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吸尘器的主控制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9208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便携式吸尘器的控制电路板,包括主控电路及无线模块、红外传感器电路、风速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电路、抽风机及滚尘电机驱动电路、电磁阀控制电路,主控电路及无线模块分别连接红外传感器电路、风速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电路、抽风机及滚尘电机驱动电路、电磁阀控制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便携式吸尘器,可提高便携性,不需要依赖电网电源或车载电源,极大地扩展了使用场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便携式吸尘器的主控制电路板,可控制吸尘器智能工作,提高吸尘器的使用便捷性、智能性。同时,与本发明专利技术主控电路板配套的便携式吸尘器体积小,便于携带,不需要依赖电网电源或车载电源便可以长时间使用,极大地扩展了使用场景。

A Main Control Circuit Board of Portable Vacuum Clean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rol circuit board of portable vacuum cleaner, including main control circuit and wireless module, infrared sensor circuit, wind speed sensor circuit, temperature sensor circuit, driving circuit of exhaust fan and dust-rolling motor and solenoid valve control circuit. The main control circuit and wireless modul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infrared sensor circuit, wind speed sensor circuit, temperature sensor circuit and pump. Driving circuit of fan and dust-rolling motor and control circuit of solenoid valve. The portable vacuum cleaner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portability, does not need to rely on power grid or vehicle power supply, and greatly expands the use scenario. The main control circuit board of the portable vacuum cleaner can control the intelligent work of the vacuum cleaner and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and intelligence of the use of the vacuum cleaner. At the same time, the portable vacuum cleaner matched with the main control circuit board of the invention is small in size, easy to carry, and can be used for a long time without relying on power grid or vehicle power supply, greatly expanding the use scenar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吸尘器的主控制电路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涉及一种吸尘器,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便携式吸尘器的主控制电路板。
技术介绍
吸尘器按结构可分为立式、卧式和便携式。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吸尘器电机高速旋转,从吸入口吸入空气,使尘箱产生一定的真空,灰尘通过地刷、接管、手柄、软管、主吸管进入尘箱中的滤尘袋,灰尘被留在滤尘袋内,过滤后的空气再经过一层过滤片进入电机,这层过滤片是防止尘袋破裂灰尘吸入电机的一道保护屏障,进入电机的空气经电机流出,由于电机运行中碳刷不断的磨损,因此流出吸尘器前又加了一道过滤。为了便于车辆等场所使用,近几年出现了车载吸尘器。车载吸尘器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车载电源,通过车辆发出的电能为车载吸尘器供电;采用这种方式的吸尘器依然离不开电源,而车辆发电消耗的汽油成本高,用电效率极低,不能进一步应用于其他场景。另一种是通过锂电池为吸尘器供电;由于锂电池的储电量有限,采用这种方式的便携式吸尘器无法长时间工作,工作一段时间便需要寻找电网充电。此外,锂电池的寿命有限,需要处理的锂电池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制备锂电池也存在一定污染)。再者,锂电池所充的电能很大部分是通过煤、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而得到的,同时发电的过程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电能在传输中会受损,充电过程也会使得电能受损。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吸尘器及其对应的控制方式,以便克服现有吸尘器结构存在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吸尘器的主控制电路板,可控制吸尘器智能工作,提高吸尘器的使用便捷性、智能性,同时吸尘器不需要依赖电网电源或车载电源,极大地扩展了使用场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吸尘器的主控制电路板,所述主控制电路板包括主控电路及无线模块、红外传感器电路、风速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电路、抽风机及滚尘电机驱动电路、电磁阀控制电路,主控电路及无线模块分别连接红外传感器电路、风速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电路、抽风机及滚尘电机驱动电路、电磁阀控制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及无线模块包括第五芯片U5,第六芯片U6,第一显示数码管DS1,第一按键S1,第二按键S2,第三按键S3,第四按键S4,第五按键S5,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一晶振Y1,第二晶振