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分自动识别装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425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分自动识别装料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各储罐中原材料的化学或物理的特征属性,按型号划分范围误差,并把生成的识别值和识别值范围与对应的储罐信息记录到计算机中;S2、获取待装的原材料的化学或物理的特征属性参数,生成识别码并与计算机中预设的识别值和识别值范围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与储罐中的原材料相匹配,若否则进入S3,若匹配则进入S4;S3、输入授权码并判断授权码是否符合,若符合即进入步骤S4,不符合即返回步骤S2;S4、提示确认接好管件,开启对应储罐的阀门,再开启液泵进行原料入罐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自动完成原材料的分装储存、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

A Method of Automatic Component Recognition for Load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identifying ingredients,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according to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w materials in each storage tank, dividing the range error according to the type, and recording the generated recognition value and range of recognition value and corresponding tank information into the computer; S2, acquiring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raw materials to be loaded, and generating. The identification code is compared with the preset identification value and the range of identification value in the computer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matches the raw materials in the tank, if it does not enter S3, if it does not, it enters S4; S3, input authorization code and judge whether the authorization code matches or not; if it does, it enters S2, and returns C2; S4, prompts to confirm the connection of the pipe fittings, opens the valve of the corresponding tank, and reopens it. The opening pump can feed the raw materials into the tank. The inven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omatically completing the packing and storage of raw materials, reducing manual operation and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分自动识别装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装料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成分自动识别装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酱油、酒、洗发水,以及,在生产工业上的混凝土外加剂、砂浆外加剂、汽油等一般都是由主材和辅材勾兑生产出来。勾兑是一项常见的生产技术或工业,它是将同一类型具有不同性能的辅材,以特定比例兑在一起,达到对产品性能和特征的补充、平衡和协调的作用,让产品形成和保持独特风格特征。而不同的辅材需要分装储存,现有技术中,只能依靠人工判别,而无法达到全自动化生产。但因为辅材的类型相同,但性能不一,有时人工也不能准确分辨原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能,而通过机器检测再进行判断则降低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完成原材料的分装储存、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成分自动识别装料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成分自动识别装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各储罐中原材料的化学或物理的特征属性,按型号划分范围误差,并把生成的识别值和识别值范围与对应的储罐信息记录到计算机中;S2、获取待装的原材料的化学或物理的特征属性参数,生成包括识别值的识别码并与计算机中预设的识别值和识别值范围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与储罐中的原材料相符,若不属于识别值范围,则进入步骤S3,若属于识别值范围,则进入步骤S4;S3、输入授权码并判断授权码是否符合,若符合即进入步骤S4,否不符合即返回步骤S2;S4、提示确认接好管件,开启对应储罐的阀门,再开启液泵进行原料入罐即可。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步骤S1中,预设的识别值范围与对应的储罐信息以表格的形式记录在计算机中,各储罐信息均包括物料名称、罐编号和授权码。进一步的,所述的特征属性包括电通量值、固含量和pH值之一或任意组合,范围误差为测量量程的1%-3%。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步骤S4中,在进行原料入罐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储罐内的传感器实时检测液位数据,当液位达到储罐上限,或者液位在设定时间段内无变化,则关闭所有阀门和液泵,完成原料入罐。。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步骤S4中,设定的时间段为4-6s。