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顶棚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0401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顶棚输送系统,包括电车、链条、第二接头销、摩擦杆、横杆、支架、钥匙孔板和销,所述横杆的下部通过螺栓与电车连接,所述电车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链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车的中部与第二接头销连接,第二接头销的一端穿过钥匙孔板和摩擦杆的中部,延伸至电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接头销、支架、钥匙孔板和销,起到的是连接承载的作用,通过支架和销的配合,用来连接吊具的,链条是一个保护链,当摩擦杆与横杆之间连接失效时,链条起到保护的作用,摩擦杆是通过摩擦驱动带动摩擦杆使运输进行完成,增加生产效率和稳定性,所使用的运输工件做到了最轻型,极大地方便了产品的加工。

A Transport System for Automobile Interior Decoration Roof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roof conveying system for automobile interior decoration, which includes tram, chain, second joint pin, friction rod, cross rod, bracket, key orifice plate and p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cross rod is connected with tram by bolt, the bottom of the tram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chain through pin axl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ra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joint pi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on is made with the second joint pin. One end of the head pin passes through the middle of the keyhole plate and the friction rod and extends to the tram. By setting the second joint pin, bracket, key orifice plate and pin, the invention plays the role of connecting load.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bracket and pin, it is used to connect the hanger. The chain is a protective chain. W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riction rod and the cross rod fails, the chain plays a protective role. The friction rod drives the friction rod to complete transportation and increas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the transport workpiece used to achieve the lightest, greatly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ing of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顶棚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顶棚输送系统,属于机械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汽车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众多中外合资企业在华项目以及自主品牌项目相继加快自主研发速度;在汽车内饰件制造领域,汽车复合内饰件高频成型生产线经常应用于纤维、PVC、隔膜等超轻复合材料或相类似轻质、异型面、大塑性变形的多层复合材料的胶合、热压、冲料等综合成型工艺。但是现有的实际操作中,都是通过人工将材料搬运,因此在操作时,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内饰顶棚输送系统,减少人工成本,增加生产效率和稳定性,所使用的运输工件做到了最轻型,极大地方便了产品的加工,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顶棚输送系统:包括电车、链条、第二接头销、摩擦杆、横杆、支架、钥匙孔板和销,所述横杆的下部通过螺栓与电车连接,所述电车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链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车的中部与第二接头销连接,第二接头销的一端穿过钥匙孔板和摩擦杆的中部,延伸至电车,并与电车固定,所述钥匙孔板的上部通过销与支架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接头销,第一接头销的一端穿过摩擦杆的端部与电车固定,并将摩擦杆和电车固定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摩擦块,摩擦块设置在摩擦杆的端部,并通过第一接头销将摩擦块和摩擦杆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行程开关,行程开关设置在电车的上部。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二接头销、支架、钥匙孔板和销,起到的是连接承载的作用,通过支架和销的配合,用来连接吊具的,链条是一个保护链,当摩擦杆与横杆之间连接失效时,链条起到保护的作用,摩擦杆是通过摩擦驱动带动摩擦杆使运输进行完成,减少人工成本,增加生产效率和稳定性,所使用的运输工件做到了最轻型,极大地方便了产品的加工。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顶棚输送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电车;2、第一接头销;3、链条;4、第二接头销;5、摩擦块;6、摩擦杆;7、横杆;8、行程开关;9、支架;10、钥匙孔板;11、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内饰顶棚输送系统,包括电车1、链条3、第二接头销4、摩擦杆6、横杆7、支架9、钥匙孔板10和销11,所述横杆7的下部通过螺栓与电车1连接,所述电车1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链条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车1的中部与第二接头销4连接,第二接头销4的一端穿过钥匙孔板10和摩擦杆6的中部,延伸至电车1,并与电车1固定,所述钥匙孔板10的上部通过销11与支架9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接头销2,第一接头销2的一端穿过摩擦杆6的端部与电车1固定,并将摩擦杆6和电车1固定在一起。进一步的,汽车内饰顶棚输送系统还包括摩擦块5,摩擦块5设置在摩擦杆6的端部,并通过第一接头销2将摩擦块5和摩擦杆6固定。进一步的,汽车内饰顶棚输送系统还包括行程开关8,行程开关8设置在电车1的上部。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汽车内饰顶棚输送系统,使用时,开启行程开关8,吊具夹取横杆7,将其吊起,通过设置第二接头销、支架、钥匙孔板和销,起到的是连接承载的作用,通过支架和销的配合,用来连接吊具的,链条是一个保护链,当摩擦杆与横杆之间连接失效时,链条起到保护的作用,摩擦杆是通过摩擦驱动带动摩擦杆使运输进行完成,减少人工成本,增加生产效率和稳定性,所使用的运输工件做到了最轻型,极大地方便了产品的加工。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顶棚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车(1)、链条(3)、第二接头销(4)、摩擦杆(6)、横杆(7)、支架(9)、钥匙孔板(10)和销(11),所述横杆(7)的下部通过螺栓与电车(1)连接,所述电车(1)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链条(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车(1)的中部与第二接头销(4)连接,第二接头销(4)的一端穿过钥匙孔板(10)和摩擦杆(6)的中部,延伸至电车(1),并与电车(1)固定,所述钥匙孔板(10)的上部通过销(11)与支架(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顶棚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车(1)、链条(3)、第二接头销(4)、摩擦杆(6)、横杆(7)、支架(9)、钥匙孔板(10)和销(11),所述横杆(7)的下部通过螺栓与电车(1)连接,所述电车(1)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链条(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车(1)的中部与第二接头销(4)连接,第二接头销(4)的一端穿过钥匙孔板(10)和摩擦杆(6)的中部,延伸至电车(1),并与电车(1)固定,所述钥匙孔板(10)的上部通过销(11)与支架(9)连接。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泉邓嘉威张宗华张才茂姚嘉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灿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