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直筋腐蚀和改善保温层的保温效果的免拆除建筑模网,包括面对面设置的二限裂网,该二限裂网以铰接连接件将两个限裂网铰接连接在一起,该铰接连接件包括加颈肋、直筋和连接件,其中,该加劲肋为槽板,该槽板加颈肋的底面与限裂网固接,二侧板上设有多个相对通孔;该连接件的两端设有穿孔;该连接件的两端设置于加颈肋的二侧板之间,并用直筋贯穿加颈肋二侧板上的相对通孔及连接件端的穿孔而构成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模板中拉筋易腐蚀的问题;在外侧的限裂网与加颈肋之间架设保温层,并采用直钉插件连接限裂网、保温层、加颈肋,降低了热传导率,改善了保温层的保温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拆除建筑模网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模网,特别是一种防止拉筋腐蚀和改善保温层的保温效果的免拆除建筑模网。该建筑模网用于制备混凝土墙体,也可用于建筑结合保温层的屋外墙体。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免拆除建筑模网中,使用的是直筋和C型加劲肋,直筋绕在C型加劲肋外面,在浇注混凝土后,绕在C型加劲肋外面的直筋不能全部被混凝土包围,这部分直筋的防腐蚀问题就比较难解决;而且在外墙外保温模网中,V型肋钢板网、保温层与加劲肋之间采用自攻螺钉固定还具有一定的传导热能力,从而影响了保温层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止直筋腐蚀和改善保温层的保温效果的免拆除建筑模网。本技术所提供的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免拆除建筑模网,包括面对面设置的外层限裂网和内层限裂网,该内、外层限裂网以铰接连接件将两个限裂网铰接连接在一起,其特征是:所述的铰接连接件包括纵向设置的加劲肋、横向设置的直筋和垂直于直筋的连接件,其中,该加劲肋为型槽板,该型槽板加劲肋的底面与限裂网固接,该槽板加劲肋的二侧板上设有多个相对通孔;该连接件的两端设有穿孔;该连接件的两端设置于型槽板加劲肋的二侧板之间,并通过直筋贯穿加劲肋二侧板上的相对通孔及连接件两端的穿孔而构成铰接连接。除上述必要技术特征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补充如下
技术实现思路
:所述的免拆除建筑模网,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外层限裂网上与所述的加劲肋-->铆接处立设有铆接片;所述的加劲肋的底面设有与限裂网上的铆接片相对应的铆接孔;所述的加劲肋以其底面的铆接孔套设于限裂网的铆接片上,并通过该铆接片将加劲肋铆固于内、外层限裂网上。所述的免拆除建筑模网,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外层限裂网上与所述的加劲肋铆接处立设有二铆接片;所述的加劲肋的底面设有与限裂网上的铆接片相对应的铆接孔,并于铆接孔的两侧相对于该限裂网上的二铆接片的外侧立设有二铆接片;所述的加劲肋以其底面的铆接孔套设于限裂网的铆接片上,使加劲肋铆接孔外侧立设的二铆接片分别与限裂网上的二铆接片相重叠铆合而将加劲肋铆固于内、外层限裂网上。所述的免拆除建筑模网,其特征是:所述的二限裂网之一的外层限裂网与铰接连接件之间设有保温层,通过直钉插件穿过所述的外层限裂网、保温层及加劲肋并将它们铆接在一起。所述的直钉为头部呈锥状穿过加劲肋并牢固与之接合。所述的连接件由平板或钢丝构成,该钢丝构成的连接件的两端具有螺旋弹簧状的弯折段。所述由平板构成的连接件为平直状,或该连接件两端具由相反方向的弯折构或相同方向的弯折钩。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限裂网、纵向设置的加劲肋以及横向直筋垂直于连接件构成一个三维空间模网,解决了现有模板中拉筋易腐蚀的问题。进一步在外侧的限裂网与加劲肋之间加设保温层,并采用直钉插件连接限裂网、保温层、加劲肋,降低了热传导率,改善了保温层的保温效果。为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有进一步了解,兹列举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建筑模网的构造图。图2是本技术的建筑模网用作具有保温层的外墙建筑模网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显示钢板网与铰接连接件的铰接关系。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显示钢板网与保温层及加劲肋之间的结合关系。图5是钢板网与加劲肋的铆接实施图之一。图6是钢板网与加劲肋的铆接实施图之二。图7是平直状的平板连接件的结构图。图8是图7的侧视图。图9是连接件两端具有弯折钩的的另一种结构图。图10是图9的侧视图。图11是由钢丝构成的连接件。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图13是由钢丝构成的连接件的另一种结构图。图14是图1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图中展示了本技术所提供的免拆除建筑模网,包括面对面设置的二限裂网3,该二限裂网3以铰接连接件将其铰接连接在一起。