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土木工程的柱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土木工程的柱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6版)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中钢结构连接主要有焊缝和螺栓连接两种形式,常用箱型截面柱与柱连接一般为坡口全熔透焊接的形式。与螺栓连接相比,现场焊缝连接具有以下不足:(1)热影响区会影响力学性能;(2)施工效率低;(3)质量难以保证;(4)结构可拆性差;(5)不利于节能环保;(6)焊接方式受焊工技术熟练程度影响较大,焊工经验不足可能会严重影响焊接质量,严重时甚至引起火灾。然而,实现钢结构现场全螺栓连接尤其是常用箱型截面柱实现全螺栓连接的技术还不成熟。因此,研发更高效、实用的现场螺栓连接结构体系缩短工期,同时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土木工程的柱连接节点,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焊接方式对焊工熟练度依赖程度高,耗时较长,结构可拆性差,容易发生火灾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土木工程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土木工程的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和横梁(2),所述立柱(1)与所述横梁(2)通过第一连接部(3)可拆卸连接;所述立柱(1)包括上柱(11)、中柱(12)和下柱(13),所述上柱(11)与所述中柱(12)通过第二连接部(4)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柱(13)与所述中柱(12)通过第三连接部(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包括第一固定板(31)、第二固定板(32)和第三固定板(33),所述第一固定板(31)、第二固定板(32)和第三固定板(33)上分别均匀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4)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柱(11)下端的上柱法兰板(41)和设置在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土木工程的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和横梁(2),所述立柱(1)与所述横梁(2)通过第一连接部(3)可拆卸连接;所述立柱(1)包括上柱(11)、中柱(12)和下柱(13),所述上柱(11)与所述中柱(12)通过第二连接部(4)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柱(13)与所述中柱(12)通过第三连接部(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包括第一固定板(31)、第二固定板(32)和第三固定板(33),所述第一固定板(31)、第二固定板(32)和第三固定板(33)上分别均匀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4)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柱(11)下端的上柱法兰板(41)和设置在所述中柱(12)上端的中柱上法兰(42),所述上柱(11)与所述中柱(12)通过所述上柱法兰板(41)和所述中柱上法兰(42)连接;所述中柱(12)外侧设置有连接板(121),所述中柱上法兰(42)靠近所述横梁(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板(121)的上侧;所述第三连接部(5)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柱(13)上端的下柱法兰板(51)和设置在所述中柱(12)下端的中柱下法兰(52),所述下柱(13)与所述中柱(12)通过所述下柱法兰板(51)和所述中柱下法兰(52)连接;所述中柱下法兰(52)靠近所述横梁(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板(121)的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土木工程的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霞,张爱林,郑明召,邵迪楠,黄威振,王彦,江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