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合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300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包括机身、尾翼、第一螺旋桨和二螺旋桨;所述机身由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固定连接形成,机身的两侧和尾部分别安装有侧翼和尾翼,机身的两侧和尾部还安装有第二螺旋桨和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和第一螺旋桨的外部均安装有螺旋桨外壳,第二螺旋桨和第一螺旋桨均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下部壳体的前端安装有前嘴,所述机身的内部具有内仓,内仓为漏斗形结构,内仓与前嘴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在飞行过程中,对海面垃圾进行收集,同时还能对垃圾进行粉碎,以减少垃圾的体积,并且,由摄像头和声呐系统对信息进行及时的获取,便于对机器人飞行姿态的调整,进而实现对垃圾的精准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面垃圾回收装置,具体是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
技术介绍
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环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固体废弃物。海洋垃圾影响海洋景观,威胁航行安全,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目前对海洋垃圾的处理方法大多是人工驾船进行打捞,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包括机身、尾翼、第一螺旋桨和二螺旋桨;所述机身由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固定连接形成,机身的两侧和尾部分别安装有侧翼和尾翼,机身的两侧和尾部还安装有第二螺旋桨和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和第一螺旋桨的外部均安装有螺旋桨外壳,第二螺旋桨和第一螺旋桨均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下部壳体的前端安装有前嘴,所述机身的内部具有内仓,内仓为漏斗形结构,内仓与前嘴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翼和螺旋桨外壳之间以连接杆固定连接,螺旋桨外壳上开设有凹槽,螺旋桨外壳的尾部安装有装饰件。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部壳体的前端安装有用于照明的前脸灯。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部壳体上设有第二排水系统,第二排水系统与漏斗形的内仓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部壳体的顶部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摄像头,下部壳体在对应尾翼处安装有第二摄像头,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由摄像头外壳进行封装,摄像头外壳与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卡接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摄像头外壳和螺旋桨外壳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用于实现摄像头外壳和螺旋桨外壳的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仓通过输送管与储存舱连接,储存舱设置在上部壳体上,输送管的端口位置处设有粉碎装置,粉碎装置包括旋转轴和粉碎刀,旋转轴受电机驱动转动,旋转轴的外部固定有多个粉碎刀,储存舱在与输送管的连接处设有粉碎后垃圾出口,储存舱内还设有挡板。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部壳体在对应储存舱的位置处安装有储存舱舱门,储存舱舱门与上部壳体铰接安装。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部壳体上设有第一排水系统,第一排水系统的结构与第二排水系统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部壳体的底部位置安装有声呐系统,声呐系统由机身内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在飞行过程中,对海面垃圾进行收集,同时还能对垃圾进行粉碎,以减少垃圾的体积,并且,由摄像头和声呐系统对信息进行及时的获取,便于对机器人飞行姿态的调整,进而实现对垃圾的精准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的正视图。图2为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中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中螺旋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中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中内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部壳体,2-下部壳体,3-前嘴,4-第一排水系统,5-摄像头外壳,6-第一摄像头,7-螺旋桨外壳,8-尾翼,9-第一螺旋桨,10-第二排水系统,11-声呐系统,12-储存舱舱门,13-前脸灯,14-侧翼,15-粉碎后垃圾出口,16-储存舱,17-连接杆,18-第二摄像头,19-第二螺旋桨,20-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第三连接件,23-凹槽,24-装饰件,25-内仓,26-输送管,27