结合图3,所述的铰接连接件包括纵向设置的加劲肋1、横向设置的直筋6和垂直于直筋6的连接件2。其中:该加劲肋1为槽板,该槽板加劲肋1纵向设置于连接件2与限裂网3之间,该槽板加劲肋1的底面11与限裂网3固接,该槽板加劲肋1的二侧板12上设有多个相对通孔13;该连接件2的两端设有穿孔21;该连接件2的两端设置于槽板加劲肋1的二侧板12之间,并通过直筋6贯穿加劲肋二侧板上的相对通孔13及连接件两端的穿孔21而将两个限裂网3间隔一定距离地、且可以叠并地连接在一起。此结构有效地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建筑模网加劲肋及直筋不能全部被混凝土包围而被腐蚀的问题。所述的限裂网3为钢板网。实施例2,图2、4所示是本技术的建筑模网用作具有保温层的外墙建筑模网的示意图及显示钢板网与保温层及加劲肋之间的结合关系的局部放大图。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层的限度网3和加劲肋1之间设有一层保温层5,通过直钉4穿过所述的外层限裂网3、保温层5及加劲肋1而将它们铆接在一起。具体是用射钉枪打-->钉方法将直钉插件4打入外层限裂网3、保温层5及加劲肋1而将它们铆接在一起(见图4)。加劲肋1的作用在于增强模网的刚度及连接连接件2、与限裂网。模网内侧的限裂网3还是直接与加劲肋1通过铆接结合在一起。所述的直钉4为头部呈锥状穿过加劲肋并牢固与之接合。图5是限裂网与加劲肋1的铆接实施图之一,其中,所述的限裂网3上与所述的加劲肋1铆接处立设有铆接片31;所述的加劲肋1的底面11设有与限裂网上的铆接片相对应的铆接孔14;所述的加劲肋1以其底面的铆接孔14套设于限裂网3的铆接片31上,并通过该铆接片31将加劲肋1铆固于限裂网3上。图6是限裂网与加劲肋1的铆接实施图之二。其中,所述的限裂网3上与所述的加劲肋1铆接处立设有二铆接片31;所述的加劲肋的底面11设有与限裂网上的铆接片相对应的铆接孔14,并于铆接孔14的两侧相对于该限裂网3上的二铆接片31的外侧立设有二铆接片15;所述的加劲肋1以其底面的铆接孔14套设于限裂网3的铆接片31上,使加劲肋铆接孔外侧立设的二铆接片15分别与限裂网上的二铆接片31相重叠铆合,而将加劲肋1铆固于限裂网3上。所述的连接件2由平板或钢丝构成,该钢丝构成的连接件的两端具有螺旋弹簧状的弯折段30,如图7~14所示,其两端均设有穿孔21。所述由平板构成的连接件2为平直状(参见图7、8),或该连接件的两端具有相反方向的弯折钩40(参见图9、10),或相同方向的弯折钩(图中未绘出)。总之,本技术免拆除建筑模网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大大地提高了机械化生产的可靠性和适应性,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同时也提高了浇注混凝土后墙体的平整度。本实施实例中的施工顺序为:工厂化生产的建筑模网运至工地——建筑物基础施工——安装建筑模网——按设计要求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养护。浇注混凝土后模网不再拆除。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凡是熟悉此项技艺人士极易据此而做出各种修饰或变更,因此,凡种种不脱离本技术权利要求精神所作的等效替换,均应包括于本专利保护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拆除建筑模网,包括面对面设置的二限裂网,该二限裂网以铰接连接件将两个限裂网铰接连接在一起,其特征是:所述的铰接连接件包括纵向设置的加颈肋、横向设置的直筋和垂直于直筋的连接件,其中,该加颈肋为槽板,该槽板加颈肋的底面与限裂网固接 ,该槽板加颈肋的二侧板上设有多个相对通孔;该连接件的两端设有穿孔;该连接件的两端设置于槽板加颈肋的二侧板之间,并通过直筋贯穿加颈肋二侧板上的相对通孔及连接件两端的穿孔而构成铰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4-12-8 200420116385X1、一种免拆除建筑模网,包括面对面设置的二限裂网,该二限裂网以铰接连接件将两个限裂网铰接连接在一起,其特征是:所述的铰接连接件包括纵向设置的加劲肋、横向设置的直筋和垂直于直筋的连接件,其中,该加劲肋为槽板,该槽板加劲肋的底面与限裂网固接,该槽板加劲肋的二侧板上设有多个相对通孔;该连接件的两端设有穿孔;该连接件的两端设置于槽板加劲肋的二侧板之间,并通过直筋贯穿加劲肋二侧板上的相对通孔及连接件两端的穿孔而构成铰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除建筑模网,其特征是:所述的限裂网上与所述的加劲肋铆接处立设有铆接片;所述的加劲肋的底面设有与限裂网上的铆接片相对应的铆接孔;所述加劲肋以其底面的铆接孔套设于限裂网上的铆接片上,并通过该铆接片将加劲肋铆固于限裂网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除建筑模网,其特征是:所述的限裂网上与所述的加劲肋铆接处立设有二铆接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杨爱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