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989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包括管路线缆部分和转台(8);所述管路线缆部分与转台(8)相连;所述管路线缆部分包括流体管路(7)、电缆、导向限位装置以及分配装置;所述电缆通过导向限位装置与转台(8)相连;所述分配装置设置在流体管路(7)上,流体管路(7)通过导向限位装置与转台(8)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流体管路和电缆运动时的摩擦及应力,减少磨损及阻力,降低装配及加工难度,节省成本和空间;同时也解决了传统技术方案流体管路或电缆缠绕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可维护性。

Five-Axis Machining Center Turntable for Optimizing Pipeline and Cable Arrange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ive-axis turntable of a processing center for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pipeline cables, which comprises a pipeline and cable part and a turntable (8); the pipeline and cable part is connected with a turntable (8); the pipeline and cable part comprises a fluid pipeline (7), a cable, a guiding limiting device and a distribution device; the cable is connected with a turntable (8) through a guiding limiting device; and the distribution device is arranged in a fluid. On the pipeline (7), the fluid pipeline (7) is connected with the turntable (8) through a guiding and limi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friction and stress of fluid pipeline and cable when moving, reduce wear and resistance, reduce difficulty of assembly and processing, save cost and space,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fluid pipeline or cable winding in traditional technical scheme, and improve the maintainability of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路电缆布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
技术介绍
近年来,精密机床行业发展迅速,高精度、多自由度成为机床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其中,五轴机床作为目前的高端机床,对转台及夹具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不仅需要转台满足一般机床所需要的精度要求,更需要其随直线轴及回转轴工作,因而对其管路系统的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五轴机床的转台管路布置,大多适用于管路较少的情况,如专利文献CN207344153U公开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Z向随动走线槽布置结构,包括Z向走线槽和支承导向轨,所述支承导向轨设于床身的后部,支承导向轨的一端与床身的侧部固定连接,支承导向轨的另一端与防护罩框架固定连接,所述Z向走线槽一端与工作台固定并随工作台移动,Z向走线槽的另一端穿过床身侧部的通孔后移动连接于支承导向轨上。采用以上结构,利用工作台的直线运动,带动Z向走线槽直线随动,避免了电、液、气等管路的弯曲、疲劳损伤,提高了机床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但类似上述专利的现有管路布置技术,通常具有以下问题:1、管路数量兼容性较差,对于多管路布置的适应性较差;2、对管路的固定不到位,占用空间大;3、管路移动的应力较大,容易造成管路或管路布置装置磨损;4、管路布置复杂,装配工艺难;同时,对于现有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而言,管路配置除直线运动外,还需考虑转动情况下对于线路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包括管路线缆部分和转台;所述管路线缆部分与转台相连;所述管路线缆部分包括流体管路、电缆以及导向限位装置;所述电缆通过导向限位装置与转台相连;流体管路通过导向限位装置与转台相连。优选地,两个所述管路线缆部分相对于转台对称设置;所述管路线缆部分还包括分配装置,所述分配装置设置在流体管路上。优选地,所述分配装置包括第一分配器和第二分配器,第一分配器和第二分配器均设置在流体管路上。优选地,所述导向限位装置包括直线轴拖链、回转轴以及回转轴拖链;所述回转轴一端与回转轴拖链相连,另一端与转台相连;直线轴拖链内部设置有开放的第一空间,回转轴拖链内部设置有开放的第二空间,回转轴内部设置有开放的第三空间;流体管路依次通过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以及第三空间与设置在转台底部的配送部分相连,并通过配送部分与夹具相连,所述配送部分包括分油器和配油环;电缆依次通过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以及第三空间与转台相连。优选地,所述导向限位装置还包括压板、支撑板以及导向板;所述压板设置在回转轴上,限制固定电缆和流体管路;所述支撑板和导向板均设置在回转轴拖链上,限制固定回转轴拖链。优选地,流体管路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分配器、直线轴拖链、第一分配器、回转轴拖链以及回转轴,即第二分配器和第一分配器分别设置在第一空间第一端口和第一空间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空间第二端口为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相邻一侧的端口。优选地,所述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以及第三空间共同作用,限制固定电缆和流体管路。优选地,所述回转轴能够沿固定轴线自由旋转并保持与转台的固连。