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组放电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922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组放电连接装置,包括试验导线和母口;所述试验导线为双端旋转式螺杆结构,一端用于接入直流放电仪,另一端用于接入母口;所述母口一端为螺杆结构,另一端为螺孔结构,所述螺杆结构与蓄电池组放电接线板的螺孔相匹配,并通过螺母将其固定;所述螺孔结构用于接入试验导线;所述母口还包括套装在螺杆结构和螺孔结构外面的绝缘胶套,该装置能避免当前直流系统放电试验线接入蓄电池组需带电接入,运维人员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存在紧固不良,导致导线间接触电阻过大,引起发热,影响蓄电池正常放电;和要拆卸螺丝时可能会损伤蓄电池组导线连接接口,从而对蓄电池和导线的金属接头造成机械损伤的问题。

A Discharge Connecting Device for Battery S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charge connection device for a storage battery group, which comprises a test wire and a header; the test wire is a double-ended rotating screw structure, one end is used for connecting to a DC discharge meter and the other end is used for connecting to the header; the header has a screw structure at one end and a screw hole structure at the other end, and the screw structure matches and connects with the screw hole of the discharge connection plate of the storage battery group. The screw hole structure is used to connect the test wire; the nut mouth also includes an insulating rubber sleeve outside the screw structure and the screw hole structure, which can avoid the current DC system discharge test line accessing the battery group needs live access, and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ersonnel hav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as well as the existence of poor tightening, leading to excessive contact resistance between the conductors, causing heat. It will affect the normal discharge of batteries, and may damage the wire connection interface of batteries when the screw is to be disassembled, thus causing mechanical damage to the metal joint of batteries and wi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组放电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领域,尤其是一种蓄电池组放电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直流系统维护人员对变电站蓄电池组全容量核对性放电时,一般需要先拆下蓄电池组正负极两端连接线,再在蓄电池组正、负极上通过放电试验线并接直流负载仪。这需要维护人员带电操作,在拆接线时有触电的风险,容易导致直流系统接地;有些蓄电池组正负极之间间隔较近,有引起直流系统短路的风险,严重威胁着人身和设备安全。同时,由于拆接线时间较长,影响检修工作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套新的直流负载仪与蓄电池组正负极之间的连接装置,以达到免拆接线将直流负载仪接入蓄电池组放电回路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避免当前最常见的直流系统放电试验线接入蓄电池组需带电接入,运维人员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存在紧固不良,导致导线间接触电阻过大,引起发热,影响蓄电池正常放电;和要拆卸螺丝时可能会损伤蓄电池组导线连接接口,从而对蓄电池和导线的金属接头造成机械损伤的蓄电池组放电连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组放电连接装置,包括试验导线和母口;所述试验导线为双端旋转式螺杆结构,中间通过导线连接,一端用于接入直流放电仪,另一端用于接入母口;所述母口一端为螺杆结构,另一端为螺孔结构,所述螺杆结构与蓄电池组放电接线板的螺孔相匹配,并通过螺母将其固定;所述螺孔结构用于接入试验导线;所述母口还包括套装在螺杆结构和螺孔结构外面的绝缘套。进一步地,所述母口的螺杆、螺孔部分皆采用铜质材料,所述螺母的外壳采用胶套进行绝缘。进一步地,所述试验导线和母口外壳可以是由陶瓷、朔料、玻璃等具有较好绝缘能力的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试验导线端部的螺杆结构包括旋转式金属螺杆和缘胶套。进一步地,所述试验导线两端的螺杆结构相同。本技术公开的蓄电池组放电连接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第一,母口前端的螺杆,可以通过螺母将其固定与蓄电池组放电用接线板上,直到固定为止,减少接触电阻;第二,母口后端的螺孔与放电导线的螺杆相匹配,能减少接触电阻,解决发热问题;第三、在进行蓄电池组放电前接线工作,只需将放电导线旋入已固定于蓄电池组放电接线板上的母口即可,无需拆接蓄电池组正、负极螺丝,接线简单,提高工作效率;第四、本连接装置,试验导线(除旋转螺丝部分外)及母口外壳均为绝缘结构,接线过程无需触碰导电部分,提高接线过程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试验导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试验导线的端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母口结构示意图。其中:1试验导线,2旋转式金属螺杆,3第一绝缘胶套,4螺杆结构,5螺孔结构,6第二绝缘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3所示的一种蓄电池组放电连接装置,包括试验导线1和母口;所述试验导线1为双端旋转式螺杆结构,中间通过导线连接,一端用于接入直流放电仪,另一端用于接入母口,所述一端的螺杆结构包括旋转式金属螺杆2和第一绝缘胶套3;所述母口一端为螺杆结构4,另一端为螺孔结构5,所述螺杆结构4与蓄电池组放电接线板的螺孔相匹配,并通过螺母将其固定;所述螺孔结构5用于接入试验导线1;所述母口还包括套装在螺杆结构和螺孔结构外面的第二绝缘胶套6。进一步地,母口的螺杆结构4、螺孔结构5皆采用铜质材料,所述螺母的外壳采用胶套进行绝缘。进一步地,所述试验导线1和母口外壳可以是由陶瓷、朔料、玻璃等具有较好绝缘能力的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试验导线端部的螺杆结构包括旋转式金属螺杆和第一绝缘胶套。进一步地,所述试验导线两端的螺杆结构相同。本技术公开的提出蓄电池组放电连接装置能够保证运维人员的安全,不影响蓄电池正常放电;也不会对蓄电池和导线的金属接头造成机械损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组放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导线和母口;所述试验导线为双端旋转式螺杆结构,中间通过导线连接,一端用于接入直流放电仪,另一端用于接入所述母口;所述母口一端为螺杆结构,另一端为螺孔结构,所述母口的螺杆结构与蓄电池组放电接线板的螺孔相匹配,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母口的螺孔结构用于接入所述试验导线;所述母口还包括套装在螺杆结构和螺孔结构外面的绝缘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组放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导线和母口;所述试验导线为双端旋转式螺杆结构,中间通过导线连接,一端用于接入直流放电仪,另一端用于接入所述母口;所述母口一端为螺杆结构,另一端为螺孔结构,所述母口的螺杆结构与蓄电池组放电接线板的螺孔相匹配,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母口的螺孔结构用于接入所述试验导线;所述母口还包括套装在螺杆结构和螺孔结构外面的绝缘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组放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为绝缘胶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组放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清楷张勇洪有源张一陈年蔚毛焱汤晓晖何欣欣朱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