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中心空压机房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890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空压机房散热结构,其结构包括散热装置、显示器、按钮、控制面板、保护壳、第一观察窗、第一散热口、第二散热口、房门、第二观察窗、空压机房,第一观察窗与第二观察窗相平行,散热装置包括电机、传动杆、第一扇叶、第一通风口、皮带轮、皮带、轴承、第二扇叶、第二通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数据中心空压机房散热结构,其结构上设有空压机房,通过电机与传动杆同一轴心,从而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与第一扇叶相嵌套,从而带动第一扇叶转动,将风送入第一通风口,进行散热,在由皮带与皮带轮相配合,将传动杆的旋转力带动到第二扇叶上进行转动,通过第二通风口进水送风,对空压机房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中心空压机房散热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数据中心空压机房散热结构,属于散热领域。
技术介绍
压缩空气广泛用于工业领域,其中产生压缩空气的空压机是必备的设备。空压机是气动系统的核心设备,它将机械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产生压缩空气。随着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发展,气动系统是自动化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必须确保供气设备空压机的良好运转,才能保证自动化设备的良好运转,众所周知,空压机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排出去,会影响空压机的正常工作,轻则机器因过热而产生过热保护停止运行,重则造成空压机烧毁,无论何种结果都会导致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1013711.3的一种空压机房散热结构,它包括内部装置有数台空压机的机房,在所述机房两侧的墙壁顶端开设有放热口,放热口上装有散热管,散热管的两端均支出机房外部与大气连通,所述空压机顶部散热口连接热空气导流管,热空气导流管的另一端与散热管连通;所述热空气导流管的外管壁上安装有导热片,与热空气导流管等高的机房墙壁上开有通风窗口;所述支出机房外部的散热管外管壁上安装有散热片但是该现有技术在使用空压机房使用,由于散热不便,导致机房温度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空压机房散热结构,以解决现有在使用空压机房使用,由于散热不便,导致机房温度过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数据中心空压机房散热结构,其结构包括散热装置、显示器、按钮、控制面板、保护壳、第一观察窗、第一散热口、第二散热口、房门、第二观察窗、空压机房,所述空压机房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显示器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表面,所述显示器安装于按钮下方,所述按钮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表面,所述控制面板顶端与保护壳底端相连接,所述空压机房与第一观察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观察窗上方设有第一散热口,所述第一散热口与第二散热口相平行,所述空压机房与房门相贴合,所述第二散热口安装于房门上方,所述第二观察窗与空压机房相贴合,所述第一观察窗与第二观察窗相平行,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电机、传动杆、第一扇叶、第一通风口、皮带轮、皮带、轴承、第二扇叶、第二通风口,所述电机与传动杆同一中心线,所述传动杆与第一扇叶相嵌套,所述第一扇叶右侧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皮带轮与皮带相贴合,所述轴承与第二扇叶同一轴心,所述第一通风口上方设有第二通风口,所述轴承与皮带轮同一中心线。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顶部与保护壳顶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风口上方设有第一散热口。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前端设有控制面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口口径为120cm。进一步地,所述房门采用铝合金,硬度高。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采用尼龙,更耐用。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数据中心空压机房散热结构,其结构上设有空压机房,通过电机与传动杆同一轴心,从而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与第一扇叶相嵌套,从而带动第一扇叶转动,将风送入第一通风口,进行散热,在由皮带与皮带轮相配合,将传动杆的旋转力带动到第二扇叶上进行转动,通过第二通风口进水送风,对空压机房进行散热。