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993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充电系统,包括用于供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支架、导线、控制电路板以及车载充电座,所述无线充电支架包括用于夹紧手机的夹板机构以及无线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安装在夹板机构上,所述车载充电座包括底座以及与车载电源配合的电极,所述控制电路板在底座内,并与电极电连接;所述导线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控制电路板上,其另一端与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直接通过导线将无线发射线圈与控制电路板连接,通过一个控制电路板就能实现充电的功能,大大简化了整个充电系统的结构,同时无需使用USB线连接,大大降低了整个充电系统的生产成本。

A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on-board charg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wireless charging bracket, a wire, a control circuit board and an on-board charging seat for charging mobile phones. The wireless charging bracket comprises a splint mechanism for clamping mobile phones and a wireless transmitting coil. The wireless transmitting coil is installed on the splint mechanism. The on-board charging seat includes a base and matches with the on-board power supply. The control circuit board is in the base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ode; one end of the wire is welded and fixed on the control circuit board, and the other e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wireless transmitting coil. The wireless transmitting coil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circuit board directly through the wire, and the charging function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a control circuit board, which greatly simplifies th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charging system, and does not require the use of USB cable connection, thus greatly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cost of the entire charg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充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载充电
,特别是一种车载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开始应用到手机充电。如图1所示,是无线充电支架与车载充电座的连接示意图。无线充电支架1通过USB线2与车载充电座3连接,具体的无线充电支架1的控制电路板4通过USB线2与车载充电座3的转换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由于汽车的电路电压为12V,经过转换控制电路板5降压后,输出5V直流,而控制电路板4也是向线圈6输出5V电压,这样相当于重复了,车载充电系统结构复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车载充电系统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充电系统,解决现有车载充电系统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系统,包括用于供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支架、导线、控制电路板以及车载充电座,所述无线充电支架包括用于夹紧手机的夹板机构以及无线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安装在夹板机构上,所述车载充电座包括底座以及与车载电源配合的电极,所述控制电路板在底座内,并与电极电连接;所述导线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控制电路板上,其另一端与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夹板机构包括外壳、左夹板、右夹板、拉伸弹簧以及使左夹板及右夹板同步移动的齿轮组,所述拉伸弹簧一端拉紧左夹板,另一端拉紧右夹板,所述左夹板、右夹板均通过齿轮组可相对滑动的安装在外壳上。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支架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齿轮组传动连接,可驱动左夹板及右夹板同步移动,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载充电系统,包括用于供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支架、导线、控制电路板以及车载充电座,所述无线充电支架包括用于夹紧手机的夹板机构以及无线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安装在夹板机构上,所述车载充电座包括底座以及与车载电源配合的电极,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与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并通过导线与电极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线通过插头和插座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安装在所述夹板机构上,并与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所述插头与所述导线电连接,通过插头插入插座内使无线发射线圈与导线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安装在所述夹板机构上,并与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所述插座与所述导线电连接,通过插头插入插座内使无线发射线圈与导线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安装在夹板机构上,并与导线电连接,所述插头与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通过插头插入插座内也可以使无线发射线圈与导线连通。