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轴类工件高效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350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大型轴类工件高效输送机构,包括机架、设置机架内的步进提升机构,所述步进提升机构包括往复驱动组件和往复推板组,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马达以及由所述马达驱动的曲柄组,所述曲柄组包括自转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相对自转轴线设置有两个枢轴支点,所述支点上各自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上枢轴有两块输送推板或一块转接推板,所述转接推板位于其往复移动的两个极限位置时,其上端面分别与所述两块输送推板的上端面齐平。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轴类工件上料难的问题,巧妙可靠,使轴类工件能快速有序的排布,并且完成了将轴类工件由低处向高处输送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轴类工件高效输送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大型轴类工件高效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生产活动中一般都会采用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设备的优势在于能很好地解放操作者,并且能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自动化设备的基本功能一般都是包括上料区域、加工区域、下料区域。上料区域中包括基础工件或原料的供料机构,其目的在于将基础工件或原料输送至加工区域;加工区域一般是自动化设备的核心,其目的在于完成基础工件或原料的自动化加工、检测等;下料区域包括已完成加工的工件的送料机构,其目的在于将合格工件输送包装以及对不合格工件进行分类收集等。对于上料区域的供料机构来讲,其最主要的要求是能快速有效地将杂乱放置的基础工件形成有序的排布并提供给加工区域。目前有效的办法是采用振动盘来实现完成,但是对于其自身长度较长的轴类工件来讲,例如汽车的传动轴等,这种形式就不太适合,其轴向延伸的本体经常会卡住振动盘,或者轴类工件相互之间也会形成干扰而不会在振动盘上形成有序的排布;更进一步的,当上料区域包括高低落差而需要从低处向高处输送时,其输送过程更加困难,效果更加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型轴类工件高效输送机构,包括机架、设置机架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在竖直方向上低于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设置有步进提升机构,所述步进提升机构包括往复驱动组件和往复推板组,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马达以及由所述马达驱动的曲柄组,所述曲柄组包括自转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相对自转轴线设置有两个枢轴支点,分别为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所述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与自转轴线之间形成平角,所述第一支点到自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支点到自转轴线之间的距离的两倍,所述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上各自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上至少枢轴有两块输送推板,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上枢轴有一块...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型轴类工件高效输送机构,包括机架、设置机架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在竖直方向上低于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设置有步进提升机构,所述步进提升机构包括往复驱动组件和往复推板组,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马达以及由所述马达驱动的曲柄组,所述曲柄组包括自转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相对自转轴线设置有两个枢轴支点,分别为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所述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与自转轴线之间形成平角,所述第一支点到自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支点到自转轴线之间的距离的两倍,所述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上各自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上至少枢轴有两块输送推板,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上枢轴有一块转接推板,所述转接推板设置在所述两块输送推板之间且其移动方向始终与所述两块输送推板的移动方向相反,所述转接推板位于其往复移动的两个极限位置时,其上端面分别与所述两块输送推板的上端面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轴类工件高效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驱动组件还包括主动块和从动块,该主动块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固定且直接接收所述马达的驱动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轴类工件高效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枢轴设置在所述从动块和转动块之间,所述第二连杆枢轴设置在所述主动块和转动块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杰王炜孟玉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惕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