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胶印印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923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4:54
新型胶印印刷机构,包括有供不同尺寸版滚筒更换安装的版滚筒安装轴、着墨装置、水路装置,着墨装置包括着墨辊和窜墨辊,着墨摆臂由着墨传动装置带动绕窜墨辊的轴心线摆动,着墨辊随着墨摆臂来回摆动进行位置调整,水路装置包括着水辊和水槽,着水辊通过传水装置与水槽衔接保持传水配合,升降座进行升降,着水辊、水槽、传水装置连接在升降座上并随升降座升降;根据版滚筒安装轴处安装的版滚筒尺寸外径规格的不同,升降座能进行升降调节,从而能够调整水路装置中着水辊的位置,使着水辊能够与不同尺寸外径规格的版滚筒配合传水;调节着墨摆臂的摆动位置,从而能够调整着墨装置中着墨辊的位置,使着墨辊能够与不同尺寸外径规格的版滚筒配合传墨。

New offset printing mechanism

New offset printing mechanism includes plate drum mounting shaft, inking device and waterway device for replacing and installing plate drums of different sizes. Inking device includes inking roller and ink channeling roller. Inking swing arm swings around the axis of ink channeling roller driven by inking transmission device. Inking roller swings back and forth with the ink swing arm to adjust its position. The waterway device includes water roller and water tank, and the water roller is through. The water transfer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ume to maintain the water transfer coordination, and the lifting seat is lifted. The landing roll, the flume and the water transfer device are connected to the lifting seat and are lifted along with the lifting seat. According to the size and outer diameter specifications of the plate drum installed at the installation shaft of the plate drum, the lifting seat can be lifted and adjusted so as to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water roller in the waterway device so as to enable the water rollers to be lifted with different sizes. The plate drum of outer diameter specifications cooperates with water transfer, and the swing position of the ink swing arm is adjusted, so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ink roller in the ink device can be adjusted, so that the ink roller can cooperate with the plate drum of different size and outer diameter specif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胶印印刷机构
本技术涉及胶印印刷机构。
技术介绍
印刷机其胶印机组具有水路装置、墨路装置,其水路装置将润版液传到版滚筒上进行润版,墨路装置将油墨传递到版滚筒上进行供墨。供给版滚筒(即版辊)上的润版液和油墨需要很好地打匀,打匀程度好,印刷质量就越高。胶印机组可以更换不同尺寸外径规格的版滚筒,以实现连续印刷相对应的印刷图案长度,当版滚筒可以更换为不同尺寸外径规格时,水路装置、墨路装置则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更换规格后的版滚筒,以往的水路装置、墨路装置均无法进行调整改变,水路装置的着水辊与版滚筒的安装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墨路装置的着墨辊与版滚筒的安装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无法来满足版滚筒改变尺寸规格后的配合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调整从而使其着墨辊、着水辊能够适应更换调节尺寸后的版滚筒的新型胶印印刷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新型胶印印刷机构,包括有供不同尺寸版滚筒更换安装的版滚筒安装轴、与装在版滚筒安装轴上的版滚筒传墨配合的着墨装置、与装在版滚筒安装轴上的版滚筒传水配合的水路装置,着墨装置包括有着墨辊和窜墨辊,着墨辊与窜墨辊保持传墨配合,其特征在于:着墨辊连接在着墨摆臂上,着墨摆臂与窜墨辊连接,着墨摆臂由着墨传动装置带动绕窜墨辊的轴心线摆动,着墨辊随着墨摆臂来回摆动进行位置调整,窜墨辊轴向来回窜动设置;水路装置包括有着水辊和水槽,着水辊与水槽之间设有传水装置,着水辊通过传水装置与水槽衔接保持传水配合,水路装置还包括有升降座,升降座由第一传动装置带动进行升降,着水辊、水槽、传水装置连接在升降座上,着水辊、水槽和传水装置随升降座升降。