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衢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928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结构包括底板、第一电机、小齿轮、大齿圈、转盘、齿圈支架、搁脚板、小腿固定板以及负重训练系统;第一电机通过小齿轮、大齿圈和齿圈支架带动搁脚板左右转动,第二电机带动搁脚板上下运动,从而使使用者的脚踝能够完成全方位活动,配合负重训练系统进行负重练习;齿圈支架与转盘之间以及搁脚板与第二电机之间均是弹性连接,能够避免转动角度过大引发的脚踝损伤。

A fully automatic rehabilitation device for ankle movement and weight-bear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ully automatic ankle omni-directional movement and weight-bearing rehabilitation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equipment. The main structure includes a bottom plate, a first motor, a pinion, a big ring, a turntable, a ring gear bracket, a footrest, a leg fixing plate and a weight-bearing training system. The first motor drives the footrest to rotate left and right through a pinion, a big ring gear and a ring gear bracket, and a second motor. Drive the footrest up and down, so that the user's ankle can complete all-round activities, with the weight-bearing training system to carry out weight-bearing exercises; between the ring gear bracket and the turntable, and between the footrest and the second motor are elastic connections, which can avoid ankle injury caused by too large rotation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关于现有的脚踝康复器械,其最主要的缺点在于只有脚踝康复初期的脚踝活动功能,用途比较单一,功能性的单一导致康复装置的性价比较低,利用率低。其次使用者在使用这些康复器械过程中若操作角度不合适,超出脚踝的运动范围时没有缓冲保护装置,可能会造成关节的二次损伤;或不能实现自动化,会造成患者或患者家属的额外负担,因此,亟需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功能较多,用途广泛的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不仅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完成对脚踝的全方位活动和负重康复训练,还能避免在训练过程中对使用者造成损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包括底板、第一电机、小齿轮、大齿圈、转盘、齿圈支架、搁脚板和小腿固定板;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右端,所述小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大齿圈相啮合;所述转盘活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齿圈支架的底部与所述转盘相连接,所述大齿圈设置于所述齿圈支架的顶部;还包括多个气弹簧,所述多个气弹簧的底端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多个气弹簧的顶端与一轴套相连接;所述搁脚板与所述轴套动力连接;所述小腿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搁脚板的后上方。可选的,还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电机架,所述第二电机架包括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用于与所述轴套相连接,所述连接轴顶部设置有一U型支撑架,所述U型支撑架的两侧设置有转动连接部,所述搁脚板两侧均设置有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转动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电机动力连接;所述U型支撑架一侧设置有一电机安装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安装部上。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卡销,所述轴套中部设置有一第一轴孔,所述轴套侧壁上设置有一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孔与所述第一轴孔相连通,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与所述第二销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卡销可拆卸的插入所述第一销孔与所述第二销孔内。可选的,还包括第一角度调节架,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架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设置有弧形的第一调节盘,所述第一调节盘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盘圆心的位置与所述小腿固定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盘与所述小腿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弹簧销。可选的,还包括第二角度调节架,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架底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架上设置有弧形的第二调节盘,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底板之间转动连接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调节盘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弹簧销。可选的,所述转盘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架之间设置有一第三卡接销。可选的,还包括负重训练系统,所述负重训练系统包括龙门架、导柱、重片、多个吊片、支撑片、负重弹簧销、滑轮支撑架、滑轮、吊绳和卡扣;所述导柱设置于所述龙门架底部,所述重片和多个所述吊片均活动设置于所述导柱上,所述支撑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导柱的底部;所述重片的底面中部设置有一销柱,所述销柱上等距设置有多个负重销孔,多个所述吊片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销孔,所述卡接销孔与所述负重销孔相对应;所述滑轮支撑架设置于所述龙门架上,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滑轮支撑架上,所述吊绳的低端连接所述重片,所述吊绳绕过所述滑轮后与所述卡扣连接,所述卡扣与所述搁脚板的前端相连接。可选的,所述底板的左端设置有一半圆形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挡板的外侧壁下部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龙门架底面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支撑片朝向所述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轨道内滑动,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轨道内滑动。可选的,所述卡扣与所述搁脚板的前端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齿圈支架的底部与所述转盘弹性连接,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齿圈支架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滑块,所述第一安装滑块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安装滑块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主要结构包括底板、第一电机、小齿轮、大齿圈、转盘、齿圈支架、搁脚板、小腿固定板以及负重训练系统;第一电机通过小齿轮、大齿圈和齿圈支架带动搁脚板左右转动,第二电机带动搁脚板上下运动,从而使使用者的脚踝能够完成全方位活动,配合负重训练系统进行负重练习;齿圈支架与转盘之间以及搁脚板与第二电机之间均是弹性连接,能够避免转动角度过大引发的脚踝损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的水平转动部分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中齿圈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中第二电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中负重训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中负重训练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第一电机;3、小齿轮;4、大齿圈;5、小腿固定板;6、第一调节盘;7、龙门架;8、搁脚板;9、第一弹簧销;10、挡板;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角度调节架;13、第三卡接销;14、第二弹簧销;15、气弹簧;16、转盘;17、轴套;18、第一卡销;19、齿圈支架;20、负重弹簧销;21、导柱;22、重片;23、吊片;24、支撑片;25、连接环;26、卡扣;27、吊绳;28、滑轮;29、滑轮支撑架;30、负重调整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电机2、小齿轮3、大齿圈4、转盘16、齿圈支架19、搁脚板8和小腿固定板5;所述第一电机2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右端,所述小齿轮3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小齿轮3与所述大齿圈4相啮合;所述转盘16活动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齿圈支架19的底部与所述转盘16相连接,所述大齿圈4设置于所述齿圈支架19的顶部;还包括多个气弹簧15,所述多个气弹簧15的底端与所述转盘16固定连接,所述四个气弹簧15的顶端与一轴套17相连接;所述搁脚板8与所述轴套17动力连接;所述小腿固定板5设置于所述搁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电机、小齿轮、大齿圈、转盘、齿圈支架、搁脚板和小腿固定板;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右端,所述小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大齿圈相啮合;所述转盘活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齿圈支架的底部与所述转盘相连接,所述大齿圈设置于所述齿圈支架的顶部;还包括多个气弹簧,所述多个气弹簧的底端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多个气弹簧的顶端与一轴套相连接;所述搁脚板与所述轴套动力连接;所述小腿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搁脚板的后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电机、小齿轮、大齿圈、转盘、齿圈支架、搁脚板和小腿固定板;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右端,所述小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大齿圈相啮合;所述转盘活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齿圈支架的底部与所述转盘相连接,所述大齿圈设置于所述齿圈支架的顶部;还包括多个气弹簧,所述多个气弹簧的底端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多个气弹簧的顶端与一轴套相连接;所述搁脚板与所述轴套动力连接;所述小腿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搁脚板的后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电机架,所述第二电机架包括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用于与所述轴套相连接,所述连接轴顶部设置有一U型支撑架,所述U型支撑架的两侧设置有转动连接部,所述搁脚板两侧均设置有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转动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电机动力连接;所述U型支撑架一侧设置有一电机安装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安装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卡销,所述轴套中部设置有一第一轴孔,所述轴套侧壁上设置有一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孔与所述第一轴孔相连通,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与所述第二销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卡销可拆卸的插入所述第一销孔与所述第二销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角度调节架,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架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设置有弧形的第一调节盘,所述第一调节盘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盘圆心的位置与所述小腿固定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盘与所述小腿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弹簧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脚踝全方位活动及负重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有江海兵李先海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