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用中专利>正文

预应力束拉板式弯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61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束拉板式弯起器,包括弯起器本体,弯起器本体的下端具有连接销孔,弯起器本体上,在连接销孔的上方相对弯起器本体的纵向中心线平行对称开设有至少两列预应力束导向孔。弯起器本体包括拉板和与拉板呈十字交叉固定连接的导向板;连接销孔设于拉板的下端,至少两列预应力束导向孔以拉板为中心对称设置导向板上,拉板下端的连接销孔上通过一连接销轴安装U形连接板,U形连接板的底部用于与底座上锚固装置的锚固销轴铰接。该弯起器是预应力束弯折装置,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加工简便、成本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先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需要,可用于T型梁和箱梁。(*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折线配钢绞 线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梁中使用的预应力束拉板式弯起器。技术背景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技术在我国公路工程中已获得广泛的应用,按工程传统与习惯,对30m跨径以下的桥梁一般采用先张法施工工艺,对30m跨径以 上的桥梁则多应用后张法施工工艺。后张法施工工艺,是在混凝土浇筑凝固 后、再张拉预应力钢绞线,为此,需预先在混凝土中预埋管道,当混凝土达 到设计强度后,再在管道中穿置预应力钢绞线,凭借预应力锚夹具张拉预应 力钢绞线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而先张法施工工艺,是在混凝土浇筑前于台 座上张拉预应力钢绞线,而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放张 预应力钢绞线,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尽管后张法施工技术应用广泛,但后 张法施工中经常出现的堵孔、压浆不实等影响结构耐久性的质量问题却始终 不能避免,从而导致许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发生裂缝开展、持续下挠等, 造成安全隐患;另外,后张法工艺较先张法工艺还多了锚夹具、波纹管等工 装,并且多出预埋管道、穿束、管道压浆等工序,使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时 间及成本都有所增加。鉴于上述原因,国内外近年来对中小跨径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预应力束拉板式弯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弯起器本体,弯起器本体的下端具有连接销孔,弯起器本体上,在连接销孔的上方相对弯起器本体的纵向中心线平行对称开设有至少两列预应力束导向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用中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王用中王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