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障碍公交站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家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障碍公交站台。
技术介绍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完整街道的概念,强调街道设计要考虑各种交通参与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多模式交通”理论提出,街道设计要考虑沿线功能需求;“街道城市主义”作为比较新的理论,提出发挥街道的连接作用,提升片区的功能和活力。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污染工业用地,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空间紧凑,混合用地功能,鼓励公共交通和步行,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通过鼓励、限制和保护措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现有的公交车站较为简易,等候公交车的人员到马路对面等候公交站台需要横穿马路,或者要绕道很久,这样对于换乘公交的人员来说会很危险以及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等候公交车的人员换乘公交危险、麻烦等问题,提供一种无障碍公交站台。一种无障碍公交站台,包括:设置于道路的相对两侧的公交台阶,以承载等候公交车的人员,所述公交台阶的高度与公交车的车门底侧的高度一致;设置于每个所述公交台阶的上方的站台顶层;设置于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障碍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道路的相对两侧的公交台阶,以承载等候公交车的人员,所述公交台阶的高度与公交车的车门底侧的高度一致;设置于每个所述公交台阶的上方的站台顶层;设置于所述公交台阶边缘并连接站台顶层的支撑柱,用以支撑所述站台顶层;设置于所述公交台阶一侧的升降梯,用以将等候公交车的人员由所述公交台阶传输至所述站台顶层;以及连接至设置于道路的相对两侧的站台顶层的空中连廊,用以为等候公交车的人员提供步行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障碍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道路的相对两侧的公交台阶,以承载等候公交车的人员,所述公交台阶的高度与公交车的车门底侧的高度一致;设置于每个所述公交台阶的上方的站台顶层;设置于所述公交台阶边缘并连接站台顶层的支撑柱,用以支撑所述站台顶层;设置于所述公交台阶一侧的升降梯,用以将等候公交车的人员由所述公交台阶传输至所述站台顶层;以及连接至设置于道路的相对两侧的站台顶层的空中连廊,用以为等候公交车的人员提供步行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障碍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障碍公交站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公交台阶的一侧并连接外部道路的缓冲坡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障碍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障碍公交站台还包括:在所述公交台阶、缓冲坡道上铺设的盲道。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德源,包渊秋,刘会英,王文达,张望,
申请(专利权)人: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