传水装置包括有计量辊和水源辊,传水装置的水源辊设置在水槽内,水源辊与着水辊传水配合,计量辊与水源辊计量配合;水路装置还包括有匀水辊,匀水辊与着水辊滚压配合,匀水辊连接在升降座上并且匀水辊随升降座升降,匀水辊轴向来回窜动设置。水路装置还包括有水墨辊,水墨辊与着水辊保持传水配合,水墨辊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连接在升降座上,第二传动装置带动水墨辊摆动旋转;着水辊连接有水墨摆臂,水墨辊连接在水墨摆臂上,水墨摆臂由第二传动装置带动进行摆动旋转,水墨摆臂绕着水辊的轴心线摆动旋转,水墨辊随水墨摆臂进行摆动旋转。升降座设置在第一导轨上升降,第一传动装置包括有传动电机、传动丝杆和传动座,传动电机与传动丝杆传动连接,传动丝杆与传动座传动连接,传动座设置在第二导轨上升降,第一传动装置还包括有使传动座与升降座进行分离和靠拢的离合顶拉传动装置,离合顶拉传动装置设置在传动座与升降座之间;第一传动装置还包括有蜗轮蜗杆机构,传动电机通过蜗轮蜗杆机构与传动丝杆进行传动连接;离合顶拉传动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推拉装置,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传动座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升降座铰接,推拉装置传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推拉装置包括有推拉气缸,推拉气缸传动连接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处。升降座上升使着水辊与版滚筒接触传水配合,升降座下降使着水辊与版滚筒分离。着墨辊随着墨摆臂向内摆动进行位置调整时,使着墨辊向版滚筒方向靠拢,使着墨辊与版滚筒进行传墨配合;着墨辊随着墨摆臂向外摆动进行位置调整时,使着墨辊背向版滚筒方向进行分离。着墨装置的窜墨辊包括主窜墨辊和副窜墨辊,主窜墨辊和副窜墨辊中每个窜墨辊的两侧分别设置着墨摆臂连接相应的着墨辊;主窜墨辊与副窜墨辊之间的两个着墨辊相互间设置过渡墨辊,主窜墨辊与副窜墨辊之间的两个着墨辊分别与过渡墨辊保持传墨配合;过渡墨辊连接在过渡摆臂上,过渡摆臂连接在主窜墨辊与副窜墨辊之间的任一着墨辊上进行自由摆动;主窜墨辊与墨斗通过传墨装置进行传墨连接;副窜墨辊连接循环传墨机构,循环传墨机构包括有第一循环传墨辊和第二循环传墨辊,副窜墨辊与第一循环传墨辊传墨配合,第一循环传墨辊与第二循环传墨辊传墨配合,第二循环传墨辊连接有压墨摆臂,压墨摆臂绕第二循环传墨辊的轴心线进行自由摆动,压墨摆臂上设有压墨辊,压墨辊与第二循环传墨辊保持传墨配合,压墨辊与过渡墨辊保持传墨配合。还包括有墨斗,墨斗与窜墨辊通过传墨装置进行传墨连接;着墨传动装置包括与着墨摆臂对应传动连接的摆臂气缸;机架上安装有窜墨辊座,窜墨辊设置在窜墨辊座上轴向窜动,着墨摆臂连接在窜墨辊座上摆动,着墨摆臂通过窜墨辊座与窜墨辊连接。窜墨辊的两侧分别设置着墨摆臂连接相应的着墨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新型胶印印刷机构能够根据版滚筒安装轴处安装的版滚筒尺寸外径规格的不同(即版滚筒大小不同),升降座能进行升降调节,从而能够调整水路装置中着水辊的位置,使着水辊能够与不同尺寸外径规格的版滚筒配合传水;能够根据版滚筒安装轴处安装的版滚筒尺寸外径规格的不同,调节着墨摆臂的摆动位置,从而能够调整胶印印刷机构中着墨辊的位置,使着墨辊能够与不同尺寸外径规格的版滚筒配合传墨。因此,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图1为本技术中水路装置与版滚筒安装轴、版滚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着墨装置与版滚筒安装轴、版滚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着墨装置与版滚筒安装轴、版滚筒配合另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水路装置和着墨装置与版滚筒安装轴、版滚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4,新型胶印印刷机构,如胶印机组中的印刷机构,其包括有版滚筒安装轴30、着墨装置和水路装置,版滚筒安装轴30供不同尺寸版滚筒11更换安装,着墨装置能够与装在版滚筒安装轴30上的版滚筒11传墨配合,将传递到着墨装置中油墨传递到版滚筒11上。水路装置与装在版滚筒安装轴上的版滚筒11传水配合的,水路装置能够将润版液传递到版滚筒11(即版辊)上进行润版。图中转印滚筒13与版滚筒11配合转印。结合图2,着墨装置包括有着墨辊9和窜墨辊31,着墨辊9与窜墨辊31保持传墨配合,着墨辊9用于与版滚筒11进行传墨配合。