优选地,所述电缆和流体管路能够通过直线轴拖链和回转轴拖链,随转台一同沿直线轴拖链轴线和/或回转轴拖链轴线往复旋转运动;所述直线轴拖链设置有双层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包括管路线缆部分和转台;所述管路线缆部分与转台相连;所述管路线缆部分包括流体管路、电缆、导向限位装置以及分配装置;所述电缆通过导向限位装置与转台相连;所述分配装置设置在流体管路上,流体管路通过导向限位装置与转台相连;所述分配装置包括第一分配器和第二分配器,第一分配器和第二分配器均设置在流体管路上;所述导向限位装置包括直线轴拖链、回转轴以及回转轴拖链;所述回转轴一端与回转轴拖链相连,另一端与转台相连;直线轴拖链内部设置有开放的第一空间,回转轴拖链内部设置有开放的第二空间,回转轴内部设置有开放的第三空间;流体管路依次通过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以及第三空间与设置在转台底部的配送部分相连,并通过配送部分与夹具相连,所述配送部分包括分油器和配油环;电缆依次通过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以及第三空间与转台相连;所述导向限位装置还包括压板、支撑板以及导向板;所述压板设置在回转轴上,限制固定电缆和流体管路;所述支撑板和导向板均设置在回转轴拖链上,限制固定回转轴拖链;流体管路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分配器、直线轴拖链、第一分配器、回转轴拖链以及回转轴,即第二分配器和第一分配器分别设置在第一空间第一端口和第一空间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空间第二端口为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相邻一侧的端口;所述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以及第三空间共同作用,限制固定电缆和流体管路;两个所述管路线缆部分相对于转台对称设置;所述电缆和流体管路能够通过直线轴拖链和回转轴拖链,随转台一同沿直线轴拖链轴线和/或回转轴拖链轴线往复旋转运动;所述直线轴拖链设置有双层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通过导向限位装置有效减少流体管路和电缆运动时的摩擦及应力,减少磨损及阻力;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通过压板、支撑板以及导向板进一步减小了流体管路和电缆运动时的摩擦及应力,降低装配及加工难度,节省成本;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流体管路和电缆能够随转台一同沿直线轴拖链轴线和/或回转轴拖链轴线往复旋转运动,而不产生流体管路或电缆缠绕的问题;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对称设置两组管路线缆部分,并采用了双层结构的直线轴拖链,减小了拖链的弯曲半径和占用空间,使管路排布更为紧密有序;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通过设置第一分配器,使直线轴管路与回转轴管路能够实现更快捷地连接与拆分,同时减少管路的占用空间,并提高设备的可维修性,降低装配难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的示意图。图中示出:第一分配器1第二分配器2直线轴拖链3压板4回转轴5回转轴拖链6流体管路7转台8支撑板9导向板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包括管路线缆部分和转台8;所述管路线缆部分与转台8相连;所述管路线缆部分包括流体管路7、电缆以及导向限位装置;所述电缆通过导向限位装置与转台8相连;流体管路7通过导向限位装置与转台8相连。优选地,两个所述管路线缆部分相对于转台8对称设置;所述管路线缆部分还包括分配装置,所述分配装置设置在流体管路7上。所述分配装置包括第一分配器1和第二分配器2,第一分配器1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线缆部分和转台(8);所述管路线缆部分与转台(8)相连;所述管路线缆部分包括流体管路(7)、电缆以及导向限位装置分配装置;所述电缆通过导向限位装置与转台(8)相连;流体管路(7)通过导向限位装置与转台(8)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线缆部分和转台(8);所述管路线缆部分与转台(8)相连;所述管路线缆部分包括流体管路(7)、电缆以及导向限位装置分配装置;所述电缆通过导向限位装置与转台(8)相连;流体管路(7)通过导向限位装置与转台(8)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管路线缆部分相对于转台(8)对称设置;所述管路线缆部分还包括分配装置,所述分配装置设置在流体管路(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装置包括第一分配器(1)和第二分配器(2),第一分配器(1)和第二分配器(2)均设置在流体管路(7)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限位装置包括直线轴拖链(3)、回转轴(5)以及回转轴拖链(6);所述回转轴(5)一端与回转轴拖链(6)相连,另一端与转台(8)相连;直线轴拖链(3)内部设置有开放的第一空间,回转轴拖链(6)内部设置有开放的第二空间,回转轴(5)内部设置有开放的第三空间;流体管路(7)依次通过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以及第三空间与设置在转台(8)底部的配送部分相连,并通过配送部分与夹具相连,所述配送部分包括分油器和配油环;电缆依次通过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以及第三空间与转台(8)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限位装置还包括压板(4)、支撑板(9)以及导向板(10);所述压板(4)设置在回转轴(5)上,限制固定电缆和流体管路(7);所述支撑板(9)和导向板(10)均设置在回转轴拖链(6)上,限制固定回转轴拖链(6)。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其特征在于,流体管路(7)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分配器(2)、直线轴拖链(3)、第一分配器(1)、回转轴拖链(6)以及回转轴(5),即第二分配器(2)和第一分配器(1)分别设置在第一空间第一端口和第一空间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空间第二端口为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相邻一侧的端口。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式加工中心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以及第三空间共同作用,限制固定电缆和流体管路(7)。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优化管路电缆布置的五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艳李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