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灵杰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机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420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机车,包括车体以及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方的机架,所述机架左侧端面内设有端口朝左且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前后端壁中滑行安装有前后延长设置的滑行板,所述滑行板中设有第一螺旋孔,所述第一螺旋孔中配合安装有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滑行槽上方的所述机架中设有第一转腔,所述第一螺旋杆底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行槽底壁中且顶部贯通所述第一滑行槽内顶壁且伸进所述第一转腔中,所述第一转腔中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底部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旋杆顶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

An improved locomotiv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mproved locomotiv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nd a frame rotatable above the body. The left end face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de groove with ports facing left and extending up and down. The front and rear end walls of the first slide groove are sliding with a slide plate with front and rear extension. The sl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piral hole and the first spiral hole. A first screw rod is fitted with the first screw rod, and the frame above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cavity.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crew rod is rotatably arranged i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and the top runs through the inner top wall of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and extends into the first rotating cavity. The first rotat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elt wheel,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belt wheel is fixed.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end face of the first screw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机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机车。
技术介绍
在一些加工厂中常常配备有用于装载货物的机车装置,但是传统中的机车装置设置模式单一,需要过多人力操作,且操作过程繁琐复杂且工作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机车,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改进型机车,包括车体以及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方的机架,所述机架左侧端面内设有端口朝左且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前后端壁中滑行安装有前后延长设置的滑行板,所述滑行板上设有滚套装置,所述滑行板中设有第一螺旋孔,所述第一螺旋孔中配合安装有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滑行槽上方的所述机架中设有第一转腔,所述第一螺旋杆底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行槽底壁中且顶部贯通所述第一滑行槽内顶壁且伸进所述第一转腔中,所述第一转腔中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底部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旋杆顶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腔右侧的所述机架中设有第二转腔,所述第二转腔与所述第一转腔之间相互通连设置有通连槽,所述第二转腔中可转动的设置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传动配合连接有贯通所述通连槽的皮带,所述第二转腔下方的所述机架设置有上下延长设置有第三转腔,所述第三转腔内顶壁转动安装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一锥形轮顶部端面固定设有贯通所述第三转腔内顶壁且伸进所述第二转腔中并与所述第二带轮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腔左侧内壁中上下延长设置有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二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滑行块,所述滑行块中设有第二螺旋孔,所述第二螺旋孔中配合安装有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二螺旋杆顶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行槽内顶壁中,且底部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行槽内底壁中的第一驱动机动力连接,所述滑行块右侧端面内设有第二驱动机,所述第二驱动机的输出轴伸进所述第三转腔中且右侧末尾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轮,所述车体顶部端面固定设有伸进所述第三转腔中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三转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腔中的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锥形轮相配合的第三锥形轮,所述第三转腔右侧的所述机架设有提示组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提示组件包括上下延长设置与所述机架中且位于所述第三转腔右侧的第三滑行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滑行槽内底壁中的第四转腔,所述第四转腔中转动配合安装有左侧端伸进所述第三转腔中第四转轴,所述第三转腔中的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三锥形轮配合连接的第四锥形轮,所述第三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滑行臂,所述第四转腔中的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滑行臂底部端面顶压滑动配合连接的突轮,所述滑行臂顶部端面设有电连头,所述第三滑行槽内顶壁设有与所述电连头相配合的供电片,所述机架顶部端面右侧设有与所述电连头电连的提示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行槽左右端壁中相称设有导送槽,所述导送槽中固定设有与所述滑行臂固定连接的导送块,所述导送槽内顶壁设有与所述导送块固定连接的压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车体顶部端面设有环形槽,所述机架底部端设有多组伸进所述环形槽中且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滚球。