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圆机防护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30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7:47
一种针织圆机防护门,包括呈对开式设置的左防护门和右防护门,左防护门和右防护门分别通过门铰链与圆机座体连接,左防护门和右防护门相对的两外侧面均为弧形面,所述的左防护门的前侧面设置有前防护板,前防护板向右防护门方向悬伸一段距离,左防护门的后侧面设置有后防护板,后防护板向右防护门方向悬伸一段距离,前防护板的悬伸部分和后防护板的悬伸部分形成右防护门的弧形面的容纳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左防护门上的前防护板和后防护板的配合结构,当门关闭时,右防护门的弧形面卡进前防护板和后防护的容纳腔中,并通过磁铁对右防护门的进一步吸附,从而可以对左防护门和右防护门进行相互限位,防止外力对左防护门和右防护门的推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圆机防护门
本技术属于针织圆机附属部件领域,尤其与一种针织圆机防护门有关。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针织圆机的防护门,包括对开式设置的左右两扇防护门,左右护门分别通过左右侧的门铰链与圆机座体连接,左右护门在关闭时通过护门外边缘设置的磁铁进行相互固定,这种结构的护门在受力时容易被推动,然而在靠近门销处焊有一个挡块,但在杠杆的作用下,此挡块无法抵挡推力,门还是会推进,因此这种结构的护门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在护门上采用锁紧机构对护门进行锁紧,护门的成本太高,且影响针织圆机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针织圆机防护门存在的锁紧不够牢固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限位功能好的针织圆机防护门。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织圆机防护门,包括呈对开式设置的左防护门和右防护门,左防护门和右防护门分别通过门铰链与圆机座体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左防护门和右防护门相对的两外侧面均为弧形面,所述的左防护门的前侧面设置有前防护板,前防护板向右防护门方向悬伸一段距离,左防护门的后侧面设置有后防护板,后防护板向右防护门方向悬伸一段距离,前防护板的悬伸部分和后防护板的悬伸部分形成右防护门的弧形面的容纳腔。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圆机防护门,包括呈对开式设置的左防护门和右防护门,左防护门和右防护门分别通过门铰链与圆机座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防护门(1)和右防护门(2)相对的两外侧面均为弧形面,所述的左防护门(1)的前侧面设置有前防护板(3),前防护板(3)向右防护门(2)方向悬伸一段距离,左防护门(1)的后侧面设置有后防护板(4),后防护板(4)向右防护门(2)方向悬伸一段距离,前防护板(3)的悬伸部分和后防护板(4)的悬伸部分形成右防护门(2)的弧形面的容纳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圆机防护门,包括呈对开式设置的左防护门和右防护门,左防护门和右防护门分别通过门铰链与圆机座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防护门(1)和右防护门(2)相对的两外侧面均为弧形面,所述的左防护门(1)的前侧面设置有前防护板(3),前防护板(3)向右防护门(2)方向悬伸一段距离,左防护门(1)的后侧面设置有后防护板(4),后防护板(4)向右防护门(2)方向悬伸一段距离,前防护板(3)的悬伸部分和后防护板(4)的悬伸部分形成右防护门(2)的弧形面的容纳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圆机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防护板(3)和后防护板(4)均悬伸至与前防护板(3)和后防护板(4)相切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日发纺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