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定国专利>正文

一种室内工作平台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29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室内工作平台架,由水平的底座(1)、垂直于底平面的立柱(2)和安装于立柱上的、台面与立柱垂直的平台(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2)上端部固定安装有垂直于立柱(2)的、与工作室内天棚顶平面贴合的固定装置(4),所述的立柱(2)由锁紧装置(5)固定,所述的立柱(2)的中上部安装有弹性调节器(6)。(*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建筑施工、装修机具
,特别涉及室内建筑施工、装修机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物室内的建筑施工、装修、设备安装、电气检修和交工等方面的作业,通常采用搭作业架或扶梯的办法,搭作业架办法既费时费力,又需占用较大的作业空间,还可能对室内墙的损伤。架扶梯的方法无法提供方便的作业平台,存在不安全因素,虽然国内外已研制出了多种电动液压升降平台,但因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维修困难等原因未推广使用。中国专利ZL93238673.6公开了旧式作动力升降平台,该专利由传动机构、螺旋顶机构、工作平台、伸缩套架、弹簧夹头、脚轮及支脚组成其传动机构均为锥齿轮,链轮二次传动后带动螺杆旋转实现平台的升降,采用4个伸缩套架实现平台的远距离顶升机构螺杆轴成的承载,以扩大作业人员的工作范围,并设计了四个拆卸式支脚,在工作前将其展开固定好,以增大升降平台的底面积,提高防倾翻能力,由于上述该专利的传动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难维护,使用时需要较大场地,仍需要一定的施工准备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维护,成本低,使同时不受场地大小的限制的非动力室内工作平台。本技术由水平的底座1、垂直于底平面的立柱2和安装于立柱上的、台面与立柱垂直的平台3组成,立柱2上端部固定安装有垂直于立柱2的、与工作室内天棚顶平面贴合的固定装置4,立柱2中上部安装有弹性调节器6并由锁紧装置5固定。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固定装置4为一园盘,园盘的上盘面上沿园周均匀分布固定有三个等长与盘面垂直的定位钉。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也可以将定位钉更换为弹性垫板。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平台3可以由定位装置7活动套装于立柱2上,平台3由支架和平台面组成,支架为固定于定位装置7上的、以立柱2为轴线对称的H型支架,两块长条形、其上附有活动加长台面的台面板分别铰接于H型支架两端,由一端固定于定位装置7下端、另一端固定于台面板下的撑杆支撑。定位装置7由上下端带有与立柱2相匹配的插销孔、上下端分别安装有旋转轴承的支撑套管、固定于旋转轴承外的外套管、安装于外套管上的大齿轮、与大齿轮啮合的安装于支架上的小齿轮及小齿轮的控制杆组成。定位装置7还包括一个一端沿径向顶于大齿轮齿间、另一端与由固定于支架上的脚踏杠杆式控制板控制的弹簧相连接的定位杆。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平台3还可由上端固定于固定装置4上、下端与平台支架相连的可拆卸的吊带8悬挂支承。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立柱2由带有内腔的、垂直固定于底座1上的下立柱和套装于下立柱内腔与其同轴的上立柱组成,上立柱由锁紧装置5固定于下立柱上。锁紧装置5由分别安装于下立柱内腔上部的上滑轮和内腔下部的下滑轮及固定于底座1上的钢丝绳控制装置9、绕过下滑轮下部和上滑轮的上部、端部固定于上立柱下端部的钢丝绳组成。上立柱中下部开有轴向的套装上滑轮的贯穿通槽。钢丝绳控制装置9由钢丝绳转盘、操作转盘的控制杆、固定于座板1上支承转盘的基座和使钢丝绳锁定的棘轮组成。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立柱2可以为空心的园柱体,上立柱的外径约小于下立柱的内径。