Y2,第三晶振Y3,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天线E1,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五电容C15,第十七电容C17,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六电容C26,第九二极管D9;第五芯片U5为单片机,第六芯片U6为无线发射接收芯片,第一按键S1为功能按键,第二按键S2为功能按键,第三按键S3为功能按键,第四按键S4为功能按键,第五按键S5为功能按键,第一接口JP1作为代码程序烧写口;第一接口JP1的第一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四引脚,第一接口JP1的第三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五引脚,第一接口JP1的第五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六引脚,第一接口JP1的7第七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七引脚,第三十二电阻R32与第九二极管D9并联,第九二极管D9负极连接至电源+5V,第九二极管D9正极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八引脚,第十九电容C19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八引脚与地之间,第七电容C7连接在第一晶振Y1的第一引脚与地之间,第十一电容C11连接在第一晶振Y1的第二引脚与地之间,第一晶振Y1的第一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二号引脚,第一晶振Y1的第二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三引脚,第三晶振Y3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八引脚和第五芯片U5的第九引脚之间;第五芯片U5的第一引脚连接+5V电源,第二十六电容C26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一引脚与地之间;第五芯片U5的第六十四引脚连接+5V电源,第二十五电容C25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六十四引脚与地之间,第一按键S1,第二按键S2,第三按键S3,第四按键S4,第五按键S5的一端均接地,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七引脚47,第四十八引脚,第四十九引脚,第五十引脚,第五十一引脚,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一端均连接+5V电源,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七引脚47,第四十八引脚,第四十九引脚,第五十引脚,第五十一引脚,第一数码管DS1的第十一引脚,第七引脚,第四引脚,第二引脚,第一引脚,第十引脚,第五引脚,第三引脚分别对应连接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二引脚,第四十一引脚,第四十引脚,第三十九引脚,第三十八引脚,第三十七引脚,第三十六引脚,第三十五引脚,第一数码管DS1的第十二引脚,第九引脚,第八引脚,第六引脚分别对应连接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均连接至电源+5V,第八电阻R8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三引脚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第五电阻R5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四引脚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第四电阻R4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五引脚和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之间,第二电阻R2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六引脚和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之间,第六芯片U6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对应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三十三引脚,第三十二引脚,第三十一引脚,第三十引脚,第二十九引脚,第二十八引脚,第六芯片U6的第七引脚接电源+3.3V,第六芯片U6的第八引脚接地,第六芯片U6的第九引脚连接至第二晶振Y2的第一引脚,第六芯片U6的第十引脚连接至第二晶振Y2的第二引脚,第二十电容C20连接至第二晶振Y2的第一引脚与地之间,第二十一电容C21连接至第二晶振Y2的第二引脚与地之间,第十五电容C15,第十七C17并联连接在第六芯片U6的第十一引脚与地之间,第三电感L3连接在第六芯片U6的第十一引脚和第六芯片U6的第十二引脚,第二电感L2连接在第六芯片U6的第十二引脚与第六芯片U6的第十三引脚之间,第一电感L1一端连接第六芯片U6的第十三引脚,另一端串联连接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二电容C12另一端连接第一天线E1,第十三电容C13连接在第一天线E1与地之间;所述红外传感器电路包括第六红外发射二极管D6,第七接收二极管D7,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三十三电阻R33,第三十四电阻R34,第三十五电阻R35,第十四电容C14,第十六电容C16,第十八电容C18,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吸尘器的主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电路板包括主控电路及无线模块、红外传感器电路、风速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电路、抽风机及滚尘电机驱动电路、电磁阀控制电路,主控电路及无线模块分别连接红外传感器电路、风速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电路、抽风机及滚尘电机驱动电路、电磁阀控制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及无线模块包括第五芯片U5,第六芯片U6,第一显示数码管DS1,第一按键S1,第二按键S2,第三按键S3,第四按键S4,第五按键S5,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一晶振Y1,第二晶振Y2,第三晶振Y3,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天线E1,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五电容C15,第十七电容C17,