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康华专利>正文

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9431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包括位于建筑物外围并悬空设置的架体(1)、连墙装置(3),架体(1)与连墙装置(3)连接,连墙装置(3)与建筑物(5)连接,采用塔吊提升或卷扬提升,其特征在于:在架体(1)靠建筑物(5)的内侧,沿架体高度方向上还设置有导轨(2),所述的导轨(2)与安装在连墙装置(3)上的导向装置(4)滑套连接。导轨(2)在提升状态下受到导向装置的约束,消除了偏转、摇晃等现象,使提升过程平稳,就位顺利,工人操作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减小了防护架分段处的距离,提高了该处架体底部的活动封蔽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减少了高空坠物穿透伤人损物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主体施工阶段专用的外防护架,尤其涉及采用塔吊提升或卷扬提升,且提升过程中设有导向装置的外防护架。技术背景脚手架是以杆件通过扣件、碗扣等连接件连接形成架体结构,通过在其上铺设脚手板等材料形成供工人操作用的平台;通过在其底部和外立面上铺设封蔽材料,起到防止高空坠物伤人的安全作用。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发展,涌现了各种类型的脚手架,比如落地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近年来,由于建筑外墙材料由瓷砖改为采用涂料,上述脚手架功能发生变化,其在外墙装修阶段的功能被高处作业吊篮所取代,本专利技术人通过潜心研究,适时推出了专门针对建筑主体施工阶段的防护架。该防护架的特点是,架体在地面一次搭设成型,架体上设有与建筑物连接的装置。随着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进度的进展,建筑物每升高一层,采用塔吊提升或卷扬提升,将防护架提升至上一楼层,并通过连墙装置与建筑物连接。由于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大量成本,受到施工单位和操作者的广泛欢迎,在国内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在防护架的提升过程中,由于没有导向装置,防护架容易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偏转、摇晃等现象,导致就位不顺利;此外为了避免提升状态下的防护架与相邻的固定状态下的防护架由于摇晃而产生干涉或牵挂现象,其分段处的距离较大,一般在300mm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00mm左右。由于该处必须-->是每次提升到位后再进行封蔽,封蔽材料通常是采用胶合板等强度较低的材料,这样大的距离使其抗弯强度不足,容易造成物料或工具坠落后击穿封蔽材料发生坠物伤人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平稳的以塔吊或卷扬机为提升动力的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包括位于建筑物外围并悬空设置的架体、连墙装置,架体与连墙装置连接,连墙装置与建筑物连接,采用塔吊提升或卷扬提升,其特征在于:在架体靠建筑物的内侧,沿架体高度方向上还设置有导轨,所述的导轨与安装在连墙装置上的导向装置滑套连接。通过在架体上设置导轨,而导轨在提升状态下受到与其连接的导向装置的约束而不会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偏转、摇晃等现象,使提升过程平稳,不与建筑物或其他结构发生牵挂,就位顺利,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如前所述,防护架分段处的距离就可以大大减少,一般而言,可以控制在100mm以内,这样,该处的活动封蔽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得到了加强,减少了高空坠物伤人损物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在导轨上设置固定销,固定销与连墙装置活动连接:提升时,固定销与连墙装置自动脱离;当防护架提升到位后,放松吊钩的提升钢丝绳,固定销自动与固定销与连墙装置连接。这样的结构实现了防护架的导向和固定两个功能,成本低廉、操作容易。进一步,对连墙装置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安装时采用膨胀螺栓作为连接件,将连墙装置固定在建筑物上。由于膨胀螺栓耗用材料少,并且是-->标准件,价格便宜而使用方便,相比通常采用的在建筑结构上埋设地锚环等方法降低了使用成本。再进一步,对导轨的形式进行限定。本专利技术中导轨可以采用外形为圆形的钢管,也可以采用其它型钢,比如角钢、槽钢、工字钢等,当然,导向装置的结构形式也相应的与导轨的结构形式相适应。再进一步,对架体结构的形式进行限定。