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玫辰专利>正文

活鱼称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907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鱼称量装置,属于水产品称量装置,用于活鱼称量,其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方为向外弯折的固定部,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体,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留有空隙,在内壳体的底部开有内出水孔,在外壳体上开有溢流口;所述内壳体安装于外壳体内部的横向隔板上。鉴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活鱼在稳定情况下的称量,避免称量过程中的活鱼划伤,提高活鱼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鱼称量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产品称量装置,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活鱼称量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购买活鱼时,需要对活鱼进行称量以确定鱼的重量。但是活鱼在缺水后由于其自身的应激性,很难在称量工具上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称量结果存在较大误差。而且鱼在应激反应中还容易造成鱼鳞的划伤,一旦顾客不需要,很容易影响活鱼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鱼称量装置,其能够实现活鱼在稳定情况下的称量,避免称量过程中的活鱼划伤,提高活鱼的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中所述的活鱼称量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方为向外弯折的固定部,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体,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留有空隙,在内壳体的底部开有内出水孔,在外壳体上开有溢流口;所述内壳体安装于外壳体内部的横向隔板上。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横向隔板位于外壳体的底面上方,在横向隔板的中部开有隔板通孔,在外壳体的底面上开有与隔板通孔同轴线的底面通孔,在底面通孔上安装有工字型封堵块。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隔板通孔的外周底部对称设置有凸起。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部上系有提升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实现活鱼在稳定情况下的称量,避免称量过程中的活鱼划伤,提高活鱼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一。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二。图4是本技术的对照组。图中:1、提升绳;2、溢流口;3、空隙;4、内出水孔;5、横向隔板;6、凸起;7、工字型封堵块;8、内壳体;9、外壳体;10、固定部;11、鱼;12、盆;13、隔板通孔;14、底面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实施例1:一种活鱼称量装置,包括外壳体9,所述外壳体9的上方为向外弯折的固定部10,外壳体9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体8,外壳体9与内壳体8之间留有空隙3,在内壳体8的底部开有内出水孔4,在外壳体9上开有溢流口2;所述内壳体8安装于外壳体9内部的横向隔板5上。实施例2:一种活鱼称量装置,所述横向隔板5位于外壳体9的底面上方,在横向隔板5的中部开有隔板通孔13,在外壳体9的底面上开有与隔板通孔13同轴线的底面通孔14,在底面通孔14上安装有工字型封堵块7。所述隔板通孔13的外周底部对称设置有凸起6。所述固定部10上系有提升绳1。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任一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鉴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在使用时,其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鱼称量装置,其能够实现活鱼在称量过程中降低活鱼的应激反应,降低活鱼在称量过程中的损伤,提高称量的准确度。具体地讲,在本技术中,构成称量容器的主要部件是外壳体9围成的上端开口的腔体,在外壳体9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体8,内壳体8与外壳体9平行,并且在内壳体8与外壳体9之间留有空隙3。如图1所示的结构,其中所述的内壳体8的底部是安装于横向隔板5上,在内壳体8与横向隔板5的连接部位分布有若干的内出水孔4。内出水孔4的作用在于将空隙3与内壳体8构成的内腔联通。进一步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的横向隔板5与外壳体9的底面分离,即所述的横向隔板5位于外壳体9的上方,在横向隔板5上开有隔板通孔13,隔板通孔13的同轴轴线位置上的外壳体9上开有底面通孔14。并且在底面通孔14上安装有工字型封堵块7。所述工字型封堵块7的上下端面均应该大于底面通孔14的直径,以便当外壳体9垂直放置时,工字型封堵块7能够在自身重力、上方水体的压力作用下将底面通孔14封堵。更进一步,在横向隔板5的下方设置有凸起6。凸起6位于隔板通孔13的周围,其能够在倾斜进水的过程中防止工字型封堵块7将隔板通孔13封堵死,分布在隔板通孔13周围的凸起6能够在与工字型封堵块7接触的过程中形成允许水体进入的空隙,此时工字型封堵块7的下端面不与地面通孔14接触。如图2所示,通过将盆12中的鱼11倒入内壳体8形成的内腔中,由于没有人工抓取鱼11,所以鱼受到的外界刺激较小,应激反应较低,因而能够较为稳定的存在于内壳体8形成的内腔中。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测量称重的一致性,需要实现采用如图4所示的对照组称量与溢流口2平齐后的水体与装置的总重量,然后在如图2倒入鱼11后,待稳定如图3所示的情况下,再次称重,所得到的重量减去之前的总重量,可以得到鱼11的重量。即本技术的称重算法如下:当所称量鱼11的数量较少,而内壳体8中的水体高度较小,如11进入水体后,水体上升的高度不足以将水体11从溢流口2溢出,此时,放置鱼11后的总重量G’减去之前无鱼时的重量G即为鱼的重量。理想状态下,当所称量鱼11的数量较多,需要将水体11保持在水体与溢流口2平齐平齐的状态才能够将鱼11放入。此时放入鱼11后多余的水体从溢流口2中溢出,当水体再次平齐后达到如图3所示的状态。收集溢出的水体并进行称量,得到溢出的水体重量为G1,称量放置鱼11的总重量G’、无鱼时的重量G0,即为鱼的重量=G’-G0+G1。此时应当保证加入鱼时,无多余水体随活鱼11一同加入。即盆11应当为采用筛网。如图1至图4所示的结构,底部的工字型封堵块7并非必要的结构,其设置的目的在于当从鱼池中直接采用内壳体8、外壳体9形成的腔体结构挖取鱼11时,可通过顶端和底面同时进水,避免传统的桶体结构造成的水体扰动过大,降低鱼的应激性。操作时需要注意,在鱼池中先直立外壳体9,外壳体9底部的工字型封堵块7仍然位于鱼池的水体中,待稳定后再提起。这样在内壳体8盛满水的情况下,上方水体的重力压于工字型封堵块7上,使得封堵块7的上端面将底面通孔14密封住。其余的称量步骤同上。称量所用的仪器通过系于固定部10上的提升绳1来连接,固定部10位于外壳体9的上端,且向外弯折一定长度,以便更好地固定提升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鱼称量装置,包括外壳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9)的上方为向外弯折的固定部(10),外壳体(9)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体(8),外壳体(9)与内壳体(8)之间留有空隙(3),在内壳体(8)的底部开有内出水孔(4),在外壳体(9)上开有溢流口(2);所述内壳体(8)安装于外壳体(9)内部的横向隔板(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鱼称量装置,包括外壳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9)的上方为向外弯折的固定部(10),外壳体(9)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体(8),外壳体(9)与内壳体(8)之间留有空隙(3),在内壳体(8)的底部开有内出水孔(4),在外壳体(9)上开有溢流口(2);所述内壳体(8)安装于外壳体(9)内部的横向隔板(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鱼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板(5)位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玫辰
申请(专利权)人:刘玫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