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跌落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9665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跌落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的磁路部分、静簧部分和动簧衔铁部分,磁路部分包括轭铁、铁芯和绕有漆包线的线圈架,三者相互配合装接在一起;动簧衔铁部分包括动簧和衔铁;本体或线圈架设有用以限制动簧衔铁部分的左右移动距离的第一限位结构,本体设有用以对动簧衔铁部分沿竖向方向向上或向下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的第二限位结构,本体或线圈架与动簧衔铁部分之间配合有用以限制动簧衔铁部分的前后移动距离的第三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衔铁实现多方位限位,防止继电器受冲击、跌落后,衔铁前后、左右、上下摆动位置过大,从而避免动簧摆动过大变形而造成继电器功能失效。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Strong Impact Drop Resistan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strong impact and drop resistanc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 magnetic circuit part arranged in the body, a static spring part and a movable spring armature part. The magnetic circuit part includes yoke iron, iron core and a coil frame wrapped with enamelled wires, which are joined together in coordination; the movable spring armature part includes a movable spring and an armature; the body or a coil frame is provided to limit the movable spring armature. The first limit structure of the left and right moving distance of the iron part is provided.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limit structure for restricting the moving distance of the movable spring armature part upward or downward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 third limit structure for restricting the moving distance of the movable spring armature part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body or the coil frame and the movable spring armature part. The utility model can limit the armature in many directions, prevent the relay from being impacted and falling behind, and the swing position of the armature before, after, around and up and down is too large, thus avoiding the excessive deformation of the swing spring and causing the failure of the relay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击跌落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冲击跌落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电磁继电器,尤其是拍合式电磁继电器,通常是磁路系统励磁后,衔铁在电磁吸力的作用下,向拍合极面运动,同时带动动簧(有些是通过推动块进行传动)往静簧方向运动,实现电路的接通,励磁撤掉后,带动动簧(或者靠动簧自身的反力)往回运动,断开电路。因板子厂、终端产品制造商,在产品组装、搬运、甚至是终端产品安装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板子/产品互相碰撞、掉地等风险,若是撞击力较大,掉地的高度较高,继电器内部可动的零件,如衔铁,便会带动动簧做相应运动,如果动簧的强度不够,衔铁的位置限位不好,在衔铁重量的作用下,就容易造成动簧无法复原的变形,进而导致继电器功能失效。现有的电磁继电器,受产品体积、线圈功耗要求的影响,动簧强度都比较薄弱,衔铁的重量也很难有效减小,而对衔铁的摆动限位方向有限、精度较差,常在运输过程、板子场装配过程、终端商出现功能失效问题,而主因基本是继电器冲击跌落后,动簧变形导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冲击跌落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对衔铁的摆动限位方向有限,导致继电器冲击跌落后,动簧变形的不足之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冲击跌落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的磁路部分、静簧部分和动簧衔铁部分,磁路部分包括轭铁、铁芯和绕有漆包线的线圈架,三者相互配合装接在一起;动簧衔铁部分包括动簧和衔铁;本体或线圈架设有用以限制动簧衔铁部分的左右移动距离的第一限位结构,本体设有用以对动簧衔铁部分沿竖向方向向上或向下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的第二限位结构,本体或线圈架与动簧衔铁部分之间配合有用以限制动簧衔铁部分的前后移动距离的第三限位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挡墙,该两挡墙分别配合在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左侧和右侧,并分别与动簧衔铁部分具有预设间隙。进一步的,所述两挡墙分别配合在所述衔铁后部的左侧和右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沿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前后方向分布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分别对应于所述衔铁前部的位置和后部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台端面为斜面,并与所述衔铁的初始倾斜角度适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两凸部和两凹槽,两凸部设置在所述衔铁左右相对的两侧,两凹槽相对设置于所述本体或线圈架,或者,两凹槽设置在所述衔铁左右相对的两侧,两凸部相对设置于所述本体或线圈架;两凸部分别一一伸入两凹槽内,且凸部与凹槽呈间隙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包括外壳和底座,所述线圈架设置在底座上,外壳底部与底座连接,将磁路部分、静簧部分和动簧衔铁部分包容在壳腔中,且静簧部分的引出脚、动簧的引出脚、漆包线的引出脚在壳腔外。