本专利技术中架体构架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比如扣件式、碗扣式或承力盘式,或者是通过螺栓连接或销轴连接形成的装配式架体。更进一步,对架体结构的杆件规格进行限定。杆件可以采用通常用的外径是48mm的钢管,其好处是通用性较强;也可以是其它较小外径,比如外径是25mm,38mm,42mm,或者介于25—42mm之间的其它规格。小于25mm的杆件由于其强度较小,应用受到限制。当然如果其材料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只要满足强度要求,也是可以的。杆件也可以是由其它满足强度条件的材料制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防护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I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中沿A-A的剖视图(去掉其中的固定销轴);图5是本专利技术防护架的连墙装置与建筑物的另一种连接形式。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采用钢管、扣件搭设形成的架体1,架体1可以是双排架,也可以是单排架,从节省材料和减轻重量-->考虑,以单排架为宜。架体1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至少一层楼的高度,也可以是四层楼以上的高度,通常为三层半楼层的高度。架体1位于建筑物5外围,其外立面铺装密目安全网11,底部12铺设有竹跳板、竹胶板等封蔽材料。密目安全网11和封蔽材料的作用是防止出现高空坠物、坠人等安全事故。在架体1靠建筑物5的内侧,安装有导轨2。导轨2采用外径为48mm的钢管。导轨2与架体1的连接方式是这样的:在导轨2的底部,设有底部连接件21,底部连接件21采用扣件分别与导轨2和架体1连接。在导轨2的底部端面上还焊接有防止扣件滑脱的止脱板22;在导轨2的顶部,其端面焊接有螺母23,顶部连接件24一端采用扣件与架体1连接;在另一端,螺栓24穿过顶部连接件24上的连接孔与螺母23连接,从而使顶部连接件24与导轨2相连接。在图1中,连墙件3有多组,分别安装在架体1所对应的不同楼层上。连墙件3选用矩形钢管或其它型钢比如槽钢、工字钢等。不管采用哪种型号,只要满足强度和刚度条件就行。连墙件3的后端通过地锚环31固定在建筑楼板上。地锚环31下部埋设在楼板混凝土结构中,与楼板形成一体。连墙件3还可以通过膨胀螺栓35与建筑物5进行连接,如图4所示。这样的好处是,减少了由于地锚环31埋进混凝土而造成的材料耗费,降低了使用成本;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在楼板上的任意位置打孔安装,操作简单。连墙件3的前端向建筑物5外延伸,其端部两侧焊接有耳板32,耳板32上设有可拆卸的销轴34,在端面上还焊接有圆钢33。导轨2穿入由两侧耳板32和销轴34、圆钢33组成的导向装置4的封闭面中,在随架体1运行的时候起到导向并防止架体1偏转、摇晃的作用。,取下销轴33,可以将连墙装置3与导轨2脱离。显然,为了架体1的稳定,在沿架体1宽度方向上设置导轨2至少不少于-->两处,如图2所示。底部连接件21和顶部连接件22数量分别为两个,呈“八”字形与架体1连接,如图2所示,增强了导轨2的侧向支承刚度,使连接更牢固。提升前,将位于导轨2底部的连墙装置3取下,运至架体1顶部对应的楼层上并安装固定。将吊钩15(卷扬机或塔吊)上的提升钢丝绳14的另一端连接在架体顶部,即可以进行提升。由于导轨2在导向装置4的约束下,有效地消除了架体1提升过程中产生的的偏转和摇晃现象,使提升过程平稳,顺利,避免以往工人操作时采用人工手持工具防止偏转或摇晃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另一个好处是,相比现有技术中架体1在水平方向上的分段处间隙16通常超过300mm甚至更大的缺点,该间隙16可以设置在100mm左右,使位于该处底部的活动封蔽材料如常见的胶合板等的支承长度减小,从而提高了其抗冲击强度,防止出现高空坠落的物体击穿活动封蔽材料后发生的打击伤人损物事故。在图1中,导轨2上对应安装在每个楼层位置上的连墙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包括位于建筑物外围并悬空设置的架体(1)、连墙装置(3),架体(1)与连墙装置(3)连接,连墙装置(3)与建筑物(5)连接,采用塔吊提升或卷扬提升,其特征在于:在架体(1)靠建筑物(5)的内侧,沿架体高度方向上还设置有导轨(2),所述的导轨(2)与安装在连墙装置(3)上的导向装置(4)滑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包括位于建筑物外围并悬空设置的架体(1)、连墙装置(3),架体(1)与连墙装置(3)连接,连墙装置(3)与建筑物(5)连接,采用塔吊提升或卷扬提升,其特征在于:在架体(1)靠建筑物(5)的内侧,沿架体高度方向上还设置有导轨(2),所述的导轨(2)与安装在连墙装置(3)上的导向装置(4)滑套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1)与连墙装置(3)连接是这样的:导轨(2)上设有固定销(27),固定销(27)与连墙装置(3)活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康华
申请(专利权)人:姚康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