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数据中心空压机房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散热装置-1、显示器-2、按钮-3、控制面板-4、保护壳-5、第一观察窗-6、第一散热口-7、第二散热口-8、房门-9、第二观察窗-10、空压机房-11、电机-101、传动杆-102、第一扇叶-103、第一通风口-104、皮带轮-105、皮带-106、轴承-107、第二扇叶-108、第二通风口-10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空压机房散热结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散热装置1、显示器2、按钮3、控制面板4、保护壳5、第一观察窗6、第一散热口7、第二散热口8、房门9、第二观察窗10、空压机房11,所述空压机房11表面设有控制面板4,所述显示器2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4表面,所述显示器2安装于按钮3下方,所述按钮3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4表面,所述控制面板4顶端与保护壳5底端相连接,所述空压机房11与第一观察窗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观察窗6上方设有第一散热口7,所述第一散热口7与第二散热口8相平行,所述空压机房11与房门9相贴合,所述第二散热口8安装于房门9上方,所述第二观察窗10与空压机房11相贴合,所述第一观察窗6与第二观察窗10相平行,所述散热装置1包括电机101、传动杆102、第一扇叶103、第一通风口104、皮带轮105、皮带106、轴承107、第二扇叶108、第二通风口109,所述电机101与传动杆102同一中心线,所述传动杆102与第一扇叶103相嵌套,所述第一扇叶103右侧设有第一通风口104,所述皮带轮105与皮带106相贴合,所述轴承107与第二扇叶108同一轴心,所述第一通风口104上方设有第二通风口109,所述轴承107与皮带轮105同一中心线,所述电机101顶部与保护壳5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通风口109上方设有第一散热口7,所述电机101前端设有控制面板4,所述第一通风口104口径为120cm,所述房门9采用铝合金,硬度高,所述保护壳5采用尼龙,更耐用。本专利所说的电机101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所述显示器2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在进行使用时在使用空压机房11时,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导致空压机房11内温度过高,可通过按钮3将电机101打开使同一轴心的传动杆102转动,带动第一扇叶103转动通过第一通风口104给空压机房1进行送风,在由皮带轮105与皮带106配合,带动第二扇叶108通过第二通风口109给空压机房11进行送风。本技术解决了在使用空压机房使用,由于散热不便,导致机房温度过高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数据中心空压机房散热结构,其结构上设有空压机房,通过电机与传动杆同一轴心,从而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与第一扇叶相嵌套,从而带动第一扇叶转动,将风送入第一通风口,进行散热,在由皮带与皮带轮相配合,将传动杆的旋转力带动到第二扇叶上进行转动,通过第二通风口进水送风,对空压机房进行散热。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中心空压机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散热装置(1)、显示器(2)、按钮(3)、控制面板(4)、保护壳(5)、第一观察窗(6)、第一散热口(7)、第二散热口(8)、房门(9)、第二观察窗(10)、空压机房(11),所述空压机房(11)表面设有控制面板(4),所述显示器(2)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4)表面,所述显示器(2)安装于按钮(3)下方,所述按钮(3)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4)表面,所述控制面板(4)顶端与保护壳(5)底端相连接,所述空压机房(11)与第一观察窗(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观察窗(6)上方设有第一散热口(7),所述第一散热口(7)与第二散热口(8)相平行,所述空压机房(11)与房门(9)相贴合,所述第二散热口(8)安装于房门(9)上方,所述第二观察窗(10)与空压机房(11)相贴合,所述第一观察窗(6)与第二观察窗(10)相平行,所述散热装置(1)包括电机(101)、传动杆(102)、第一扇叶(103)、第一通风口(104)、皮带轮(105)、皮带(106)、轴承(107)、第二扇叶(108)、第二通风口(109),所述电机(101)与传动杆(102)同一中心线,所述传动杆(102)与第一扇叶(103)相嵌套,所述第一扇叶(103)右侧设有第一通风口(104),所述皮带轮(105)与皮带(106)相贴合,所述轴承(107)与第二扇叶(108)同一轴心,所述第一通风口(104)上方设有第二通风口(109),所述轴承(107)与皮带轮(105)同一中心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中心空压机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散热装置(1)、显示器(2)、按钮(3)、控制面板(4)、保护壳(5)、第一观察窗(6)、第一散热口(7)、第二散热口(8)、房门(9)、第二观察窗(10)、空压机房(11),所述空压机房(11)表面设有控制面板(4),所述显示器(2)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4)表面,所述显示器(2)安装于按钮(3)下方,所述按钮(3)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4)表面,所述控制面板(4)顶端与保护壳(5)底端相连接,所述空压机房(11)与第一观察窗(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观察窗(6)上方设有第一散热口(7),所述第一散热口(7)与第二散热口(8)相平行,所述空压机房(11)与房门(9)相贴合,所述第二散热口(8)安装于房门(9)上方,所述第二观察窗(10)与空压机房(11)相贴合,所述第一观察窗(6)与第二观察窗(10)相平行,所述散热装置(1)包括电机(101)、传动杆(102)、第一扇叶(103)、第一通风口(104)、皮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思权王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北数据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