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9440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包括建筑本体,建筑本体包括建筑立面和储烟结构,建筑立面设有上下相对设置的排烟口和进风口,储烟结构设置于排烟口和进风口之间并分隔排烟口和进风口,储烟结构用于收集自排烟口排出室外的有害烟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通过在同一垂直立面上的排烟口和进风口之间增设一个储烟结构的方式,在发生火灾时,该储烟结构可以收集从排烟口中排出室外的有害的烟气,有效阻止已排出室外的有害烟气通过进风口再次被吸入到室内,有利于消防人员开展救援工作,有效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有效解决了老旧建筑立面排风口与进风口垂直距离不满足6m的最新消防援救难题。

Building with smoke storag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ilding with a smoke storage structure, including a building body, which comprises a building elevation and a smoke storage structure. The building elev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smoke exhaust inlet and an air inlet which are relatively arranged up and down. The smoke storage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moke exhaust inlet and the air inlet, and separates the smoke exhaust inlet and the air inlet. The smoke storage structure is used to collect harmful smoke from the smoke exhaust outlet outdoors.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building with a smoke storage structure. By adding a smoke storage structure between the smoke outlet and the air inlet on the same vertical plane, the smoke storage structure can collect harmful smoke discharged from the smoke outlet outdoors in case of fire, effectively prevent harmful smoke discharged outdoors from being sucked into the room again through the air inle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fire. Firefighters carry out rescue work to effectively reduce economic losses and casualties, but also effectively solve the old building elevation exhaust and intake vertical distance does not meet the 6m of the latest fire rescue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
技术介绍
建筑立面是指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的楼层越建越高,但楼层越高的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极有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基于此,大部分的建筑都会设有排烟口和进风口。然而,目前绝大多数已完工的建筑在同一垂直立面上设有的排烟口和进风口之间的间距过小(通常在3m以内),在发生火灾时产生的有害烟气虽然会通过排烟口排至室外,但是却会被位于排烟口下方的进风口重复吸入并再次输送至室内,导致室内无法获得新鲜空气的补充,这不仅不利于人们能够安全疏散,同时还不利于消防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能够在发生火灾时降低有害烟气回流至室内的几率,为消防救援和人员疏散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从而可以有效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所述建筑包括: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包括建筑立面,所述建筑立面设有上下相对设置的排烟口和进风口;以及储烟结构,所述储烟结构设置于所述排烟口和所述进风口之间并分隔所述排烟口和所述进风口,所述储烟结构设有储烟槽,所述储烟槽用于收集自所述排烟口排出室外的有害烟气。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建筑立面设有固定件,所述储烟结构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建筑本体的建筑梁。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储烟结构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围合连接形成用于收集所述有害烟气的所述储烟槽的若干侧板,所述储烟槽的开口正对所述排烟口。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储烟结构还包括用于吸附所述有害烟气的烟气吸附层,所述烟气吸附层设于所述底板或所述若干侧板。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储烟结构设有吸烟装置,所述吸烟装置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烟雾传感器及吸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临近所述排风口设置,用于感应所述排风口处所述有害烟气的浓度并发送感应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吸烟器的开启与关闭,以使所述吸烟器吸收自所述排烟口排出室外的所述有害烟气至所述储烟结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分析所述有害烟气的浓度,并根据分析的所述浓度控制所述吸烟器运作时的功率。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储烟槽内设有排水篦子,所述底板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篦子设于所述排水口。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储烟槽内设有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朝向所述底板设置的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用于向所述底板喷淋液体以清洗所述底板。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底面为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底板上的所述排水口倾斜设置,以实现将所述底板内的积水导流至所述排水口。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储烟结构的高度不小于500mm,所述储烟结构的顶部至所述排烟口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储烟结构的底部至所述进风口之间的距离。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储烟结构的材质为轻质混凝土骨料,且所述储烟结构为预制构件结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储烟结构的外部设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为装饰图案和/或绿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通过在同一垂直立面上的排烟口与其下部的进风口之间增设一个储烟结构的方式,在发生火灾时,该储烟结构可以收集从排烟口中排出室外的有害的烟气,有效阻止已排出室外的有害烟气通过进风口再次被吸入到室内以使室内仍充满有害烟气,从而可以及时补充新鲜的空气,进而为消防救援和人员疏散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有利于消防人员开展救援工作以使人们可以快速疏散到安全区域,有效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此外,在排烟口和进风口之间增设储烟结构的方式,无需对排烟口和进风口之间的间距和位置进行再改造,同样可达到新消防救援规范提出建筑立面的排烟口和进风口之间的间距应大致大于6m的要求能够有效阻止已排出室外的有害烟气通过进风口再次被吸入到室内的效果,有效解决了老旧建筑立面排风口与进风口垂直距离不满足6m的最新消防援救难题,有效节约建筑的改造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Ⅱ-Ⅱ的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烟装置和清洗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能够在发生火灾时降低有害烟气回流至室内的几率,为消防救援和人员疏散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从而可以有效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包括建筑本体10以及储烟结构20,建筑本体10包括建筑立面11,该建筑立面11设有上下相对设置的排烟口111和进风口112,储烟结构20设置于排烟口111和进风口112之间并分隔排烟口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包括建筑立面,所述建筑立面设有上下相对设置的排烟口和进风口;以及储烟结构,所述储烟结构设置于所述排烟口和所述进风口之间并分隔所述排烟口和所述进风口,所述储烟结构设有储烟槽,所述储烟槽用于收集自所述排烟口排出室外的有害烟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包括建筑立面,所述建筑立面设有上下相对设置的排烟口和进风口;以及储烟结构,所述储烟结构设置于所述排烟口和所述进风口之间并分隔所述排烟口和所述进风口,所述储烟结构设有储烟槽,所述储烟槽用于收集自所述排烟口排出室外的有害烟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立面设有固定件,所述储烟结构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建筑本体的建筑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烟结构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围合连接形成用于收集所述有害烟气的所述储烟槽的若干侧板,所述储烟槽的开口正对所述排烟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烟结构还包括用于吸附所述有害烟气的烟气吸附层,所述烟气吸附层设于所述底板或所述若干侧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储烟结构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烟结构设有吸烟装置,所述吸烟装置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烟雾传感器及吸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临近所述排风口设置,用于感应所述排风口处所述有害烟气的浓度并发送感应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吸烟器的开启与关闭,以使所述吸烟器吸收自所述排烟口排出室外的所述有害烟气至所述储烟结构。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格斯杨奇曾庆勇黄金辉张元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