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生产用自动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960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生产用自动卷绕装置,包括电缆卷筒和缠绕在电缆卷筒侧壁上的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切割装置,所述电缆卷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凹槽,且条形凹槽内卡合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固定连接在转动筒的侧壁上,且转动筒滑动插接在电缆卷筒的内腔中,所述转动筒的中部固定插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架上端开设的U形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通过电缆卷筒上缠绕的电缆本体的重量来实现自动切断电缆,完成卷绕的操作,且更换电缆卷筒更加便捷,大大降低了加工人员的负担。

An Automatic Winding Device for Cable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winding device for cable prod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cable drum and a cable body woun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cable drum. One end of the cabl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cutting device. A strip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cable drum, and a finite position strip is clamped in the strip groove. The limit strip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rotating drum, and the rotating drum is slippery.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in the middle of the rotating cylinder,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re respectively rotated and connected in a U-shaped groove open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two support frames. The utility model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has reasonable design and compact structure, realizes automatic cable cutting through the weight of the cable body wound on the cable drum, completes the winding operation, and replaces the cable drum more conveniently, greatly reduces the burden of the process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生产用自动卷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生产用自动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在电缆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完成电缆多是通过收卷设备对其进行收卷然后进行存放。现有的电缆卷绕装置在进行卷绕时,电缆卷筒上缠绕到一定圈数时,需要切断电缆并更换新的电缆卷筒,但是目前的电缆卷绕装置在更换电缆卷筒时,拆卸不便,且需要加工工人根据经验手动切割电缆,造成各个电缆卷筒上缠绕的电缆圈数不一致,这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电缆生产用自动卷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自动卷绕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通过电缆卷筒上缠绕的电缆本体的重量来实现自动切断电缆,完成卷绕的操作,且更换电缆卷筒更加便捷,大大降低了加工人员的负担。(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缆生产用自动卷绕装置,包括电缆卷筒和缠绕在电缆卷筒侧壁上的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切割装置,所述电缆卷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凹槽,且条形凹槽内卡合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固定连接在转动筒的侧壁上,且转动筒滑动插接在电缆卷筒的内腔中,所述转动筒的中部固定插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架上端开设的U形凹槽内,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垂直连接同一个滑动板的上端,且滑动板滑动连接在承重箱的内侧壁上,所述承重箱为上端开口的敞口结构,所述滑动板的下端通过多个伸缩杆与承重箱的内底壁连接,所述承重箱的内腔中设有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转轴的后端垂直连接第一齿轮的前侧壁中部,且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后侧壁中部垂直连接伺服电机上的第二转轴,且伺服电机通过支架与滑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框架、液压缸和切割刀头,所述切割台的下端垂直连接有四个支撑脚,且切割台的上端垂直连接框架的下端两侧,所述框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的上端,且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切割刀头,所述电缆本体滑动连接在切割台的上端。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压动杆、套筒、动触块、环形铜触块和静触块,所述压动杆的上端与滑动板的下端中部垂直连接,且压动杆的下端到达套筒的内腔中并垂直连接动触块的上端中部,所述压动杆上套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板的下端和套筒的上端连接,所述动触块与套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且套筒的下端与承重箱的内底壁垂直连接,所述套筒相对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内固定卡接有环形铜触块,所述环形铜触块的内侧壁与动触块的侧壁相抵触,所述套筒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静触块。所述切割台的上端开设有与切割刀头相匹配的切割刀槽。所述伸缩杆的数量多于等于四个,且多个伸缩杆呈矩阵分布。所述切割刀头的制造材料为聚晶金刚石。所述环形铜触块的内腔横截面积与套筒的内腔横截面积一致。所述切割台的上端开设有与电缆本体相匹配的滑槽。