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护角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护角板,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护角板。
技术介绍
护角板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涉及到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护角板,但是现有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护角板通过三角板固定在墙角上,不仅不能很好的起到护角的效果,而且由于自身的重力,往往出现掉落的现象,而且受力不均匀,造成角边凝固不均匀,容易开裂,给人们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护角板,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护角板,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二气垫、第一气垫、第一连接杆、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套、第一铰链、第一连接杆存放槽、第二铰链、第二连接杆存放槽、第二连接杆、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套、第二底座板、第一底座板、第一插槽、蓄电池、第一控制箱、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活塞、第一存气箱、第三铰链、第二插槽、第二控制箱、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存气箱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护板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护板,所述第一护板的底端设有所述第一底座板,所述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护角板,包括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2)、第二气垫(3)、第一气垫(4)、第一连接杆(5)、第一螺纹杆(6)、第一螺纹套(7)、第一铰链(8)、第一连接杆存放槽(9)、第二铰链(10)、第二连接杆存放槽(11)、第二连接杆(12)、第二螺纹杆(13)、第二螺纹套(14)、第二底座板(15)、第一底座板(16)、第一插槽(17)、蓄电池(18)、第一控制箱(19)、第一电动伸缩杆(20)、第一活塞(21)、第一存气箱(22)、第三铰链(23)、第二插槽(24)、第二控制箱(25)、第二电动伸缩杆(26)、第二存气箱(27)和第二活塞(28),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护角板,包括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2)、第二气垫(3)、第一气垫(4)、第一连接杆(5)、第一螺纹杆(6)、第一螺纹套(7)、第一铰链(8)、第一连接杆存放槽(9)、第二铰链(10)、第二连接杆存放槽(11)、第二连接杆(12)、第二螺纹杆(13)、第二螺纹套(14)、第二底座板(15)、第一底座板(16)、第一插槽(17)、蓄电池(18)、第一控制箱(19)、第一电动伸缩杆(20)、第一活塞(21)、第一存气箱(22)、第三铰链(23)、第二插槽(24)、第二控制箱(25)、第二电动伸缩杆(26)、第二存气箱(27)和第二活塞(2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1)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护板(2),所述第一护板(1)的底端设有所述第一底座板(16),所述第一底座板(16)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底座板(16),所述第一底座板(16)上设有所述第一插槽(17),所述第一插槽(17)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控制箱(19),所述第一控制箱(19)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0),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0)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活塞(21),所述第一活塞(21)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存气箱(22),所述第一护板(1)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气垫(4),所述第一护板(1)的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一连接杆存放槽(9),所述第一连接杆存放槽(9)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铰链(8),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螺纹套(7),所述第二护板(2)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气垫(3),所述第二护板(2)的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二连接杆存放槽(11),所述第二连接杆存放槽(11)上设有所述第二连接杆(12),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铰链(10),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螺纹杆(13),所述第二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鸿鹏,周鹏,贺震,刘祖强,曾凡生,侯文龙,王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