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六电容C26,第九二极管D9;第五芯片U5为单片机,第六芯片U6为无线发射接收芯片,第一按键S1为功能按键,第二按键S2为功能按键,第三按键S3为功能按键,第四按键S4为功能按键,第五按键S5为功能按键,第一接口JP1作为代码程序烧写口;第一接口JP1的第一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四引脚,第一接口JP1的第三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五引脚,第一接口JP1的第五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六引脚,第一接口JP1的7第七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七引脚,第三十二电阻R32与第九二极管D9并联,第九二极管D9负极连接至电源+5V,第九二极管D9正极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八引脚,第十九电容C19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八引脚与地之间,第七电容C7连接在第一晶振Y1的第一引脚与地之间,第十一电容C11连接在第一晶振Y1的第二引脚与地之间,第一晶振Y1的第一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二号引脚,第一晶振Y1的第二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三引脚,第三晶振Y3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八引脚和第五芯片U5的第九引脚之间;第五芯片U5的第一引脚连接+5V电源,第二十六电容C26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一引脚与地之间;第五芯片U5的第六十四引脚连接+5V电源,第二十五电容C25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六十四引脚与地之间;第一按键S1、第二按键S2、第三按键S3、第四按键S4、第五按键S5的一端均接地,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七引脚47、第四十八引脚、第四十九引脚、第五十引脚、第五十一引脚;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一端均连接+5V电源,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七引脚47、第四十八引脚、第四十九引脚、第五十引脚、第五十一引脚;第一数码管DS1的第十一引脚、第七引脚、第四引脚、第二引脚、第一引脚、第十引脚、第五引脚、第三引脚分别对应连接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二引脚、第四十一引脚、第四十引脚、第三十九引脚、第三十八引脚、第三十七引脚、第三十六引脚、第三十五引脚;第一数码管DS1的第十二引脚、第九引脚、第八引脚、第六引脚分别对应连接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均连接至电源+5V,第八电阻R8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三引脚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第五电阻R5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四引脚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第四电阻R4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五引脚和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之间,第二电阻R2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六引脚和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之间;第六芯片U6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对应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三十三引脚、第三十二引脚、第三十一引脚、第三十引脚、第二十九引脚、第二十八引脚;第六芯片U6的第七引脚接电源+3.3V,第六芯片U6的第八引脚接地,第六芯片U6的第九引脚连接至第二晶振Y2的第一引脚,第六芯片U6的第十引脚连接至第二晶振Y2的第二引脚,第二十电容C20连接至第二晶振Y2的第一引脚与地之间,第二十一电容C21连接至第二晶振Y2的第二引脚与地之间,第十五电容C15,第十七C17并联连接在第六芯片U6的第十一引脚与地之间,第三电感L3连接在第六芯片U6的第十一引脚和第六芯片U6的第十二引脚,第二电感L2连接在第六芯片U6的第十二引脚与第六芯片U6的第十三引脚之间,第一电感L1一端连接第六芯片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吸尘器的主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电路板包括主控电路及无线模块、红外传感器电路、风速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电路、抽风机及滚尘电机驱动电路、电磁阀控制电路,主控电路及无线模块分别连接红外传感器电路、风速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电路、抽风机及滚尘电机驱动电路、电磁阀控制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及无线模块包括第五芯片U5,第六芯片U6,第一显示数码管DS1,第一按键S1,第二按键S2,第三按键S3,第四按键S4,第五按键S5,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一晶振Y1,第二晶振Y2,第三晶振Y3,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天线E1,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五电容C15,第十七电容C17,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六电容C26,第九二极管D9;第五芯片U5为单片机,第六芯片U6为无线发射接收芯片,第一按键S1为功能按键,第二按键S2为功能按键,第三按键S3为功能按键,第四按键S4为功能按键,第五按键S5为功能按键,第一接口JP1作为代码程序烧写口;第一接口JP1的第一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四引脚,第一接口JP1的第三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五引脚,第一接口JP1的第五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六引脚,第一接口JP1的7第七