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抱柱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80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抱柱灯,包含:灯具、调节角度支架,以及铰链支架,调节角度支架与灯具固接,铰链支架与调节角度支架连接并可相对于调节角度支架移动和/或转动。通过设置调节角度支架与灯具固接,铰链支架与调节角度支架连接并可相对于调节角度支架移动和/或转动,相较于传统的抱柱灯,解决了抱柱灯安装过程中或安装后不能调节抱柱灯的照射角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抱柱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灯具照射角度的抱柱灯。
技术介绍
抱柱灯为一种安装在圆形柱体上的灯具,为了满足夜间美观和照明功能,抱柱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建筑中,尤其是古建筑或仿古建筑结构体中,如:石柱、木珠、雕龙柱等各类建筑承重柱的景观亮化。现有的抱柱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抱柱灯在实际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因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灯具照射的角度不同,因而需要对抱柱灯的照射角度做调节,但现有的抱柱灯都无法进行照射角度的调整,因而需要一种可调节灯具角度的抱柱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抱柱灯,以解决现有的抱柱灯不能调节照射角度,不能满足实际使用和安装要求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抱柱灯,包含:灯具、调节角度支架,以及铰链支架,所述调节角度支架与所述灯具固接,所述铰链支架与所述调节角度支架连接并可相对于所述调节角度支架移动和/或转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调节角度支架固接在所述灯具的侧部,所述调节角度支架包括上调节部和下调节部,所述上调节部和/或所述下调节部均为L型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调节部向外的一端设有调节槽,所述铰链支架一段与所述调节槽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固定部铰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调节部通过螺柱与所述铰链支架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调节部的工作段为弧形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铰链支架包括支架连接部和支架安装部,所述铰链支架包括支架连接部和支架安装部,所述支架连接部与所述支架安装部之间设有向外突出的螺纹孔。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孔的长度方向设有向外的观察窗。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架安装部的两端设有相互匹配的合页安装结构,所述支架安装部的正面设有呈对称布置的凸起。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安装部的正面还设有多个灯具安装孔。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设有多个相互铰接形成封闭结构或半封闭结构的铰链支架。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调节角度支架与灯具固接,铰链支架与调节角度支架连接并可相对于调节角度支架移动和/或转动,相较于传统的抱柱灯,解决了抱柱灯安装过程中或安装后不能调节抱柱灯的照射角度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铰链支架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下调节部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抱柱灯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抱柱灯包括灯具10,固接于灯具10侧部的调节角度支架20,调节角度支架20包括上调节部21和下调节部22,上调节部21和下调节部22整体均呈L型结构,上调节部21和下调节部22为一体结构或相互独立的两部分。上调节部21和下调节部22通过螺丝与灯具10紧固连接。铰链支架30的一端与下调节部22铰接,另一端通过螺丝与上调节部21连接,使得铰链支架30可相对于上调节部21和下调节部22转动和/或移动。图3为本技术铰链支架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参考图3,铰链支架30包括支架连接部31和支架安装部32,支架连接部31为长板状,在支架连接部31的一端设有安装通孔311,通过安装通孔311与上调节部21铰接,使得铰链支架30可相对于灯具10发生转动,可方便的调节灯具10的照射角度。在支架连接部31和支架安装部32之间还设有向外凸起的螺纹孔33,螺纹孔33用于紧固和定位铰链支架30,在螺纹孔33的外部还设有贯穿螺纹孔33长度方向的观察窗331,用于观察螺栓在螺纹孔33内的运动状态、运动位置,确保装置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在铰链支架30的两侧面设有可相互匹配的合页转动结构,多块铰链支架30通过销轴首尾连接后形成可调节转动的合页结构。在支架安装部32的正面设有呈对称设置的凸起321,凸起321的设置可用于与立柱安装时起限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铰链支架30安装时的稳定性。铰链支架30的支架安装部32上还设有安装通孔34,安装通孔34为螺纹孔,用于在安装抱柱灯时,通过螺栓将抱柱灯固定在安装立柱上。图4为本技术下调节部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参考图4,下调节部22整体呈L型,下调节部22上的较长段为圆弧形,在调节部22的较长段上还设有长槽221,长槽221用于调节铰链支架30与灯具10之间的夹角,在下调节部22较短的一端设有两安装通孔211,安装通孔211用于将下调节部22紧固在灯具10的侧部上。图5为本技术抱柱灯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参考图5,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抱柱灯通过螺柱40和相互铰接的铰链支架30将抱柱灯紧固在立柱60上,由图中可见,本技术的抱柱灯安装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调整螺柱40便可方便的调节抱柱灯在立柱60上的位置,同时通过多个螺柱40与立柱60抵持,使得抱柱灯可稳定可靠的固定在立柱60上。相较于传统的箍式抱柱灯安装结构,本技术方案中有多个铰链支架30首尾连接,以及配合螺柱40形成的安装结构,对安装立柱60的安装条件要求低,还可方便的调节抱柱灯在立柱60上的位置,多点抵持的安装结构,也使得抱柱灯与立柱60的安装可靠性更高。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述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抱柱灯,其特征在于,包含:灯具、调节角度支架,以及铰链支架,所述调节角度支架与所述灯具固接,所述铰链支架与所述调节角度支架连接并可相对于所述调节角度支架移动和/或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柱灯,其特征在于,包含:灯具、调节角度支架,以及铰链支架,所述调节角度支架与所述灯具固接,所述铰链支架与所述调节角度支架连接并可相对于所述调节角度支架移动和/或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柱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角度支架固接在所述灯具的侧部,所述调节角度支架包括上调节部和下固定部,所述上调节部和/或所述下固定部均为L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抱柱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部向外的一端设有调节槽,所述铰链支架一端与所述调节槽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固定部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抱柱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部通过螺柱与所述铰链支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抱柱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邱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健炜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