本实施例中,着墨辊9连接在着墨摆臂32上,着墨摆臂32与窜墨辊31连接,着墨摆臂32由着墨传动装置33带动进行摆动,摆动时着墨摆臂32绕窜墨辊的轴心线进行摆动,着墨辊9随着墨摆臂32来回摆动,在来回摆动的过程中着墨辊9将进行位置调整;窜墨辊31轴向来回窜动设置,窜墨辊31沿轴向前进和后退往复来回的窜动能够配合使着墨辊、传墨辊上的油墨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机架上安装有窜墨辊座40,窜墨辊31设置在窜墨辊座40上轴向窜动,着墨摆臂32连接在窜墨辊座40上摆动,着墨摆臂通过窜墨辊座与窜墨辊连接。着墨装置的窜墨辊31轴向窜动可以配置电机、凸轮传动等机构进行传动,不再赘述。因此,当版滚筒安装轴30处安装的版滚筒11尺寸外径规格发生变化时,调节着墨摆臂32的摆动位置,从而能够调整着墨装置中着墨辊9的位置,使着墨辊9能够与不同尺寸外径规格的版滚筒11配合传墨,无需拆装。着墨辊9随着墨摆臂32向外摆动进行位置调整时,使着墨辊9背向版滚筒方向进行分离,腾出空间用于更换,以便更换版滚筒安装轴上不同尺寸的版滚筒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胶印印刷机构,包括有供不同尺寸版滚筒更换安装的版滚筒安装轴(30)、与装在版滚筒安装轴上的版滚筒(11)传墨配合的着墨装置、与装在版滚筒安装轴上的版滚筒(11)传水配合的水路装置,着墨装置包括有着墨辊(9)和窜墨辊(31),着墨辊(9)与窜墨辊(31)保持传墨配合,其特征在于:着墨辊(9)连接在着墨摆臂(32)上,着墨摆臂(32)与窜墨辊(31)连接,着墨摆臂(32)由着墨传动装置(33)带动绕窜墨辊(31)的轴心线摆动,着墨辊(9)随着墨摆臂(32)来回摆动进行位置调整,窜墨辊(31)轴向来回窜动设置;水路装置包括有着水辊(10)和水槽(4),着水辊(10)与水槽(4)之间设有传水装置,着水辊(10)通过传水装置与水槽(4)衔接保持传水配合,水路装置还包括有升降座(5),升降座(5)由第一传动装置带动进行升降,着水辊(10)、水槽(4)、传水装置连接在升降座(5)上,着水辊、水槽和传水装置随升降座(5)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胶印印刷机构,包括有供不同尺寸版滚筒更换安装的版滚筒安装轴(30)、与装在版滚筒安装轴上的版滚筒(11)传墨配合的着墨装置、与装在版滚筒安装轴上的版滚筒(11)传水配合的水路装置,着墨装置包括有着墨辊(9)和窜墨辊(31),着墨辊(9)与窜墨辊(31)保持传墨配合,其特征在于:着墨辊(9)连接在着墨摆臂(32)上,着墨摆臂(32)与窜墨辊(31)连接,着墨摆臂(32)由着墨传动装置(33)带动绕窜墨辊(31)的轴心线摆动,着墨辊(9)随着墨摆臂(32)来回摆动进行位置调整,窜墨辊(31)轴向来回窜动设置;水路装置包括有着水辊(10)和水槽(4),着水辊(10)与水槽(4)之间设有传水装置,着水辊(10)通过传水装置与水槽(4)衔接保持传水配合,水路装置还包括有升降座(5),升降座(5)由第一传动装置带动进行升降,着水辊(10)、水槽(4)、传水装置连接在升降座(5)上,着水辊、水槽和传水装置随升降座(5)升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胶印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传水装置包括有计量辊(6)和水源辊(7),传水装置的水源辊(7)设置在水槽(4)内,水源辊(7)与着水辊(10)传水配合,计量辊(6)与水源辊(7)计量配合;水路装置还包括有匀水辊(12),匀水辊(12)与着水辊(10)滚压配合,匀水辊(12)连接在升降座(5)上并且匀水辊(12)随升降座(5)升降,匀水辊(12)轴向来回窜动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胶印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水路装置还包括有水墨辊(8),水墨辊(8)与着水辊(10)保持传水配合,水墨辊(8)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连接在升降座(5)上,第二传动装置带动水墨辊摆动旋转;着水辊(10)连接有水墨摆臂(21),水墨辊(8)连接在水墨摆臂(21)上,水墨摆臂(21)由第二传动装置带动进行摆动旋转,水墨摆臂(21)绕着水辊(10)的轴心线摆动旋转,水墨辊(8)随水墨摆臂(21)进行摆动旋转。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胶印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升降座(5)设置在第一导轨(3)上升降,第一传动装置包括有传动电机(19)、传动丝杆(2)和传动座(17),传动电机(19)与传动丝杆(2)传动连接,传动丝杆(2)与传动座(17)传动连接,传动座(17)设置在第二导轨(20)上升降,第一传动装置还包括有使传动座(17)与升降座(5)进行分离和靠拢的离合顶拉传动装置(22),离合顶拉传动装置设置在传动座与升降座之间;第一传动装置还包括有蜗轮蜗杆机构,传动电机通过蜗轮蜗杆机构(18)与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文春於金华郑祥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炜冈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