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七引脚,第三十二电阻R32与第九二极管D9并联,第九二极管D9负极连接至电源+5V,第九二极管D9正极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八引脚,第十九电容C19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八引脚与地之间,第七电容C7连接在第一晶振Y1的第一引脚与地之间,第十一电容C11连接在第一晶振Y1的第二引脚与地之间,第一晶振Y1的第一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二号引脚,第一晶振Y1的第二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五十三引脚,第三晶振Y3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八引脚和第五芯片U5的第九引脚之间;第五芯片U5的第一引脚连接+5V电源,第二十六电容C26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一引脚与地之间;第五芯片U5的第六十四引脚连接+5V电源,第二十五电容C25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六十四引脚与地之间;第一按键S1、第二按键S2、第三按键S3、第四按键S4、第五按键S5的一端均接地,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七引脚47、第四十八引脚、第四十九引脚、第五十引脚、第五十一引脚;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一端均连接+5V电源,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七引脚47、第四十八引脚、第四十九引脚、第五十引脚、第五十一引脚;第一数码管DS1的第十一引脚、第七引脚、第四引脚、第二引脚、第一引脚、第十引脚、第五引脚、第三引脚分别对应连接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二引脚、第四十一引脚、第四十引脚、第三十九引脚、第三十八引脚、第三十七引脚、第三十六引脚、第三十五引脚;第一数码管DS1的第十二引脚、第九引脚、第八引脚、第六引脚分别对应连接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均连接至电源+5V,第八电阻R8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三引脚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第五电阻R5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四引脚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第四电阻R4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五引脚和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之间,第二电阻R2连接在第五芯片U5的第四十六引脚和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之间;第六芯片U6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对应连接至第五芯片U5的第三十三引脚、第三十二引脚、第三十一引脚、第三十引脚、第二十九引脚、第二十八引脚;第六芯片U6的第七引脚接电源+3.3V,第六芯片U6的第八引脚接地,第六芯片U6的第九引脚连接至第二晶振Y2的第一引脚,第六芯片U6的第十引脚连接至第二晶振Y2的第二引脚,第二十电容C20连接至第二晶振Y2的第一引脚与地之间,第二十一电容C21连接至第二晶振Y2的第二引脚与地之间,第十五电容C15,第十七C17并联连接在第六芯片U6的第十一引脚与地之间,第三电感L3连接在第六芯片U6的第十一引脚和第六芯片U6的第十二引脚,第二电感L2连接在第六芯片U6的第十二引脚与第六芯片U6的第十三引脚之间,第一电感L1一端连接第六芯片U6的第十三引脚,另一端串联连接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二电容C12另一端连接第一天线E1,第十三电容C13连接在第一天线E1与地之间;所述红外传感器电路包括第六红外发射二极管D6,第七接收二极管D7,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三十三电阻R33,第三十四电阻R34,第三十五电阻R35,第十四电容C14,第十六电容C16,第十八电容C18,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九三极管Q9,第八芯片U8,第九芯片U9;第八芯片U8为运算放大器,第九芯片U9为锁相环音频译码器;其中第二十三电阻R23一端连接至电源+5V,另一端连接第六红外发射二极管D6的正极,第六红外发射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至第九三极管Q9的集电极,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至第九芯片U9的第五引脚,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第二十四电阻R24一端连接+5V电源,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七电阻R27,第十四电容C14连接在第二十四电阻R24一端与地之间,第二十七电阻R27连接至第七红外接收二极管D7的正极,第七红外接收二极管D7负极接地,第二十八电阻R28与第十六电容C16串联连接在第七接收二极管D7的正极和第八芯片U8的第二引脚之间,第三十三电阻R33连接至第八芯片U8的第二引脚与第八芯片U8的第六引脚之间,第八芯片U8的第七引脚接电源+5V,第八芯片U8的第四引脚接地;第十八电容C18连接至运第八芯片U8的第六引脚与第九芯片U9的第三引脚之间;第三十四电阻R34连接至第九芯片U9的第五引脚与第六引脚之间,第二十四电容C24连接至第九芯片U9的第六引脚与第七引脚之间,第九芯片U9的第七引脚接地,第九芯片U9的第四引脚连接至电源+5V,第二十三电容C23连接至第九芯片U9的第一引脚与地之间,第二十二电容C22连接至第九芯片U9的第二引脚与地之间,第九芯片U9的第八引脚连接至第五芯片U5单片机的第五十九引脚;所述风速传感器电路包括第十二发光管二极管D12,第十二光电接收三极管Q12,第十三光电接收三极管Q13,第十四开关三极管Q14,第十五开关三极管Q15,第四十一电阻R41,第四十二电阻R42,第四十三电阻R43,第四十四电阻R44,第四十五电阻R45,第四十六电阻R46,第四十七电阻R47,第四十八电阻R48,第五十电阻R50,第五十一电阻R51,第五十二电阻R52,第二十九电容C29,第三十一电容C31;第四十五电阻R45一端连接电源+5V,另一端连接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正极,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负极接地;第四十一电阻R41连接在第十二光电接收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