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兵兵专利>正文

一种高跷式登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422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19
在本申请的高跷式登高器中,使用者的左脚、右脚交替逐渐提升升降装置Z、Y完成登高作业,不需要专业技能,使用安全可靠,升降装置Z,Y采用X形剪叉组件作为升降机构,在折叠状态升降装置占用空间小,升降装置利用人力作为提升的动力,结构巧妙,重量轻。

A Stilted Height-climber

In this application stilted elevator, the user's left foot and right foot gradually elevate the lifting device Z and Y to complete the climbing operation, without professional skills, using safe and reliable lifting device Z and Y, using X-shaped scissors as lifting mechanism, occupying small space in folding state lifting device, using manpower as lifting power, with ingenious structure and light w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跷式登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登高机械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高跷式登高器。
技术介绍
生活和生产中常常需要高处取物,如采摘水电安装、房屋装饰、与墙体门窗清扫,采摘水果、及在货架上摆取商品等登高作业,通常我们采用梯子、升降台作为工具帮助人们达到高处。传统梯子在使用时往往要根据作业点的高度选用长梯还是短梯,在无条件挑选的情况下,常出现在矮处工作得用长梯,长梯不但笨重,过长的梯杆妨碍使用人作业及安全。梯子太短,到达不了工作面,无法完成作业的窘境。作业的过程中要求时高时低改变高度,人得爬上爬下。如果要前后左右改变工作位置,就得从梯子上爬下来,肩扛手提挪动梯子后再又爬上去才能继续工作。造成使用人体力的不必消耗,耽误工作时间,降低作业效率。梯子、升降台的移动困难,具有移动功能的梯子或升降台需要借助其他人员或驱动机构的外力才能完成移动。高跷是专业人员的两腿分别固定一根长杆,作为腿部延伸,专业人员利用高跷可以行走,我们发现高跷是一种可以移动的不需要借助外力工具,相较于梯子高跷对环境要求低,但是高跷需要经过长期培训才可以使用,高度较高的上高跷和下高跷可借助其他人员辅助或者站在高处上、下高跷。请参见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跷式登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升降装置(Z,Y),该升降装置(Z,Y)包括升降机构、单向上升机构、离合器;该升降机构包括平台和多层呈X形布置的剪叉组件,该剪叉组件包括一对中部铰接的连杆,相邻两层剪叉组件的连杆相互铰接,该升降机构具有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该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的间距随该升降机构升高而减少或增加;所述单向上升机构包括:设有螺旋形导向部的螺旋杆、套设在该螺旋杆外且相互啮合的第二棘轮套和第一棘轮套、拥有保持该第二棘轮套和第一棘轮套啮合的弹性部或磁性部,该第一棘轮套与所述第一连接点转动连接轴向固定,该螺旋杆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接点铰接,该第二棘轮套设有用于和所述导向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跷式登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升降装置(Z,Y),该升降装置(Z,Y)包括升降机构、单向上升机构、离合器;该升降机构包括平台和多层呈X形布置的剪叉组件,该剪叉组件包括一对中部铰接的连杆,相邻两层剪叉组件的连杆相互铰接,该升降机构具有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该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的间距随该升降机构升高而减少或增加;所述单向上升机构包括:设有螺旋形导向部的螺旋杆、套设在该螺旋杆外且相互啮合的第二棘轮套和第一棘轮套、拥有保持该第二棘轮套和第一棘轮套啮合的弹性部或磁性部,该第一棘轮套与所述第一连接点转动连接轴向固定,该螺旋杆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接点铰接,该第二棘轮套设有用于和所述导向部配合驱动所述螺旋杆旋转的配合部,该螺旋杆在限制旋转状态时,所述第二棘轮套仅可随所述升降机构升高沿方向A旋转,该第一棘轮套用于防止该第二棘轮套沿与方向A相反的方向旋转;所述离合器用于切换所述螺旋杆的允许旋转状态和限制旋转状态。所述升降装置(Z,Y)还包括高度保持机构,该高度保持机构用于高跷式登高器行走时保持其高度不变;所述高度保持机构包括:与第一棘轮滑动连接的限位杆、用于保持限位杆与该第二棘轮套处于分离状态的第三弹性部、用于驱动限位杆抵靠该第二棘轮套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该限位杆使该限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林兵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