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性强的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40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震性强的墙体,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该抗震性强的墙体,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填充有缓冲棉,所述框体内壁底部和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缓冲底座,两个缓冲底座相互靠近的一侧插接有立杆,两个立杆的中部均开设有孔槽,一侧立杆的孔槽内壁顶部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立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该抗震性强的墙体,通过底座、第一连接杆和缓冲弹簧之间的配合,当框体左右摇晃时,能够有相反的力去抵抗,使框体的抗震能力增加,通过支撑杆、第二连接杆、第二弹簧、底座滑槽和固定杆之间的配合,当框体在前后摇晃时,有缓冲的力去抵消框体左右摇晃的力,减小倒塌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性强的墙体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抗震性强的墙体。
技术介绍
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墙体的种类较多,有单一材料的墙体,有复合材料的墙体综合考虑围护、承重、节能、美观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墙体方案,是建筑构造的重要任务。普通墙壁都是用水泥沙浆,把一块砖与上下左右的砖粘合在一起,虽然也是形成了一个坚固墙体,但是地震时来回摇晃几次,就会四分五裂。墙壁与梁柱的框体的粘合连接断开,墙壁内部砖与砖的粘合连接也会断开,就直接造成房屋的倒毁。造成人员的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性强的墙体,解决了墙体抗震性能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震性强的墙体,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填充有缓冲棉,所述框体内壁底部和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缓冲底座,两个缓冲底座相互靠近的一侧插接有立杆,两个立杆的中部均开设有孔槽,一侧立杆的孔槽内壁顶部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立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性强的墙体,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部填充有缓冲棉(2),所述框体(1)内壁底部和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缓冲底座(3),两个缓冲底座(3)相互靠近的一侧插接有立杆(4),两个立杆(4)的中部均开设有孔槽(10),一侧立杆(4)的孔槽(10)内壁顶部焊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远离立杆(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11),所述移动杆(1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靠近立杆(4)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5),所述孔槽(10)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伸缩杆(5),两个伸缩杆(5)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套接有伸缩箱(6),所述框体(1)内壁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性强的墙体,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部填充有缓冲棉(2),所述框体(1)内壁底部和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缓冲底座(3),两个缓冲底座(3)相互靠近的一侧插接有立杆(4),两个立杆(4)的中部均开设有孔槽(10),一侧立杆(4)的孔槽(10)内壁顶部焊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远离立杆(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11),所述移动杆(1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靠近立杆(4)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5),所述孔槽(10)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伸缩杆(5),两个伸缩杆(5)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套接有伸缩箱(6),所述框体(1)内壁的两侧均焊接有底座(7),两个底座(7)相互靠近的一侧正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两个第一连接杆(8)远离底座(7)的一侧分别和立杆(4)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7)远离框体(1)内壁的一侧焊接有缓冲弹簧(9),所述框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7),两个第二连接杆(17)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18)和第二齿轮(19),所述第一齿轮(18)和第二齿轮(19)相互啮合,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民被动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