进一步的,所述静簧部分采用倒装方式安装在线圈架的装有铁芯极面的一端,且静簧部分的引出脚、动簧的引出脚、漆包线的引出脚伸出所述底座外;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分别设置于底座,线圈架与动簧衔铁部分之间配合有所述第三限位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第三限位结构的设置,可对衔铁实现多维度(包括前后、左右、上下)限位,防止继电器受冲击、跌落后,衔铁前后、左右、上下摆动位置过大,从而避免动簧摆动过大变形而造成继电器功能失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抗冲击跌落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不含外壳);图2是本技术的动簧衔铁部分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底座与动簧衔铁部分的配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俯视图(不含外壳);图6是本技术的A-A剖视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衔铁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线圈架的仰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动簧衔铁部分与磁路部分的配合示意图(仰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10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抗冲击跌落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为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的磁路部分、静簧部分2和动簧衔铁部分1,磁路部分包括轭铁3、铁芯4和绕有漆包线6的线圈架5,三者相互配合装接在一起,动簧衔铁部分1由动簧11和衔铁12构成。具体,轭铁3和动簧11分布呈L字形,铁芯4装在线圈架5中部上下贯穿的通孔中,且铁芯4一端与轭铁3一边铆接固定,轭铁3另一边与动簧11一边固定,动簧11另一边与衔铁12固定,轭铁3另一边的端部设有刀口,铁芯4另一端设有极面,衔铁12配合在铁芯4的极面处,且其后端与轭铁3的刀口配合。当线圈通电时,铁芯4绕其后端转动而贴向铁芯4的极面,当线圈断电时,衔铁12在动簧11的弹性力作用下实现复位。本体设有用以限制动簧衔铁部分1的左右移动距离的第一限位结构,本体设有用以对动簧衔铁部分1沿竖向方向向上或向下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的第二限位结构,线圈架5与动簧衔铁部分1之间配合有用以限制动簧衔铁部分1的前后移动距离的第三限位结构。所述动簧衔铁部分1的前后、左右、上下这六个方位如图2所示:前后方向对应衔铁12的长度方向,且衔铁12与轭铁3刀口配合的一端为后,另一端为前;左右方向对应衔铁12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向对应动簧11与静簧部分2接触或分离的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具体包括外壳(图中未体现)和底座7,所述线圈架5设置在底座7上,外壳底部与底座7连接,将磁路部分、静簧部分2和动簧衔铁部分1包容在壳腔中,且静簧部分2、动簧11的引出脚、漆包线的引出脚在壳腔外。所述静簧部分2采用倒装方式安装在线圈架5的装有铁芯4极面的一端,且静簧部分2的引出脚、动簧11的引出脚、漆包线6的引出脚伸出所述底座7外。所述静簧部分2具体包括上静簧21和下静簧22,所述衔铁12配合在线圈架5底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分别设置于底座7,第二限位结构用以对动簧衔铁部分1沿竖向方向向下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线圈架5与动簧衔铁部分1之间配合有所述第三限位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挡墙71,该两挡墙71分别配合在所述动簧衔铁部分1的左侧和右侧,并分别与动簧衔铁部分1具有预设间隙。所述两挡墙71具体配合在所述衔铁12后部的左侧和右侧,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沿所述动簧衔铁部分1的前后方向分布的第一凸台72和第二凸台73,第一凸台72和第二凸台73分别对应于所述衔铁12前部的位置和后部的位置。具体,如图7所示,第一凸台72靠近衔铁12前端,且第一凸台72端面为斜面,与所述衔铁12的初始倾斜角度适配;第二凸台73靠近衔铁12后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两凸部51和两凹槽121,两凹槽121设置在所述衔铁12左右相对的两侧,两凸部51相对设置于所述线圈架5底部;两凸部51分别一一伸入两凹槽121内,且凸部51与凹槽121呈间隙配合,如图10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抗冲击跌落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和第三限位结构,对衔铁12实现多方位限位,防止继电器受冲击、跌落后,衔铁12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击跌落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的磁路部分、静簧部分和动簧衔铁部分,磁路部分包括轭铁、铁芯和绕有漆包线的线圈架,三者相互配合装接在一起;动簧衔铁部分包括动簧和衔铁;其特征在于:本体或线圈架设有用以限制动簧衔铁部分的左右移动距离的第一限位结构,本体设有用以对动簧衔铁部分沿竖向方向向上或向下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的第二限位结构,本体或线圈架与动簧衔铁部分之间配合有用以限制动簧衔铁部分的前后移动距离的第三限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跌落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的磁路部分、静簧部分和动簧衔铁部分,磁路部分包括轭铁、铁芯和绕有漆包线的线圈架,三者相互配合装接在一起;动簧衔铁部分包括动簧和衔铁;其特征在于:本体或线圈架设有用以限制动簧衔铁部分的左右移动距离的第一限位结构,本体设有用以对动簧衔铁部分沿竖向方向向上或向下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的第二限位结构,本体或线圈架与动簧衔铁部分之间配合有用以限制动簧衔铁部分的前后移动距离的第三限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跌落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挡墙,该两挡墙分别配合在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左侧和右侧,并分别与动簧衔铁部分具有预设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跌落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挡墙分别配合在所述衔铁后部的左侧和右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跌落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沿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前后方向分布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分别对应于所述衔铁前部的位置和后部的位置。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景煌刘金枪林正极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