(三)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自动卷绕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伺服电机经过工作人员调试,可与电缆生产线的电缆生产进度同步运行,并引导电缆收卷方向及收卷秩序,从而提高电缆收卷作业的质量。2、通过切割装置与控制装置之间的组合结构,有效的根据电缆卷筒上卷绕电缆本体的重量来控制切割刀头对电缆本体进行切割,使得每个电缆卷筒上卷绕的电缆本体圈数和重量一致。3、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啮合结构,有效的带动电缆卷筒转动卷绕电缆本体,同时在卷绕完成后,便于快速的更换电缆卷筒,提高卷绕的效率。4、通过动触块、环形铜触块和静触块之间的组合结构,使得切割刀头对电缆本体进行切割时,电缆卷筒停止卷动,减少偏差,大大降低了加工人员的负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电缆卷筒1、电缆本体2、限位条3、转动筒4、切割装置5、切割台51、框架52、液压缸53、切割刀头54、支撑架6、滑动板7、承重箱8、控制装置9、压动杆91、套筒92、动触块93、环形铜触块94、静触块95、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伺服电机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附图,一种电缆生产用自动卷绕装置,包括电缆卷筒1和缠绕在电缆卷筒1侧壁上的电缆本体2,所述电缆本体2的一端连接有切割装置5,所述电缆卷筒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凹槽,且条形凹槽内卡合有限位条3,所述限位条3固定连接在转动筒4的侧壁上,且转动筒4滑动插接在电缆卷筒1的内腔中,所述转动筒4的中部固定插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架6上端开设的U形凹槽内,两个所述支撑架6的下端垂直连接同一个滑动板7的上端,且滑动板7滑动连接在承重箱8的内侧壁上,所述承重箱8为上端开口的敞口结构,所述滑动板7的下端通过多个伸缩杆与承重箱8的内底壁连接,所述承重箱8的内腔中设有控制装置9,所述第一转轴的后端垂直连接第一齿轮10的前侧壁中部,且第一齿轮10啮合第二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1的后侧壁中部垂直连接伺服电机12上的第二转轴,且伺服电机12通过支架与滑动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服电机12经过工作人员调试,可与电缆生产线的电缆生产进度同步运行,并引导电缆收卷方向及收卷秩序,从而提高电缆收卷作业的质量。切割装置5包括切割台51、框架52、液压缸53和切割刀头54,所述切割台51的下端垂直连接有四个支撑脚,且切割台51的上端垂直连接框架52的下端两侧,所述框架5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53的上端,且液压缸53的输出端连接有切割刀头54,所述电缆本体2滑动连接在切割台51的上端,使得切割刀头54对电缆本体2进行快速切割,减少偏差,大大降低了加工人员的负担。所述控制装置9包括压动杆91、套筒92、动触块93、环形铜触块94和静触块95,所述压动杆91的上端与滑动板7的下端中部垂直连接,且压动杆91的下端到达套筒92的内腔中并垂直连接动触块93的上端中部,所述压动杆91上套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板7的下端和套筒92的上端连接,所述动触块93与套筒9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且套筒92的下端与承重箱8的内底壁垂直连接,所述套筒92相对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内固定卡接有环形铜触块94,所述环形铜触块94的内侧壁与动触块93的侧壁相抵触,所述套筒9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静触块95,有效的根据电缆卷筒1上卷绕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生产用自动卷绕装置,包括电缆卷筒和缠绕在电缆卷筒侧壁上的电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切割装置,所述电缆卷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凹槽,且条形凹槽内卡合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固定连接在转动筒的侧壁上,且转动筒滑动插接在电缆卷筒的内腔中,所述转动筒的中部固定插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架上端开设的U形凹槽内,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垂直连接同一个滑动板的上端,且滑动板滑动连接在承重箱的内侧壁上,所述承重箱为上端开口的敞口结构,所述滑动板的下端通过多个伸缩杆与承重箱的内底壁连接,所述承重箱的内腔中设有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转轴的后端垂直连接第一齿轮的前侧壁中部,且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后侧壁中部垂直连接伺服电机上的第二转轴,且伺服电机通过支架与滑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框架、液压缸和切割刀头,所述切割台的下端垂直连接有四个支撑脚,且切割台的上端垂直连接框架的下端两侧,所述框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的上端,且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切割刀头,所述电缆本体滑动连接在切割台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生产用自动卷绕装置,包括电缆卷筒和缠绕在电缆卷筒侧壁上的电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切割装置,所述电缆卷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凹槽,且条形凹槽内卡合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固定连接在转动筒的侧壁上,且转动筒滑动插接在电缆卷筒的内腔中,所述转动筒的中部固定插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架上端开设的U形凹槽内,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垂直连接同一个滑动板的上端,且滑动板滑动连接在承重箱的内侧壁上,所述承重箱为上端开口的敞口结构,所述滑动板的下端通过多个伸缩杆与承重箱的内底壁连接,所述承重箱的内腔中设有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转轴的后端垂直连接第一齿轮的前侧壁中部,且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后侧壁中部垂直连接伺服电机上的第二转轴,且伺服电机通过支架与滑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框架、液压缸和切割刀头,所述切割台的下端垂直连接有四个支撑脚,且切割台的上端垂直连接框架的下端两侧,所述框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的上端,且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切割刀头,所述电缆本体滑动连接在切割台的上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自动卷绕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义彬
申请(专利权)人: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