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膜结构顶棚张紧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膜结构顶棚建筑物,一般是在建筑物中央处竖立一根立柱,然后利用钢丝拉索张紧膜结构顶棚,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结构较为复杂,造价较高;同时由于建筑物中央处设有立柱,使用起来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且调节方便的膜结构顶棚张紧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膜结构顶棚张紧装置,包括基架、位于基架上方的张紧元件、和用于调节张紧元件与基架之间距离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基架上的定位管、随着自身的旋转可在所述定位管的孔腔中往复移动的调节柱、和被调节柱带动而转动的轴承;所述调节柱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定位管的孔腔中,所述调节柱的通过轴承与张紧元件转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柱是外螺纹柱,所述定位管是与外螺纹柱相配合的内螺纹管。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柱的顶部包括用于支撑张紧元件的支撑部和位于轴承轴孔中的定位部;所述支撑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轴承中轴孔的直径,所述定位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轴承中轴孔的直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张紧元件的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结构顶棚张紧装置,包括基架(1)、位于基架(1)上方的张紧元件(2)、和用于调节张紧元件(2)与基架(1)之间距离的调节装置(3);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设置在基架(1)上的定位管(6)、随着自身的旋转可在所述定位管(6)的孔腔(61)中往复移动的调节柱(4)、和被调节柱(4)带动而转动的轴承(5);所述调节柱(4)的下部(41)设置在所述定位管(6)的孔腔(61)中,所述调节柱(4)的通过轴承(5)与张紧元件(2)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结构顶棚张紧装置,包括基架(1)、位于基架(1)上方的张紧元件(2)、和用于调节张紧元件(2)与基架(1)之间距离的调节装置(3);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设置在基架(1)上的定位管(6)、随着自身的旋转可在所述定位管(6)的孔腔(61)中往复移动的调节柱(4)、和被调节柱(4)带动而转动的轴承(5);所述调节柱(4)的下部(41)设置在所述定位管(6)的孔腔(61)中,所述调节柱(4)的通过轴承(5)与张紧元件(2)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结构顶棚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4)是外螺纹柱,所述定位管(6)是与外螺纹柱相配合的内螺纹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结构顶棚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4)的顶部(42)包括用于支撑张紧元件(2)的支撑部(421)和位于轴承(5)轴孔(51)中的定位部(422);所述支撑部(421)的直径大于所述轴承(5)中轴孔(51)的直径,所述定位部(422)的直径小于所述轴承(5)中轴孔(51)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结构顶棚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