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重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控电的电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134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控电的电器外壳,包括电器壳体以及设于该电器壳体内部用于供电的主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电器壳体上的防水隔离仓、设于该防水隔离仓内部且与主电路连接的中控单元以及布满电器壳体表面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当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通路时,所述中控单元控制主电路断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安全性能高、能够实现主动切断电源。

An Intelligent Electric Control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electric control shell, which comprises an electrical shell and a main circuit for power supply arranged inside the electrical shell. Its features are as follows: a waterproof isolation bin arranged on the electrical shell, a central control unit arranged inside the waterproof isolation bin and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circuit, and a first detection circuit and a second circuit covered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electrical shell and spaced each other. When the first detection circuit and the second detection circuit pass through, the central control unit controls the main circuit to cut off power;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safety performance is high and the power supply can be cut off a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电的电器外壳
本技术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控电的电器外壳。
技术介绍
电器,泛指所有用电的器具;目前市场上的各种电器对于防水、防触电的设计,始终是处于一种被动防护状态,即:在电器外壳的表面设有各式各样的密封件来达到密封的效果,但是,该被动防护的状态存在如下的几点缺陷:其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不经意间通过湿手去操作(例如:触摸)电器,极易使人触电,故存着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其二、当水进入电器壳体内部,同样还存在触电的可能性,故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其三、当水进入电器内部时,电器内部的电路持续通电,故存在电器内部的电路由于触水而短路并且直接报废的情况;其四、基于第三点缺陷,当电器内部电路在通电的过程中与水等一些导电体接触而造成电路短路时,极易引发火灾,故还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因素;其五、在使用电器的过程中,无法及时的确认电器上有无导电液体(例如:水)或其他金属导体,在使用时,存在着触电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控电的电器外壳,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控电的电器外壳,包括电器壳体以及设于该电器壳体内部用于供电的主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电器壳体上的防水隔离仓、设于该防水隔离仓内部且与主电路连接的中控单元以及布满电器壳体表面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当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通路时,所述中控单元控制主电路断电。优选为: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之间的间隙区间为1mm~2mm。优选为:所述防水隔离仓嵌设于电器壳体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导电物(例如:水)滴溅至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之间时,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之间通电形成回路,中控单元接收回路信号并且控制电器壳体内部的主电路断电,通过此设置,当水还未进入电器壳体内部,就对电器壳体内部的主电路实现断电,从而来做到主动防触电的目的,并且还可以有效的防止电器烧毁,同时还可以防止在电器烧毁而出现的一系列安全事故(例如:火灾);其次,当有湿手触摸电器外表面时,手上的湿度会致使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构成通路,进而引发主电路断路,从而来防止人们触电,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的水被擦拭或者干燥后,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之间不构成电路通路,中控单元控制电器壳体内部的主电路得电,从而达到继续供电的目的,进而来提高电器壳体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控单元包括与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连接的控制模块以及至少一个与控制模块连接且用于控制主电路通电的继电器。优选为:所述继电器可以与主电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之间由于导电物(例如:水)而通路时,与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连接的控制模块接收信号,接收到信号的控制模块将信号传递给继电器,该继电器控制主电路断电,从而实现控制主电路的主动断电,进而达到防触电的目的,继而来防止电器由于内部电路短路而烧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控单元还电连接有外置扬声器,当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通路时,所述中控单元控制外置扬声器发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由于导电体(例如:水)的缘故而通路时,中控单元还可以将信号发送给外置扬声器,并且通过外置扬声器语言提醒来告知人们电器表面存在导电液体(例如:水)或者存在金属倚靠,防止使用时触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控单元与第一检测电路以及第二检测电路之间还串连有用于调节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的控制电流的调节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调节装置可以用于调节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的检测灵敏度,即:在湿度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构成回路而产生的电流经过调节装置的调节后,使得中控单元不产生信号,从而在安全湿度的条件下,电器可继续使用,进而来提高电器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器壳体的底部内壁设为倾斜面,且在该倾斜面的最低点设有排水孔,该排水孔处设有密封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器壳体的底部内壁设置的倾斜面以及倾斜面最低点设有的排水孔可以有效的将因意外情况(例如:电器上的密封条老化)而进入电器壳体内部的水分排出,防止电器内部积水,从而来提高电器使用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控电的电器外壳,包括电器壳体1以及设于该电器壳体1内部用于供电的主电路13,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包括设于电器壳体1上的防水隔离仓2、设于该防水隔离仓2内部且与主电路13连接的中控单元3以及布满电器壳体1表面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检测电路11与第二检测电路12,当第一检测电路11与第二检测电路12通路时,所述中控单元3控制主电路13断电。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电路11和第二检测电路12之间的间隙L1可以为1mm。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防水隔离仓2可以嵌设于电器壳体内1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导电物(例如:水)滴溅至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之间时,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之间通电形成回路,中控单元接收回路信号并且控制电器壳体内部的主电路断电,通过此设置,当水还未进入电器壳体内部,就对电器壳体内部的主电路实现断电,从而来做到主动防触电的目的,并且还可以有效的防止电器烧毁,同时还可以防止在电器烧毁而出现的一系列安全事故(例如:火灾);其次,当有湿手触摸电器外表面时,手上的湿度会致使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构成通路,进而引发主电路断路,从而来防止人们触电,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的水被擦拭或者干燥后,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之间不构成电路通路,中控单元控制电器壳体内部的主电路得电,从而达到继续供电的目的,进而来提高电器壳体的实用性。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中控单元3包括与第一检测电路11和第二检测电路12连接的控制模块31以及至少一个与控制模块31连接且用于控制主电路13通电的继电器33。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33可以与主电路13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之间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控电的电器外壳,包括电器壳体以及设于该电器壳体内部用于供电的主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电器壳体上的防水隔离仓、设于该防水隔离仓内部且与主电路连接的中控单元以及布满电器壳体表面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当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通路时,所述中控单元控制主电路断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电的电器外壳,包括电器壳体以及设于该电器壳体内部用于供电的主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电器壳体上的防水隔离仓、设于该防水隔离仓内部且与主电路连接的中控单元以及布满电器壳体表面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当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通路时,所述中控单元控制主电路断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电的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包括与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连接的控制模块以及至少一个与控制模块连接且用于控制主电路通电的继电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控电的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还电连接有外置扬声器,当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重焦澄彭亚俊
申请(专利权)人:陈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