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合联动顺畅且收合材积小的婴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幼儿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车。
技术介绍
婴儿车一般用于承载婴幼儿以减轻父母抱孩子的负担,婴儿车一般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的车架、将所述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下的车架锁定机构、分别设置于车架前后两侧下端的车轮,不同婴儿车有不同的车架结构,在车架自展开状态往收合状态转换的过程中,即车架收合过程中,不同的车架结构会导致不同的收合体验以及不同大小的收合材积,有些婴儿车收合过程中其车架各组件联动很不顺畅,从而收合过程中特别费力;有些婴儿车收合后材积很大,很占空间,有些婴儿车收合后材积会比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合联动顺畅且收合材积小的婴儿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合联动顺畅且收合材积小的婴儿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的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将所述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下的车架锁定机构,所述车架包括推把、车手、前脚、后脚、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所述推把下端与车手上端枢接,所述车手下端与前脚后端、后脚前端枢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合联动顺畅且收合材积小的婴儿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的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将所述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下的车架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推把、车手、前脚、后脚、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所述推把下端与车手上端枢接,所述车手下端与前脚后端、后脚前端枢接,所述第一连杆上端与推把枢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车手枢接,且所述第二连杆上端与第一连杆下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杆下端与第三连杆上端枢接,所述第三连杆下侧与后脚枢接;所述车架还包括用于使得所述前脚在车架自展开状态往收合状态转换过程中与后脚相对旋转靠近的拉近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合联动顺畅且收合材积小的婴儿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的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将所述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下的车架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推把、车手、前脚、后脚、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所述推把下端与车手上端枢接,所述车手下端与前脚后端、后脚前端枢接,所述第一连杆上端与推把枢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车手枢接,且所述第二连杆上端与第一连杆下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杆下端与第三连杆上端枢接,所述第三连杆下侧与后脚枢接;所述车架还包括用于使得所述前脚在车架自展开状态往收合状态转换过程中与后脚相对旋转靠近的拉近结构,所述拉近结构一侧与前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合联动顺畅且收合材积小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把下端通过第一枢轴与车手的上端枢接;所述车手下端通过第二枢轴与后脚前端枢接,所述前脚后端通过第三枢轴与所述后脚前端枢接,所述第二枢轴与第三枢轴为同一根枢轴或为不同的枢轴;所述第一连杆下端通过第五枢轴与所述第二连杆上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六枢轴与所述推把枢接,通过第七枢轴与第三连杆枢接,所述第六枢轴位于第五枢轴与第七枢轴之间;所述第三连杆通过第八枢轴与后脚枢接,所述第八枢轴位于第二枢轴后侧,位于所述第七枢轴下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合联动顺畅且收合材积小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位于展开状态下时,所述第七枢轴位于所述后脚后上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合联动顺畅且收合材积小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上端通过第四枢轴与推把枢接,所述第四枢轴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上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祥,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爱果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