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及旋转台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877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及旋转台灯,涉及照明灯技术领域。该旋转台灯包括灯头、灯座以及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其中,灯头与台灯旋转连接装置的一端连接,灯座与台灯旋转连接装置远离灯头的一端连接;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包括外壳、端盖、缓冲件、活动滚珠、限制环以及连接杆,灯头与外壳内的端盖连接,缓冲件沿外壳的内周向连接于外壳靠近灯头的一端,活动滚珠设置于缓冲件和限制环之间,该限制环与活动滚珠接触用于防止活动滚珠脱离外壳,连接杆的一端与活动滚珠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灯座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旋转台灯及台灯旋转连接装置能够方便的实现灯头的旋转,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操作调整光源的投射高度和旋转角度,并且提高台灯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及旋转台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及旋转台灯。
技术介绍
台灯是一种用来照明的装置,其广泛的使用在生活、工作等各个地区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市面上的台灯越来越多,但是这些台灯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现有的旋转台灯的旋转连接装置中以弹簧作为缓冲部件,旋转过程中,灯头挤压弹簧,在弹簧的压力作用下,球体向下移动,由于弹簧的结构为螺旋形状,其与球体接触面积较小,同时由于弹簧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弹簧的承受力不同,同一弹簧的不同角度的承受力大小也不同,在长期的旋转使用过程中,弹簧很容易被挤压变形,且弹簧大多数是铁质材料,容易受潮氧化,因此长期使用会导致弹簧的各部位形变不同,各部位弹力差异增大,甚至于弹力消失,在弹簧与球体的接触过程中,弹簧各部位的作用力不同,对于球体各部位的作用力也不同,带来的摩擦损伤也越来越大,还会发出刺耳的声音,导致使用者不能有效调节旋转台灯的投射高度和旋转角度,降低了台灯的使用寿命,带来不愉快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灯旋转连接装置以及旋转台灯,其能够方便的实现灯头的投射高度调整和360度的旋转角度调整。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包括外壳、端盖、缓冲件、活动滚珠、限制环和连接杆,所述外壳内部中空,所述端盖沿所述外壳的内周向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限制环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所述活动滚珠活动设于所述端盖与所述限制环之间的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活动滚珠之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滚珠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优选的,所述端盖通过侧壁的外螺纹与外壳顶部的内螺纹相互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件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圆形周面,所述上表面为水平面,下表面为弧形面,且所述的弧形面与活动滚珠表面的弧形面相适应。优选的,所述缓冲件选自以下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泡沫、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酯、聚酰胺、聚碳酸树脂、聚甲醛树脂、聚苯醚、聚苯基机硫醚、聚氨基甲酸乙酯、聚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缓冲件的厚度至少为1cm。优选的,所述限制环位于外壳内部侧壁的底端,所述限制环的直径小于所述活动滚珠的直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旋转台灯,所述的旋转台灯包括灯头、灯座以及上述的台灯旋转连接装置,所述灯头与所述台灯旋转连接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灯座与所述台灯旋转连接装置远离所述灯头的一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灯头与所述台灯旋转连接装置通过端盖连接,所述端盖中间的通孔与灯头上的通孔通过螺丝连接。优选的,所述台灯旋转连接装置与所述灯座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侧壁沿周向设置有螺牙,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滚珠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活动滚珠的一端与所述灯座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旋转台灯包括灯头、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和灯座,所述灯头与台灯旋转连接装置的端盖连接,所述端盖中间的通孔与灯头上的通孔通过螺丝连接,所述台灯旋转连接装置与灯座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侧壁沿周向设置有螺牙,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滚珠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活动滚珠的一端与所述灯座螺纹连接。本技术的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包括外壳、端盖、缓冲件、活动滚珠、限制环和连接杆,所述外壳内部中空,所述端盖沿所述外壳的内周向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限制环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所述活动滚珠活动设于所述端盖与所述限制环之间的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活动滚珠之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滚珠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旋转过程中,在活动滚珠的作用下,使外壳带动灯头相对灯座旋转运动,以实现灯头的旋转,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操作调整光源的投射高度。本技术台灯旋转连接装置中的缓冲件的水平面与端盖相接触,弧形面与活动滚珠表面的弧形面相接触,旋转台灯在旋转过程中,缓冲件在灯头的作用下,其下表面的弧形面与活动滚珠表面的弧形面相接触,由于缓冲件的下表面的弧形面与活动滚珠的弧形面相适应,使两者的接触更加紧密和兼容,旋转过程中,灯头在缓冲件的上表面的作用力更加均匀,相应的,缓冲件传递到活动滚珠上的作用力也更加均匀,因此,与台灯旋转连接装置连接的灯头的旋转更加灵活自如,可以实现360度的旋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台灯旋转连接装置中以缓冲件作为端盖和活动滚珠之间的缓冲部件,以缓冲件代替弹簧,不仅可以避免弹簧在使用过程中的接触面积小,受力不均,容易变形的问题,而且明显减少弹簧和刚性活动滚珠之间的摩擦,延长了台灯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中旋转台灯能够方便的实现灯头的投射高度调整和360度的旋转角度调整。3、本技术中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具有良好的旋转连接功能,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分别与灯头、灯座连接可拆卸连接,提高了台灯的适配性和通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台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台灯旋转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台灯旋转连接装置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台灯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的示意图。图标:10-旋转台灯;100-灯头;110-开关;120-蓝牙接收器;130-第一灯珠;140-第二灯珠;150-灯头前壳;160-灯头后壳;170-玻璃罩;200-灯座;210-凸块;220-凹槽;300-台灯旋转连接装置;310-外壳;320-端盖;330-缓冲件;340-活动滚珠;350-限制环;360-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端盖、缓冲件、活动滚珠、限制环和连接杆,所述外壳内部中空,所述端盖沿所述外壳的内周向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限制环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所述活动滚珠活动设于所述端盖与所述限制环之间的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活动滚珠之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滚珠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端盖、缓冲件、活动滚珠、限制环和连接杆,所述外壳内部中空,所述端盖沿所述外壳的内周向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限制环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所述活动滚珠活动设于所述端盖与所述限制环之间的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活动滚珠之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滚珠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通过侧壁的外螺纹与外壳内螺纹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圆形周面,所述上表面为水平面,下表面为弧形面,且所述缓冲件的弧形面与活动滚珠表面的弧形面相适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选自以下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泡沫、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酯、聚酰胺、聚碳酸树脂、聚甲醛树脂、聚苯醚、聚苯基机硫醚、聚氨基甲酸乙酯、聚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旋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的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伟
申请(专利权)人:雷达照明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