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载充电系统,包括用于供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支架、导线、控制电路板以及车载充电座,所述无线充电支架包括用于夹紧手机的夹板机构以及无线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安装在夹板机构上,所述车载充电座包括底座以及与车载电源配合的电极,所述控制电路板亦安装在夹板机构上,并与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所述导线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控制电路板上,其另一端焊接固定在电极上。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插头和插座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系统,直接通过导线将无线发射线圈与控制电路板连接,通过一个控制电路板就能实现充电的功能,大大简化了整个充电系统的结构,同时无需使用USB线连接,大大降低了整个充电系统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车载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车载充电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车载充电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系统,包括用于供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支架100、导线200、控制电路板400以及车载充电座300。无线充电支架100包括用于夹紧手机的夹板机构110以及无线发射线圈120,无线发射线圈120安装在夹板机构110上。车载充电座300包括底座310和与车载电源配合的电极320,控制电路板400在底座310内,并与电极320电连接。导线200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控制电路板400上,其另一端与无线发射线圈120电连接。直接通过导线200将无线发射线圈120与控制电路板400连接,通过一个控制电路板400就能实现充电的功能,大大简化了整个充电系统的结构,同时无需使用USB线连接,大大降低了整个充电系统的生产成本。在本实施例中,车载电源的电压为12V,由于手机的充电电压为5V,所以控制电路板400需要将12V电压转换成5V充电电压输出。使用时,将底座310插入车载插座内,使电极320与车载电源导通,经控制电路板400转换后输出的5V电压通过导线200传递给无线发射线圈120,进而实现手机的无线充电。进一步地,由于无线充电支架中的电路减少,可降低手机充电的温度。导线200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控制电路板400上,这样连接方式简单,无需使用USB连接,节约成本。其中,电极320由正负电极构成。底座310上还可以设置一个USB接口,该USB接口与控制电路板400电连接,提供多一个充电选择。进一步地,夹板机构110包括外壳111、左夹板112、右夹板113、拉伸弹簧(图未示)以及使左夹板112及右夹板113同步移动的齿轮组(图未示)。拉伸弹簧一端拉紧左夹板112,另一端拉紧右夹板113,左夹板112、右夹板113均通过齿轮组可相对滑动的安装在外壳111上。使用时,手动将左夹板112或右夹板113拉开,然后将手机在外壳111上,手松开后,在拉伸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左夹板112和右夹板113相互靠近夹紧手机。进一步地,无线充电支架还包括电机(图未示),电机与齿轮组传动连接,可驱动左夹板112及右夹板113同步移动,实现夹紧手机。电机与控制电路板400电连接,即控制电路400可以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关闭。其中,发射线圈作为无线充电的发射线圈,同时也作为手机检测的线圈,控制电路板400与发射线圈连接,当手机放置在夹板机构110上或者从夹板机构110上拿开后,通过线圈的感应将信号传给控制电路板400,由控制电路板400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关闭,进而使左夹板112和右夹板113相互靠近或远离。进一步地,导线200通过插头410和插座420与无线发射线圈120电连接,便于电路连接。如图3所示,插座420安装在夹板机构110上,并与无线发射线圈120电连接。插头410与导线200电连接,通过插头410插入插座420内使无线发射线圈120与导线20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插头410和插座420为非标准连接器件。这样设计后,无线充电支架100的结构大大简化,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工艺更简单,装配速度更快,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在其它实施例中,插头410还可以安装在夹板机构110上,并与无线发射线圈120电连接。插座420与导线200电连接,通过插头410插入插座420内也可以使无线发射线圈120与导线200连通。在其它实施例中,插座420安装在夹板机构110上,并与导线200电连接。插头410与无线发射线圈120电连接,通过插头410插入插座420内也可以使无线发射线圈120与导线200连通。这样设计后,夹板机构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供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支架、导线、控制电路板以及车载充电座,所述无线充电支架包括用于夹紧手机的夹板机构以及无线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安装在夹板机构上,所述车载充电座包括底座以及与车载电源配合的电极,所述控制电路板在底座内,并与电极电连接;所述导线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控制电路板上,其另一端与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供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支架、导线、控制电路板以及车载充电座,所述无线充电支架包括用于夹紧手机的夹板机构以及无线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安装在夹板机构上,所述车载充电座包括底座以及与车载电源配合的电极,所述控制电路板在底座内,并与电极电连接;所述导线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控制电路板上,其另一端与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机构包括外壳、左夹板、右夹板、拉伸弹簧以及使左夹板及右夹板同步移动的齿轮组,所述拉伸弹簧一端拉紧左夹板,另一端拉紧右夹板,所述左夹板、右夹板均通过齿轮组可相对滑动的安装在外壳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支架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齿轮组传动连接,可驱动左夹板及右夹板同步移动,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4.一种车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供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支架、导线、控制电路板以及车载充电座,所述无线充电支架包括用于夹紧手机的夹板机构以及无线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安装在夹板机构上,所述车载充电座包括底座以及与车载电源配合的电极,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与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并通过导线与电极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史迪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