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行板左侧端面底部前后相称设有抬升臂,所述抬升臂左侧端面设有斜插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滚套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滑行板右侧端面上的滚套,所述滚套右侧端面内呈上下方向设有多组第二滚球,且每组所述第二滚球均与所述第一滑行槽右侧内壁相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简便,通过机架左侧端面内设有端口朝左且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一滑行槽,第一滑行槽前后端壁中滑行安装有前后延长设置的滑行板,滑行板中设有第一螺旋孔,第一螺旋孔中配合安装有第一螺旋杆,第一滑行槽上方的机架中设有第一转腔,第一螺旋杆底部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滑行槽底壁中且顶部贯通第一滑行槽内顶壁且伸进第一转腔中,第一转腔中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底部固定设有与第一螺旋杆顶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腔右侧的机架中设有第二转腔,第二转腔与第一转腔之间相互通连设置有通连槽,第二转腔中可转动的设置第二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传动配合连接有贯通通连槽的皮带,第二转腔下方的机架设置有上下延长设置有第三转腔,第三转腔内顶壁转动安装有第一锥形轮,第一锥形轮顶部端面固定设有贯通第三转腔内顶壁且伸进第二转腔中并与第二带轮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第三转腔左侧内壁中上下延长设置有第二滑行槽,第二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滑行块,滑行块中设有第二螺旋孔,第二螺旋孔中配合安装有第二螺旋杆,第二螺旋杆顶部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二滑行槽内顶壁中,且底部与固定设置于第二滑行槽内底壁中的第一驱动机动力连接,滑行块右侧端面内设有第二驱动机,第二驱动机的输出轴伸进第三转腔中且右侧末尾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轮,车体顶部端面固定设有伸进第三转腔中的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第三转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三转腔中的第三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二锥形轮相配合的第三锥形轮,第三转腔右侧的机架设有提示组件,从而实现自动装卸操作,可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强度,同时具有提醒功能,可大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型机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箭头方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型机车,包括车体40以及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车体40上方的机架10,所述机架10左侧端面内设有端口朝左且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一滑行槽11,所述第一滑行槽11前后端壁中滑行安装有前后延长设置的滑行板12,所述滑行板12上设有滚套装置,所述滑行板12中设有第一螺旋孔,所述第一螺旋孔中配合安装有第一螺旋杆13,所述第一滑行槽11上方的所述机架10中设有第一转腔16,所述第一螺旋杆13底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行槽11底壁中且顶部贯通所述第一滑行槽11内顶壁且伸进所述第一转腔16中,所述第一转腔16中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带轮17,所述第一带轮17底部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旋杆13顶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161,所述第一转腔16右侧的所述机架10中设有第二转腔22,所述第二转腔22与所述第一转腔16之间相互通连设置有通连槽18,所述第二转腔22中可转动的设置第二带轮21,所述第一带轮17与所述第二带轮21之间传动配合连接有贯通所述通连槽18的皮带19,所述第二转腔22下方的所述机架10设置有上下延长设置有第三转腔24,所述第三转腔24内顶壁转动安装有第一锥形轮31,所述第一锥形轮31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机车,包括车体以及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方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左侧端面内设有端口朝左且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前后端壁中滑行安装有前后延长设置的滑行板,所述滑行板上设有滚套装置,所述滑行板中设有第一螺旋孔,所述第一螺旋孔中配合安装有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滑行槽上方的所述机架中设有第一转腔,所述第一螺旋杆底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行槽底壁中且顶部贯通所述第一滑行槽内顶壁且伸进所述第一转腔中,所述第一转腔中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底部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旋杆顶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腔右侧的所述机架中设有第二转腔,所述第二转腔与所述第一转腔之间相互通连设置有通连槽,所述第二转腔中可转动的设置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传动配合连接有贯通所述通连槽的皮带,所述第二转腔下方的所述机架设置有上下延长设置有第三转腔,所述第三转腔内顶壁转动安装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一锥形轮顶部端面固定设有贯通所述第三转腔内顶壁且伸进所述第二转腔中并与所述第二带轮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腔左侧内壁中上下延长设置有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二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滑行块,所述滑行块中设有第二螺旋孔,所述第二螺旋孔中配合安装有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二螺旋杆顶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行槽内顶壁中,且底部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行槽内底壁中的第一驱动机动力连接,所述滑行块右侧端面内设有第二驱动机,所述第二驱动机的输出轴伸进所述第三转腔中且右侧末尾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轮,所述车体顶部端面固定设有伸进所述第三转腔中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三转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腔中的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锥形轮相配合的第三锥形轮,所述第三转腔右侧的所述机架设有提示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机车,包括车体以及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方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左侧端面内设有端口朝左且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前后端壁中滑行安装有前后延长设置的滑行板,所述滑行板上设有滚套装置,所述滑行板中设有第一螺旋孔,所述第一螺旋孔中配合安装有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滑行槽上方的所述机架中设有第一转腔,所述第一螺旋杆底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行槽底壁中且顶部贯通所述第一滑行槽内顶壁且伸进所述第一转腔中,所述第一转腔中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底部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旋杆顶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腔右侧的所述机架中设有第二转腔,所述第二转腔与所述第一转腔之间相互通连设置有通连槽,所述第二转腔中可转动的设置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传动配合连接有贯通所述通连槽的皮带,所述第二转腔下方的所述机架设置有上下延长设置有第三转腔,所述第三转腔内顶壁转动安装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一锥形轮顶部端面固定设有贯通所述第三转腔内顶壁且伸进所述第二转腔中并与所述第二带轮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腔左侧内壁中上下延长设置有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二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滑行块,所述滑行块中设有第二螺旋孔,所述第二螺旋孔中配合安装有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二螺旋杆顶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行槽内顶壁中,且底部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行槽内底壁中的第一驱动机动力连接,所述滑行块右侧端面内设有第二驱动机,所述第二驱动机的输出轴伸进所述第三转腔中且右侧末尾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轮,所述车体顶部端面固定设有伸进所述第三转腔中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灵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灵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