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步骤S4中,完成原料入罐后,计算机控制对应的阀门打开,进行管路的清洗并返回步骤S2等待输入待装的原材料。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多种原材料的分装储存过程中,实现自动判别,把原材料按其化学或物理的特征属性,分装到不同的储罐中,运输过来的原材料不再需要人工检测判别,实现自动识别的方法,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2、因为用于同种类型的复配生产,其辅料的类型相同、性能相近,因此,通过判断原材料的电通量值、固含量和pH值等特征属性更加容易分辨不同的原材料型号,以方便区分和匹配相应的储罐;本专利技术通过电通量值、固含量和pH值等特征属性生成对应的识别码,把识别码与设定的识别值比对,若识别码在对应的识别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同一种材料,待装原材料则进入对应的储罐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的:如图1所示,一种成分自动识别装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各储罐中原材料的化学或物理的特征属性,按型号划分范围误差,并把生成的识别值和识别值范围与对应的储罐信息记录到计算机中;S2、获取待装的原材料的化学或物理的特征属性参数,生成包括识别值的识别码并与计算机中预设的识别值和识别值范围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与储罐中的原材料相符,若不属于识别值范围,则进入步骤S3,若属于识别值范围,则进入步骤S4;其中,识别码中包括了识别值等;S3、输入授权码并判断授权码是否符合,若符合即进入步骤S4,否不符合即返回步骤S2;S4、提示确认接好管件,开启对应储罐的阀门,再开启液泵进行原料入罐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一步实现了自动化的复配生产,在原材料的储存中,现有技术往往不注重材料的分装入罐,通过人工的鉴别和单号的比对,容易把不同的原材料输送到其他的储罐中,造成浪费,尤其是复配生产中需要大量的成分相类似的原材料,人工操作容易出错。而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利用对储罐中的原材料的电通量值、固含量和pH值等特征属性的不同,上述测电通量值、pH值和固含量可分别通过电通量传感器、pH值传感器和在线固含量测试仪进行测量,设定不同的识别值及误差范围,保证预设的识别值范围不会互相重叠,那么输入待装原材料时,只要检测其电通量值、固含量和pH值等特征属性,以生成相应的识别码,从而进行识别和比对,即能分辨待装原材料应当注入哪个对应的储罐,自动完成原材料的分装储存,减少了人工操作和干预,从而大大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原料入罐除了检测匹配的识别码外,还可以通过技术人员确认后,以授权码确认的方法,完成原料入罐,尤其是对空罐等没有预设识别值的储罐,通过授权码可直接入料,提高储罐的有效管理。在步骤S1中,识别值和预设的识别值范围与对应的储罐信息以表格的形式记录在计算机中,各储罐信息均包括物料名称、罐编号和授权码。所述的特征属性可包括电通量值、固含量和pH值,范围误差可为测量量程的2%。因为用于同种类型的复配生产,其辅料的类型相同、性能相近,因此,通过判断原材料的电通量值、固含量和pH值等更加容易分辨不同的原材料型号,以方便区分和匹配相应的储罐。此外,在步骤S4中,在进行原料入罐时,还包括如下步骤:储罐内的传感器实时检测液位数据,当液位达到储罐上限,或者液位在设定时间段内无变化,设定的时间段可为5s,则关闭所有阀门和液泵,完成原料入罐。若液位在5s时间内均无变化,说明材料已经全部入罐完成。完成原料入罐后,计算机控制对应的阀门打开,进行管路的清洗并返回步骤S2等待输入待装的原材料。每次的原料入罐,均在结束前对管路进行清洗,避免下一次的原料入罐会与残留在管道中的液体混合,影响下一批材料的性能。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液体复配系统,在多种原材料的分装储存过程中,实现自动判别,把原材料按其化学或物理的特征属性,分装到不同的储罐中,运输过来的原材料不再需要人工检测判别,实现自动识别的方法,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电通量值、固含量和pH值之一或任意组合生成对应的识别码,把识别码与设定的识别值比对,若识别码在对应的识别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同一种材料,待装原材料则进入对应的储罐中。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分自动识别装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各储罐中原材料的化学或物理的特征属性,按型号划分范围误差,并把生成的识别值和识别值范围与对应的储罐信息记录到计算机中;S2、获取待装的原材料的化学或物理的特征属性参数,生成包括识别值的识别码并与计算机中预设的识别值范围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与储罐中的原材料相符,若不属于识别值范围,则进入步骤S3,若属于识别值范围,则进入步骤S4;S3、输入授权码并判断授权码是否符合,若符合即进入步骤S4,否不符合即返回步骤S2;S4、提示确认接好管件,开启对应储罐的阀门,再开启液泵进行原料入罐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分自动识别装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各储罐中原材料的化学或物理的特征属性,按型号划分范围误差,并把生成的识别值和识别值范围与对应的储罐信息记录到计算机中;S2、获取待装的原材料的化学或物理的特征属性参数,生成包括识别值的识别码并与计算机中预设的识别值范围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与储罐中的原材料相符,若不属于识别值范围,则进入步骤S3,若属于识别值范围,则进入步骤S4;S3、输入授权码并判断授权码是否符合,若符合即进入步骤S4,否不符合即返回步骤S2;S4、提示确认接好管件,开启对应储罐的阀门,再开启液泵进行原料入罐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分自动识别装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S1中,预设的识别值范围与对应的储罐信息以表格的形式记录在计算机中,各储罐信息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均侨蒋金明尧炼曹宁陈铭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浪淘砂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