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加工棚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8446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加工棚防护装置,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包括立方体结构的工棚体、固定在所述工棚体下部的挡板、固定在所述工棚体顶部的吊钩和固定所述在所述工棚体下方的支撑板;所述工棚体包括竖柱、围合所述竖柱顶部的第一顶梁和位于所述第一顶梁下方的第二顶梁、连接所述竖柱和所述第二顶梁的支撑梁以及铺设在所述第一顶梁上方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侧部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顶梁折叠连接的飞檐,所述飞檐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顶梁锁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活动式加工防护棚,可以随施工需要通过塔吊等调运至所需的施工部位,避免因场地布置等原因造成的加工棚重复搭设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加工棚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工地加工棚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施工现场所用的加工棚大多采用钢管、方通、角钢等制成的固定式加工棚,此类加工棚均为固定式,需在四角立柱下设置混凝土基础固定加工棚。一旦完成加工棚的建设,加工棚就不能随施工需要移动。加工棚的搭设、安拆均为一次性,周转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地加工棚防护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地加工棚防护装置,包括立方体结构的工棚体、固定在所述工棚体下部的挡板、固定在所述工棚体顶部的吊钩和固定所述在所述工棚体下方的支撑板;所述工棚体包括竖柱、围合所述竖柱顶部的第一顶梁和位于所述第一顶梁下方的第二顶梁、连接所述竖柱和所述第二顶梁的支撑梁以及铺设在所述第一顶梁上方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侧部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顶梁折叠连接的飞檐,所述飞檐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顶梁锁合连接,飞檐包括檐顶板、垂直支撑所述檐顶板的第一支撑杆和斜向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檐顶板之间的第二支撑杆。在使用时,首先利用塔吊等运输工具将加工棚调运至施工区域,然后在加工棚内设置台锯等工具,在加工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地加工棚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方体结构的工棚体、固定在所述工棚体下部的挡板、固定在所述工棚体顶部的吊钩和固定所述在所述工棚体下方的支撑板;所述工棚体包括竖柱、围合所述竖柱顶部的第一顶梁和位于所述第一顶梁下方的第二顶梁、连接所述竖柱和所述第二顶梁的支撑梁以及铺设在所述第一顶梁上方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侧部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顶梁折叠连接的飞檐,所述飞檐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顶梁锁合连接,飞檐包括檐顶板、垂直支撑所述檐顶板的第一支撑杆和斜向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檐顶板之间的第二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加工棚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方体结构的工棚体、固定在所述工棚体下部的挡板、固定在所述工棚体顶部的吊钩和固定所述在所述工棚体下方的支撑板;所述工棚体包括竖柱、围合所述竖柱顶部的第一顶梁和位于所述第一顶梁下方的第二顶梁、连接所述竖柱和所述第二顶梁的支撑梁以及铺设在所述第一顶梁上方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侧部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顶梁折叠连接的飞檐,所述飞檐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顶梁锁合连接,飞檐包括檐顶板、垂直支撑所述檐顶板的第一支撑杆和斜向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檐顶板之间的第二支撑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加工棚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设置在所述工棚体的所述飞檐一侧,移动平台包括拉绳、轨道、操作台和竖直方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靠近所述竖柱的地面上,所述轨道垂直卡接在所述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敏杨波吕正林叶昌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