;所述破碎室设置在冲击室下部,包括破碎室入料口、破碎传送轴、螺旋破碎齿和破碎室出料口,所述破碎室横向设置,在其一端顶部设置有破碎室入料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忠领
申请(专利权)人:申忠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