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养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27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水混凝土养生装置,包括集水沉淀池(6)、送水装置(5)、接水装置(7)和喷淋养生管(2),所述的送水装置(5)安装在集水沉淀池(6)中由开关(4)控制接通接水源软管(3),接水源软管(3)连通喷淋养生管(2),所述的喷淋养生管(2)固定在混凝土结构(1)的顶部,混凝土结构(1)的底部和集水沉淀池(6)之间装有接水装置(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养生混凝土结构保证工程质量又可节约水资源;同时结构简单,不用人员不停的人工浇水养生,节省人力资源;喷淋养生不受墙体高度限制;养生面较为均匀。(*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凝土养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为了提高施工的质量就需要在施工时,经常对关键部位用水喷淋,但是现在没有装用的装置,而多是用人力浇灌,这样不但费时费工,而且浇灌的不均匀,谁不能回收利用,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不但成本高,还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水混凝土养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成本高,不环保的缺陷。技术方案一种清水混凝土养生装置,包括集水沉淀池、送水装置、接水装置和喷淋养生管,所述的送水装置安装在集水沉淀池中由开关控制接通接水源软管,接水源软管连通喷淋养生管,所述的喷淋养生管固定在混凝土结构的顶部,混凝土结构的底部和集水沉淀池之间装有接水装置。所述的喷淋养生管为PVC管,其上开有一排小孔。所述的喷淋养生管固定在混凝土结构的顶部,两者的间距通常情况下a=30cm(根据水压强弱调节a值,水压强a值相应变大,反之a值相应变小)。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底部设置接水装置,用于汇集从混凝土表面向下流失的养生用水,汇集后的养生水经沉淀后再用于喷淋养生,既养生混凝土结构保证工程质量又节约水资源;同时结构简单,不用人员不停的人工浇水养生,节省人力资源;喷淋养生不受墙体高度限制;养生面较为均匀。附图说明图1  喷淋养生管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  喷淋养生管示意图;图3  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3所示,一种清水混凝土养生装置,包括集水沉淀池6、送水装置5、接水装置和喷淋养生管2,所述的送水装置5安装在集水沉淀池6中由开关4控制接通接水源软管3,接水源软管3连通喷淋养生管2,如图1所示,所述的喷淋养生管2固定在混凝土结构1的顶部,两者的间距通常情况下a=30cm(根据水压强弱调节a值,水压强a值相应变大,反之a值相应变小),混凝土结构1的底部和集水沉淀池6之间装有接水装置7;所述的喷淋养生管2为PVC管,其上开有一排小孔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水混凝土养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集水沉淀池(6)、送水装置(5)、接水装置(7)和喷淋养生管(2),所述的送水装置(5)安装在集水沉淀池(6)中由开关(4)控制接通接水源软管(3),接水源软管(3)连通喷淋养生管(2),所述的喷淋养生管(2)固定在混凝土结构(1)的顶部,混凝土结构(1)的底部和集水沉淀池(6)之间装有接水装置(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水混凝土养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集水沉淀池(6)、送水装置(5)、接水装置(7)和喷淋养生管(2),所述的送水装置(5)安装在集水沉淀池(6)中由开关(4)控制接通接水源软管(3),接水源软管(3)连通喷淋养生管(2),所述的喷淋养生管(2)固定在混凝土结构(1)的顶部,混凝土结构(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毅崑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