-粉碎装置,28-粉碎刀,29-旋转轴,30-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包括机身、尾翼8、第一螺旋桨9和二螺旋桨19;所述机身由上部壳体1与下部壳体2固定连接形成,具体的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来实现上部壳体1与下部壳体2的连接固定,机身的两侧和尾部分别安装有侧翼14和尾翼8,同时,机身的两侧和尾部还安装有第二螺旋桨19和第一螺旋桨9,第二螺旋桨19和第一螺旋桨9的外部均安装有螺旋桨外壳7,第二螺旋桨19和第一螺旋桨9均由电机驱动转动,为了提升强度,侧翼14和螺旋桨外壳7之间以连接杆17固定连接,而且螺旋桨外壳7上开设有凹槽23,螺旋桨外壳7的尾部安装有装饰件24,装饰件24可以受到风力作用运动,不仅能起到装饰作用,还能具有驱鸟的效果,上部壳体1的前端安装有前脸灯13,用于进行照明;所述下部壳体2的前端安装有前嘴3,前嘴3用于垃圾的输入,所述机身的内部具有内仓25,如图所示内仓25为漏斗形结构,便于对垃圾的存储,当然,为了便于垃圾进入到内仓25内,内仓25与前嘴3连通,机身在飞行时,当前嘴3与海面漂浮的垃圾位置对应时,能根据二者的相对运动速度不同,使得垃圾通过前嘴3进入到内仓25中,实现对垃圾的收集,而且,本回收机器人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的不同,体积也可有大有小,可以选择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当为无人驾驶时,其飞行原理与无人机相当。由于垃圾进入到内仓25中,或多或少会带入一些海水,为了将海水及时的排出,所述下部壳体2上设有第二排水系统10,第二排水系统10可以为排水槽等,第二排水系统10与漏斗形的内仓25连通。所述上部壳体1的顶部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摄像头6;所述下部壳体2在对应尾翼8处安装有第二摄像头18,第一摄像头6和第二摄像头18由摄像头外壳5进行封装,摄像头外壳5与第一摄像头6和第二摄像头18卡接固定,避免水汽侵蚀到摄像头内部,造成摄像头内部元器件的损坏,第一摄像头6和第二摄像头18的设置目的是为了及时获取回收机器人的外部情况,便于垃圾进入到前嘴3中,当机器人有人驾驶时,可以将第一摄像头6和第二摄像头18获得的图像信息输入到驾驶室中,当为无人驾驶时,可以将图像信息通过无线的方式传输给实际控制者,便于其控制回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外壳5和螺旋桨外壳7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21,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21之间通过第三连接件22连接,用于实现摄像头外壳5和螺旋桨外壳7的固定连接,而这里的第一连接件20、第二连接件21和第三连接件22可以为卡扣、扣带之类的结构,在此不进行具体的限定。实施例2由于实际操作时,有些垃圾的体积会较大,占用了较多的空间,导致垃圾回收效率下降,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内仓25通过输送管26与储存舱16连接,储存舱16设置在上部壳体1上,输送管26的端口位置处设有粉碎装置27,粉碎装置27包括旋转轴29和粉碎刀28,旋转轴29受电机驱动转动,旋转轴29的外部固定有多个粉碎刀28,其能对经过输送管26的垃圾进行粉碎,使其占用空间减少,储存舱16在与输送管26的连接处设有粉碎后垃圾出口15,储存舱16内还设有挡板30,储存舱16则用于对粉碎后的垃圾进行存储。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对粉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包括机身、尾翼(8)、第一螺旋桨(9)和二螺旋桨(19);所述机身由上部壳体(1)与下部壳体(2)固定连接形成,机身的两侧和尾部分别安装有侧翼(14)和尾翼(8),机身的两侧和尾部还安装有第二螺旋桨(19)和第一螺旋桨(9),第二螺旋桨(19)和第一螺旋桨(9)的外部均安装有螺旋桨外壳(7),第二螺旋桨(19)和第一螺旋桨(9)均由电机驱动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壳体(2)的前端安装有前嘴(3),所述机身的内部具有内仓(25),内仓(25)为漏斗形结构,内仓(25)与前嘴(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包括机身、尾翼(8)、第一螺旋桨(9)和二螺旋桨(19);所述机身由上部壳体(1)与下部壳体(2)固定连接形成,机身的两侧和尾部分别安装有侧翼(14)和尾翼(8),机身的两侧和尾部还安装有第二螺旋桨(19)和第一螺旋桨(9),第二螺旋桨(19)和第一螺旋桨(9)的外部均安装有螺旋桨外壳(7),第二螺旋桨(19)和第一螺旋桨(9)均由电机驱动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壳体(2)的前端安装有前嘴(3),所述机身的内部具有内仓(25),内仓(25)为漏斗形结构,内仓(25)与前嘴(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14)和螺旋桨外壳(7)之间以连接杆(17)固定连接,螺旋桨外壳(7)上开设有凹槽(23),螺旋桨外壳(7)的尾部安装有装饰件(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1)的前端安装有用于照明的前脸灯(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壳体(2)上设有第二排水系统(10),第二排水系统(10)与漏斗形的内仓(25)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海洋垃圾回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1)的顶部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摄像头(6),下部壳体(2)在对应尾翼(8)处安装有第二摄像头(18),第一摄像头(6)和第二摄像头(18)由摄像头外壳(5)进行封装,摄像头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峰胡远启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