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弹性调节器6可以是将上立柱分为上下园柱面配合的两段,在其上下段的端口处分别设置了垂直于轴线的挡板,与其内园柱面构成同轴的园形内腔,将弹簧压缩于挡板之间。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底座1的上平面边缘处还可以均匀安装有4个支柱,支柱上水平安装有外端固定有脚轮10、内端与底座由弹簧相连的杠杆。本技术是这样使用的将本技术移至工作室内,操作钢丝绳控制装置的手柄,使立柱2上升至固定装置4与天棚顶的贴合,这样使底座承受来的顶两的压力对向下运动,同时杠杆右弹簧的作用下发生偏移,脚轮向上运动,至贴紧地面为止。将工作平台移至所需的高度使用杆销固定。或使用悬挂吊带在开立柱工时所需高度将工作平台杆销固定。再继续操作立柱2,使用过程中平台3上的工作者可操纵小齿轮弯杆将平台固定于所需的任意小平方位。实现360°旋转。本技术结构简单,自身重100公斤左右,移动方便,使用所需的准备时间短。由于利用了天棚固定的方式实现了防倾倒功能,大大简化了承载结构,仅需较小的底面即可使用,不受场地的限制。仅占用较小的空间,以利于行走操作,通过拨杆杆销可调节平台高度,可在平台上转动360°。本技术与墙面无接触,不会损伤墙面,当天棚顶需要保护时,可使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垫片,以避免损伤天棚。如利用多台同时使用,走台面间架设板块,可搭放大面积的工作平台。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水平的园形板状底座1的上平面边缘处均匀安装有4个支柱,支柱上水平安装有外端固定有脚轮10、内端与底座由弹簧相连的杠杆。底座1的中心上垂直固定有空心园柱状的、上立柱外径约小于下立柱内径的立柱2。上立柱由锁紧装置5固定于下立柱上。锁紧装置5由分别安装于下立柱内腔上部的上滑轮和内腔下部的下滑轮及固定于底座1上的钢丝绳控制装置9、绕过下滑轮下部和上滑轮的上部、端部固定于上立柱下端部的钢丝绳组成。上立柱中下部开有轴向的套装上滑轮的贯穿通槽。钢丝绳控制装置9由钢丝绳转盘、操作转盘的控制杆、固定于座板1上支承转盘的基座和使钢丝绳锁定的棘轮组成。立柱2上端部固定安装有垂直于立柱2的园盘,园盘的上盘面上沿园周均匀分布固定有三个等长与盘面垂直的的定位钉。立柱2的上立柱分为上下园柱面配合的两段,在其上下段的端口处分别设置了垂直于轴线的挡板,与其内园柱面构成同轴的园形内腔,将弹簧压缩于挡板之间。平台3由定位装置7活动套装于立柱2上,平台3由支架和平台面组成,支架为固定于定位装置7上的、以立柱2为轴线对称的H型支架,两块长条形、其上附有活动加长台面的台面板分别铰接于H型支架两端,由一端固定于定位装置7下端、另一端固定于台面板下的撑杆支撑。定位装置7由上下端带有与立柱2相匹配的插销孔、上下端分别安装有旋转轴承的支撑套管、固定于旋转轴承外的外套管、安装于外套管上的大齿轮、与大齿轮啮合的安装于支架上的小齿轮及小齿轮的控制杆组成。定位装置7还包括一个一端沿径向顶于大齿轮齿间、另一端与由固定于支架上的脚踏杠杆式控制板控制的弹簧相连接的定位杆。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底座1还可以是正方形的。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固定装置4也可以将定位钉更换为橡胶等弹性垫板。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平台3可以由上端固定于固定装置4上、下端与平台支架相连的可拆卸的钢丝绳等材质的吊带8悬挂支承。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平台3也可以直接固定于立柱2上。本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几种实施方式,不论立柱2、平台3、固定装置4、锁紧装置5、定位装置7采用何种结构方式,只要采用了利用工作室内天棚顶平面固定的方式,则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室内工作平台架,由水平的底座(1)、垂直于底平面的立柱(2)和安装于立柱上的、台面与立柱垂直的平台(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2)上端部固定安装有垂直于立柱(2)的、与工作室内天棚顶平面贴合的固定装置(4),所述的立柱(2)由锁紧装置(5)固定,所述的立柱(2)的中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定国
申请(专利权)人:陈定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